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智財與創新創業講座」 創業就像種水果 種子土壤肥料氣候都重要
延續每月由臺大產學合作總中心、臺大生技中心、臺大國際產學聯盟及BioGroup生技人才交流平台共同合辦的「臺大智財與創新創業講座」,今年一月份講座於1月7日在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次主題為「全球新創趨勢及臺灣的機會與挑戰」,邀請到那斯達克大中華業務開發陳淑敏副總監擔任講者,以及富邦金控創業投資劉美安執行副總經理擔任與談人,並由臺大李百祺研發長引言,和臺大產學合作總中心沈湯龍主任擔任與談主持人,即使強烈寒流來襲,仍有近80位參與者出席。期望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艱困挑戰後,於2021新的一年開始,就國內外新創未來趨勢進行分享和交流;透過投資新創產業觀點、經驗和分析,讓校園研發新創更抓得到方向和節奏。
陳副總監首先以「那斯達克(Nasdaq)市場轉譯及成長策略」為題,分享其在那斯達克多年來的觀察經驗。陳副總監用種水果比喻創業:要創業成功,除了種子(創業題目、創業團隊)的好壞以外,市場環境(土壤)也很重要。若該國的人口基數不夠大,勢必要走向全球化(增加肥料)。除此之外,政府的力量也是關鍵,因為政府的資源和資金是最初始的肥料,「政府需要把好的肥料加進土壤內,才能幫助果樹苗長起來更好」,陳副總監補充的說。
扶植新創是政府必須要做的事,因為在國家經濟促進且平衡資產分配上,新創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了資產均衡化,房價、物價才會穩定,就業率才會上升。陳副總監舉例美國的Facebook, Google, Amazon等成功的新創公司對於美國股市資本市場的提升和衝擊作為比喻;而臺灣因為無新創發展量能,產業資金僅能流向房地產,造成房價的堆高上漲,資本越來越不流通,影響經濟的熱絡和動能。以上都反映臺灣20幾年來股票市場成長的幅度遠遠不如其他國家。然而,從政府開始扶植到看到成果是需要時間的。現今臺灣新創IPO的比例不高,甚至衰退,那是因為政府在十年前沒有朝正確的方向大力鼓勵和支持新創。若我們現在開始加入政府的力量,將臺灣的大學優質的研發能量和成果進行轉譯,相信十年後IPO的新創公司比例會提高。講者也以臺灣很常被相提並論的兩個國家—南韓及以色列—作說明:南韓的產業結構已大轉型,多樣性非常高,跟臺灣很不一樣;以色列鼓勵創新的環境非常理想,這是臺灣現階段很需要學習的地方。另外,深圳人口數量與臺灣相近,也是臺灣可以比較、學習的例子。
在與談及問答時間,與談主持人、臺大產學合作總中心沈湯龍主任蒐集許多提問,例如「創業會面臨到什麼樣的挑戰?」、「對於學校與業界產學合作有什麼看法?」、「如何在臺灣打造獨角獸?」等。陳副總監提到,由於市場環境變動的很快(就像天氣),因此找到自己的核心強項非常重要:該產品/服務是否能全球化?這將會影響新創在募資時的競爭力。另一位與談人,富邦金控創業投資劉執行副總,也強調選題非常重要,創業團隊的產品/服務是否被需要,將決定是否能在市場生存。除此之外,新創團隊操作財務槓桿的能力也很關鍵。
兩位與談人也分享他們對於學校產學合作及產學聯盟的看法。由於產品背後的基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學校裡的研發是有必要的。然而,學校老師及研究者很少出去創業,可能與制度的設計有關,因此若要擴大產學合作的規模,就必須要找到適合臺灣產業界及學界的商業模式。最後,陳副總監提到,不能一味想著「要創造獨角獸」,而是要打造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獨角獸自然就會產生。劉執行副總也提醒,獨角獸不是一天造成的,必須要有良好的制度及穩定的支持,才能培育出獨角獸。
歷次「臺大智財與創新創業講座」參與者的好評,逐漸打造出此一活動的口碑,也漸漸的讓剛剛萌芽的校園智財意識和創新創業有交流和討論學習的動能。對於智財和新創有興趣的師生朋友們持續參與臺大研發處與生技中心共同推出的各項產學活動和課程,讓你的研發成果更有價值和「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