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學系2001年秋季公演《高加索灰闌記》英文劇12月14日登場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協辦單位:台泥公司士敏廳演出單位: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演出時間:12月14、15、16日
原著劇本:布雷希特導 演:林敏(Micki Selvitella)
本校戲劇學系2001年秋季製作《高加索灰闌記》是西方戲劇大師布雷希特最著名的劇作之一,劇中採用中國元雜劇〈灰闌記〉的故事加以論述歷史與現實、血緣與感情的關係。本劇由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助之客座教授Micki Selvitella ( 林 ) 執導,更加體現了《高加索灰闌記》中西融合的精神。 《高加索灰闌記》是世界著名的劇目,也是教育劇場經常選擇的劇目。戲劇學系本次演出一方面由於過去在台灣布雷希特的劇作演出皆以《四川好女人》為主,《高加 索灰闌記》這樣一個帶著東方色彩的劇本卻總是侷限在學院的討論中;一方面亦藉此實踐並學習布雷希特疏離效果及史詩劇場的戲劇理論,提供台灣的觀眾另一個了解布雷希特的角度。《高加索灰闌記》導演林敏表示她的導演概念是以詼諧的手法探討嚴肅的主題,希望以喜劇的手法來傳達劇本的意旨,透過演出中處處可見的幽默,觀眾在輕鬆的氣氛中體會《高加索灰闌記》嚴肅的批判性。整體設計風格以“極簡”為大原則,舞台利用簡單的平台移動,搭配特定的佈景道具象徵不同的空間,貫穿全劇的背景幕為非寫實的紅色山脈,象徵動亂的意像。某些佈景道具甚至利用演員的肢體動作達成,例如為表現一座不穩固的吊橋,導演利用演員的肢體搭成一座象徵式的橋,不但避免 佈景的危險性,亦顯示導演的創意。 「在一個混亂的社會中,唯有一個“狡猾”的判決才是好的判決。」《高加索灰闌記》裡市井小民在戰亂與權貴的壓迫下求生存,真理與正義竟要透過一個狡猾的判決 才得以實現。權利造成的不平等古今中外皆然,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年底的選舉 已狒狒揚揚的展開,眾家候選人的喧嘩聲中,老百姓的聲音在哪裡?《高加索灰闌記》或許可以給我們某種生活態度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