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大樓興建永續論壇
臺灣大學於2024年11月21日舉行「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興建校舍捐贈簽約儀式」,將整合各方資源與技術,專注於立體國土資訊的搜集、分析及加值,成為引領未來的研究與創新中心。並進一步於2024年12月27日舉行「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大樓興建永續論壇」,藉由分享包含大樓設計理念、新碳勘中心與合作夥伴的永續願景等,向外界介紹新碳勘中心在推動臺灣地熱能開發、地質碳封存及國土資源數位化方面的技術突破,並闡述如何實現綠能轉型與碳淨零的宏大目標。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穩定且高效的綠能供應與地質碳封存已成為環境與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為此,臺灣大學於2年前成立「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專注於地熱能源及地質碳封存技術的開發與引進並落地應用,並致力於解析相關場域的重要地質資訊,以作為推動綠能轉型與碳淨零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
在2050淨零排放目標下,臺大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獲得多家業界領袖的認同與慷慨支持,成功啟動「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的建置計畫。此棟校舍興建計畫,得到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大三億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群策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及漢唐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捐贈,提供該大樓建造的必要經費。此外,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慷慨捐贈專業設計,協助打造這棟位於臺大竹北校區內,深具國際級產製並整合地下地質數位資訊、兼具綠色永續內涵的淨零指標性建物。
此案捐贈方達欣工程、互助營造、潤弘精密工程、大三億營造、群策工程顧問及漢唐集成,皆已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未來發展核心,積極透過自動化、機械化、模組化,積極創新研發與應用綠色工法於低碳建築,大幅降低碳足跡和能源消耗,以響應全球減碳趨勢並為環保與永續發展奠定基礎。這6家企業透過共同參與「次世代智慧立體資訊中心大樓」興建計畫的合作,展現建築產業在迎接未來淨零排放挑戰中的韌性與承擔,共同攜手邁向永續未來。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品牌長謝偉士表示,這座「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將結合研究實驗室、辦公空間及岩芯儲存庫,並以猶他州Monument Valley的岩石景觀為設計靈感,以呈現臺灣碳封存技術發展的未來願景及淨零建築的實踐。
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雅瑄指出,為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同時維持經濟成長的動能,必須大幅增加綠能比例並推動規模化地質碳封存技術,進一步逆轉全球暖化的趨勢。地熱發電與碳封存技術的發展,依賴對地下地質深刻的理解與精準分析。建設一座完善的岩芯庫並配合岩芯分析與管理系統,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國土立體資訊進行數位化與深度解析,將為臺灣的淨零排放目標提供強大助力,加速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
此次論壇的舉行,象徵著學術界與業界合作,攜手推動臺灣在綠能與永續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實踐,為全球氣候行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