萬物土中生 - 農化系土壤博物館揭幕

農化系是本校唯一從事完整土壤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單位,支援生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生命科學院與工學院等相關系所理論與應用的課程。因為研究與教學上的需要,農化系自民國50年代起,由土壤調查與分類研究室蒐集了各種土壤標本。目前除了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外,本校是全臺唯一擁有土壤博物館的機構。

人類賴以維生的各種養分元素,超過百分之八十,直接或間接都來自土壤,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幾乎都不能夠離開土壤而生存,實可謂萬物土中生。土壤除了做為植物生長介質外,可淨化水質與儲存水源,提供動物棲息地,參與生態系養分循環,做為大地工程基地,甚至可調控大氣品質並保存史前人類活動的遺跡。因此,認識土壤、確保土壤品質與提高土壤安全性,是人類永續發展中不可獲缺的重要自然資源。有鑑於此,聯合國在2015年起將每年的12月5日訂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而在聯合國所倡議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將近一半都和土壤有關,例如終止飢餓、清潔飲用水和衛生設備、永續發展的都市規劃、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氣候行動與生態保育等。

臺灣因為地形、地質與氣候條件複雜,因此土壤種類歧異度非常高,如果以美國土壤分類系統將全球區分為12大類土壤(即土綱,Soil Order),臺灣即擁有11個土綱,僅缺乏永凍土,所以臺灣就是一個最好的土壤學自然教室。農化系土壤博物館目前由該系土壤調查與整治研究室許正一教授所主持,在2005年由陳尊賢教授所創立至今。博物館中陳列了一百多個土壤剖面實體標本,都是20年前由陳教授與農業試驗所合作所採集製作的,在全臺各地將土壤原封不動加以灌膠固定與雕琢後,保留了現地土壤從表層到裡層的自然形態特徵。除了土壤剖面實體標本外,也收集了各種土壤形態特徵,以及和土壤有關的岩石、礦物以及文物,用於土壤學等相關課程之現場觀摩,每年參與的學生超過500人。

該館座落於校總區農場中,長久下來已牆壁斑駁、空間規劃與動線不符實際需求,因而降低教學品質。農化系在2020年9月將土壤博物館空間加以重修,並在11月18日由生農學院盧虎生院長、李達源副院長、臺大博物館群胡哲明副總館長、農化系王尚禮系主任、陳尊賢名譽教授與土壤博物館主持人許正一教授,共同舉行重修揭牌儀式。改造後的土壤博物館,展示品除土壤剖面實體外,另有系統性的岩石與礦物標本,呈現土壤與母質之間的關聯性,並有各式土壤構造、形態特徵、照片、數位化土壤資訊與歷史文物,生動活潑地表現土壤野外科學的面貌,也具體表達土壤調查在農業生產、國土規劃與生態保育等實際應用的重要性。

土壤博物館線上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