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海洋–漁業的峰峰相連到西南大西洋 漁業生態的新調適策略
氣候變遷以及其他人為因素而導致的海洋變化正在重塑漁業捕撈趨勢,預期也將對21世紀的水生食物來源產生重大影響。現今科技發展,已逐漸讓漁船的航跡與捕撈量管理電子化與即時化,持續累積資料能進一步科學化對漁業的瞭解。於此同時,如果能夠善用漁業資料並剖析漁業相關資訊與大氣海洋的環境關係,將有助於掌握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下漁業的變化趨勢,並發展相關的因應策略。
由臺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丘臺生以及臺大海洋中心及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曾琬鈴博士一同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與農業部漁業署、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合作,建立臺灣重要遠洋阿根廷魷魚資料庫,利用漁民回報漁撈資料進行捕撈時空變化的相關研究,為漁業生態、漁業經濟發展、水產糧食安全,甚至海洋保育提供重要科學依據。此研究已刊登於國際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
此研究透過盤點1998至2018共21年間阿根廷魷魚的產量,做為代表阿根廷魷魚豐度的指標,結合大尺度的區域海洋分析,發現阿根廷魷魚豐度與當年度1至2月的海水表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與3至5月的渦流動能(eddy kinetic energy)存在強相關性,較冷的海水表面溫度跟較大的渦流動能,有助於提高阿根廷魷魚豐度;若更深入的分析風與熱通量時,則顯示大氣對海洋的作用,接著再影響海洋中的生物。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指出當寒冷的海水表面溫度持續存在,將促進阿根廷魷魚豐度。然而,由於全球暖化而導致的海水表面溫度上升則可能會抵消前述豐度的增加,此一發現在氣候暖化情境促使漁業生態改變上,提供重要的資訊。
這項研究的新穎發現,除了證實大氣海洋相互作用對海洋生物與漁業的影響,可以期待在年初(1-2月)透過季節預報系統提供春季魷魚豐度的可預報度。研究中將阿根廷魷魚不同的生活史階段分別考慮在內,尤其指出阿根廷魷魚生命早期和幼魚快速生長階段,以及捕撈前季節時(約1至2月)向南遷徙後又逐漸開始向北遷徙的階段(約3至5月)至關重要。未來柯副教授團隊將持續精進大尺度生物地理學的方法,為海洋漁業生態盡一份心力;此外,也將積極透過跨領域的合作,結合校內大氣與海洋科學家,開創更多漁業預測的可能性。研究團隊感謝漁業署、國科會對此項研究的支持。
研究成果全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93512400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