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文學院「精妙與宏觀的比較文學視野」

劉亮雅教授為外文系特聘教授,曾獲2014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她致力研究二十世紀英美小說以及解嚴後的臺灣小說,著作豐碩,表現優異,尤其在臺灣文學研究領域已自成一家之言。她更將研究心得融入教學,多年來開設相關領域課程,指導研究生論文,啟發、培育年輕學者。

劉教授為本校外文系學士、碩士。畢業之後至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深造,獲得英美文學博士學位後返回外文系任教至今。她將三十多年的歲月奉獻給學術深耕與作育英才,她的學思歷程也同時豐富了她的學術視野與內在價值。劉教授原本醉心於純文學研究,但是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廣闊、對社會脈動的深刻觀察、以及閱讀思考的累積沉澱,她進而轉向女性主義與同志研究,再轉向後殖民研究,關注範圍也逐步擴及文學中的性別、種族、族群、階級、性取向、文化與美學議題。

隨著研究方法的轉變,劉教授同步擴大學術與社會的關懷層面。而涵泳於英美小說與臺灣小說的雙軌閱讀,更使她具有比較文學的宏觀視野,得以體察文化差異與跨文化的翻譯、挪用和影響。劉教授的文學解讀貴在原創性和研究深度。她以新穎的問題意識切入小說文本,結合文學理論、細膩的文本分析和新歷史主義的脈絡式研究,直擊核心,提出精妙獨到的看法。許多解嚴至今的臺灣小說,在她研究之時鮮少有人發表過研究論文,因此她開創許多相關研究課題,而得力於她嚴謹的學術討論,也成功建立解嚴至今的臺灣小說經典。

劉教授的研究方法援用國內外後殖民、性別、現代性、後現代、全球化、翻譯、空間、左翼、精神分析、世界文學等文化理論,一方面與之對話,另方面藉以深化對臺灣文學與文化政治的探討。尤其她將國外理論放在臺灣歷史脈絡裡重新思考,讓臺灣小說中的視野能與之對話、辯證。她更廣泛涉獵有關臺灣的文獻,深化對小說的脈絡式解讀。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將臺灣文學建制為國家文學,讓它放眼世界,能被拿來與其他世界文學一起討論而毫不遜色。奠基於她對許多單一小說和作家的深入研究,劉教授繼而對於文學史和文化史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思考,這也使得她的研究具有理論的向度。她對解嚴至2000年臺灣小說史的梳理,對1990年代外文學門的後殖民與後現代大論辯的探究,以及對21世紀臺灣日治記憶小說的論述都深具代表性,凸顯她處理複雜議題時舉重若輕的爬梳與整合再思的洞見。

劉教授著作等身,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收錄在她的數本專書:《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以及《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每一本都是擲地有聲,相關研究者必讀的重量級論述。劉教授的學術貢獻橫跨英國現代主義小說、美國少數族裔小說與當代臺灣小說,涵蓋對美學、性別、性取向、種族、國族、階級、後殖民議題的關注。她對解嚴至今臺灣小說的研究,從對單一小說的專論,到對後殖民與後現代、後殖民與日治記憶等重大議題的析論,到對當代臺灣文學史、文化史的概論,在在展現精妙與宏觀的比較文學視野,讓臺灣文學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