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高研院與日本早稻田攜手探討人類與非人類關係 跨域對話激盪創新思維
由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日本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聯合舉辦的「Human/Non-human Relationship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線上論壇於2024年11月5日圓滿落幕,吸引全球學者和觀眾參與。本次論壇是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 (UBIAS) 年度主題「人類/非人類」的示範活動,旨在深化臺日兩地學術合作,並為全球高研院提供一個平台,共同探討人類與非人類關係的多層面議題。
本次論壇起源於臺大高研院院長廖咸浩去年向早稻田大學高研所提出的合作提案,雙方共同邀請6位跨領域學者參與,從開創性的視野出發,通過跨文化和跨領域的對話方式,涵蓋人文與社會科學視角,深入討論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議題。
廖院長在論壇中首先以「心靈與同情心」為題,引用哲學家珍‧班尼特的《Vibrant Matter》,探討物質的自主性,並以科幻作家魯迪‧拉克的故事反思「萬物皆有靈」的可能性。他指出,在當前的人類世背景下,人類如何理解並對待「他者」,尤其是非人類,與極右派崛起現象息息相關。
隨後,臺大外文系教授李鴻瓊以巴拉德新唯物論中的「糾結」與「互動」為主軸,指出右派民粹主義與刑罰加重現象反映民主體制中的困境,並強調在非人類議題中缺乏有效的責任機制。她提出,應重新思考因果與責任的框架。接著,臺大外文系教授李紀舍從「推想小說」的角度,探討推想小說對世界主義的貢獻,並指出這一類小說透過「未來世代」的敘事推動共生,進而重塑人類對未來的理解與行動方式。
下午場次由日方學者主持,早稻田大學赤尾教授以氣候變遷為主題,探討世代間的利他主義與公平問題。京都先端科技大學西條辰義教授提出「未來設計」概念,並討論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山梨縣立大學山崎竜二教授則專注於如何通過同理心與利他主義打破人類與非人類的二元界限,強調跨世代團結的可能性。
論壇結尾時,赤尾教授指出,儘管學者們使用相同術語,但不同學科賦予其不同意涵,唯有透過開放對話,才能促進更深入的反思。臺大高研院與早稻田大學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期盼持續推動人類與非人類議題的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