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與中央氣象局舉辦研討會 攜手提昇國內雨量測計及資料品質

撰稿人:簡振和,臺大雨量計校正實驗室(TAF 3487)/實驗室主管

本校與中央氣象局於2021年4月7、8日,在水工試驗所舉辦「雨量計維護、校準及資料品質管理研討會」。此為本校水工試驗所,為協助提昇國內降雨觀測技術與雨量資料品質所規劃,與氣象局共同主辦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活動特別感謝共同主辦單位—氣象局檢校中心全體同仁傾力提供支援。

臺灣的強降雨特性是天然災害頻繁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其中,雨量資料為政府在水資源利用、防災應變等重要決策最主要的依據。如何透過有限的地面點測站(Ground Point Gauge)獲得區域(代表性)降雨量,應是氣象及防災單位最關注的議題之一,但似乎並未獲得該有的關注與重視。

其中,傾斗式雨量計(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 TBRG)是目前臺灣及世界各國地面最主要的降雨觀測設備。但市面上TBRG廠牌、型號繁多,品質良莠不齊;社會大眾亦不瞭解雨量測計及降雨觀測的特殊性。所謂特殊性是指TBRG為精密設計及製造的計量器;每部TBRG組裝完成後,不僅需經過人工調整並查核(或廠驗)合格後才能出廠販售,而且後續使用亦需定期清潔、維護及校準才能維持量測的精準度。因此,國內「氣象法」明白規範:「…觀測儀器(雨量計),應向中央氣象局或經國家認證體系認證之實驗室…,申請校驗合格後,方得使用」,「經校驗合格之觀測儀器,應按校驗週期,向中央氣象局或經國家認證體系認證之實驗室…,申請校驗」。「氣象法」主管機關是交通部,業務執行機關是氣象局。目前,氣象局檢校中心及臺大雨量計校正實驗室為雨量計品質把關扮演重要角色;但國內執行降雨觀測的單位很多,這些氣象局轄屬以外單位的雨量站(簡稱「外站」)資料品質落差相當大,常造成主管機關及使用者在資料分析應用上的困擾。氣象局與臺大分別以雨量計法規主管機關及校正實驗室立場,邀請國內執行降雨觀測業務單位,針對雨量測站、儀器使用、維護及校準、雨量資料品質管理需求…等議題來進行研討,盼能建立雨量測計管理的共識,共同提昇國內雨量資料品質。

本次研討會獲得很大的進展,除讓各降雨觀測單位瞭解氣象局檢校中心及雨量計校正實驗室,為雨量計品質把關的必要性外,並表示有願意配合提昇雨量資料品質。第二天議程,透過氣象局蔡立夫科長及臺大鄭克聲主任的簡報,讓大家更重視雨量資料正確的重要性。鄭克聲教授目前擔任水工所主任,同時兼本校統計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鄭主任除利用統計模式研發可偵測雨量資料異常值工具外,也引用WMO對測站觀測數據QA及QC要求的指引,以實例具體說明雨量資料品質對水文及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此外,由於臺大成立國內第一個通過TAF認證並且符合「氣象法」規範要求的雨量計校正實驗室,氣象局檢校中心即將開始申請TAF認證,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石兆平副執行長及認證處黃鴻昌資深經理特地趕來參與第一天的座談。TAF同意協助修訂「雨量計校正實驗室認證服務計畫」,除讓國內雨量計校正實驗室運作有更完整依據外,透過國際規範ISO/IEC 17025及認證機構TAF的要求,可將國內雨量計校正品質提昇至國際標準。

最令人興奮的是第二天的座談,在大氣系盧孟明教授的呼籲下,氣象局程家平副局長體認到學界對更高品質雨量資料的需求與期望,承諾願意說服氣象局同仁來承擔未來提昇國內雨量資料品質的重責大任,並表示氣象局願以國內雨量計主管機關的立場,儘快邀請包括水利署、農委會...等各降雨觀測單位來溝通,盼能透過跨部會協商達成雨量測計管理的共識,並逐步建立國內雨量測計的有效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