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領先創造新領域提昇台灣產業競爭力本校結合工研院研發能力共同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書

工業技術研究院與本校於本月(15)校慶當日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書,期有效運用雙方科學研究資源,以進行各項科技研發計畫。雙邊窗口分別為工研院材料所及台大凝態中心。未來除將在廣泛的合作基礎下進行各項交流外,也將選定奈米科技為重點,進行各項研究合作。

工研院院長史欽泰及校長陳維昭在工研院董事長翁政義見證下,代表雙方簽署這項合作備忘錄,雙邊主管均在場觀禮,對於未來的合作都寄予高度的期待。這份合作計畫協議書內容,是以加強雙邊的合作關係與研究交流為主,雙方研究之資源共享,共同促進技術研究及成果推廣。其中廣義之“合作協議書”,為雙邊合作的基本依據,包括人員的借聘、學術研究的合作、研究生的訓練、場地設施與儀器設備之共同使用、特定領域研究中心/實驗室的設立等。

這是工研院繼本月7日與成功大學簽約之後,以簽署協議書方式合作的第二所重點大學,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表示,工研院近期將陸續推動學研合作,加強整合學術與工程應用,共同開發適合產業界運用的技術,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力量,強化產業競爭優勢,對我國科技技術提升與促進科技產業效益有積極的意義。

工研院董事長翁政義表示,大學每年有大量的研究生進入,擁有豐沛的研究人才,不過因為大學資源不夠集中,與產業互動關係也有些距離,不如工研院與產業界間的關係那麼緊密,因此如何把大學豐沛的資源及研究成果流通到產業上變成相對重要的工作,工研院願意與臺大密切合作。

陳維昭校長強調「追求卓越、邁向一流」、「提昇整體競爭力,領先創造新領域」是本校在新世紀中堅持不變的方向,臺大非常樂意將前沿領域的研究成果,結合工研院的能力,提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奈米技術的研究目前仍偏向科學面的開發,臺灣大學在這方面有豐碩的成果,工研院的特色與價值則是有能力將奈米科技與產業結合,因目前奈米材料價格偏高,難以運用於一般產業,如何降低成本、擴大應用面,為現有奈米技術創新與創造價值所在。當務之急,必須結合化工與材料方面的人才,透過科學與工程的整合來降低材料成本。

工研院正積極整合學術單位的科學專長與工研院之工程專長,加上工研院對產業需求之了解,期望能將產學研金三角的能量予以累積,逐步發酵,讓台灣成為真正的知識經濟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