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百大貢獻事蹟系列報導 — 創辦六零年代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文學》雜誌 推動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現代文學》雜誌在1960年由臺大外文系「南北社」成員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李歐梵等人創辦,前後發行近20年,不僅致力譯介西方近代文學與文藝理論,更發掘培養新一代文學創作者,被視為臺灣文學史上極具影響力的文學雜誌。

臺灣當時處於歷史的轉捩點,為呈現劇烈變化的時代意識,白先勇等人認為,傳統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無法充分表達現代人的藝術情感,希望以西方文學為他山之石,摸索、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內容,讓臺灣文學走出一條新的道路。這也是受到臺大自由校風及《文學雜誌主編》、外文系老師夏濟安的影響,他們因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

《現代文學》重要貢獻之一為有系統地分期翻譯介紹西方近代藝術學派、潮流、批評思想及代表作品,如卡夫卡、福克納、海明威等首次被引介到臺灣的文學巨擘,開拓臺灣文學界的視野,豐富文學的創作。

《現代文學》致力發掘青年作家,提倡實驗創新,刊載大量文風各異的短篇小說、散文、新詩等創作,提供新一代創作者,如三毛、七等生、王禎和、李昂、林懷民、施叔青、奚淞、陳映真、黃春明等人發表平台(依姓氏筆畫排序)。這些作家後來多活躍於文壇,對臺灣文學發展影響深遠。

《現代文學》雜誌不僅是當時臺灣年輕一代文學青年創作和實驗精神的實踐,也是引領臺灣現代主義潮流的關鍵刊物,在帶動臺灣的現代文學進程上,具有指標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