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璿先生管理講座---台灣高科技產業大未來\主講人:仁寶電腦公司集團特別顧問蔡清彥先生
主持人: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陳文華所長
背景介紹:蔡顧問清彥先生現任仁寶電腦公司集團特別顧問,同時也是總統府國策顧問、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國立中央大學科技政策講座教授及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
蔡顧問同時也是台大的傑出校友,於1967年畢業後,赴美深造,1972年取得美國猶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國家氣象中心擔任研究員,回國後亦獻身於氣象學界中,曾在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任教及研究長達15年,之後因專業背景被延攬入閣,擔任過5年中央氣象局局長,兩年民航局局長,是國內氣象學界待過最多氣象機構的人,並於2001年獲選首屆「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士」的殊榮。
爾後在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期間,蔡顧問身兼科技顧問組副召集人,也是《產業科技人才短期供需重點調查推估分析》報告的主要負 責人之一,在高科技人才領域有很深的見地。近來更擔任許多政府或民間組織特別專案的總召集人,積極協助、促進國內數位內容、生物科技、資訊通信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陳所長致詞:歡迎大家前來參加這一系列孫運璿先生管理講座所舉辦的演講,孫運璿先生管理講座已經舉辦過多年,每次都邀請到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來演講,由過去經驗中獲得眾多好評,今天則很榮幸能夠請到蔡顧問來幫我們演講有關於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未來趨勢,讓我們鼓掌歡迎蔡顧問。
台灣的競爭優勢
過去20年間,台灣是個高科技產業發展非常成功的案例,我國高科技產業主要以兩個產業為基礎:一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科技產業,另一個則是以晶圓代工為主的半導體產業。這兩大產業將台灣從過去的勞力密集產業提升至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先進產業。我們具有多樣銷售量第一的科技產品,其中不乏品質第一流者,以筆記型電腦為例,不管是什麼牌子,保證是台灣做的, DELL、 HP、TOSHIBA、還是IBM,皆自台灣生產。
半導體以下的代工製造,台灣是第一名;IC設計部分,則在全世界排名第二。我國具備大規模生產晶片與量身訂作的代工能力,可惜的是大部分都不具品牌,皆是代工生產。然而我國產業鏈完整,電腦零組件有產業群聚效應,早期的群聚效應發生在製造部門,現在只剩下R&D與業務部,其群聚效應依舊非常之高。
我國尚具備快速的運籌能力,爭取國外的訂單非常有彈性。同時,20年來,我國也培養了很多高素質的高科技研發及經營管理人才,相對於歐美相近國家,我們具備低薪的優勢。但是還有優良制度,一個現在遭眾人批評甚多的制度,也就是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台灣過去優秀人才幾乎都投注在高科技產業,就是因為有這個制度,大家現在看到的大老闆,20年前都是夥計。我們要有競爭力,卻沒有辦法付很高的薪水,因此我們的優勢在於以很低的薪水,很低的成本去跟人家競爭,員工分紅配股制度便能創造激勵因子,包括台積電、聯電皆是如此。但是現在因為資金不足,大家覺得應該破除這個制度,也許當中確實有缺陷應該要修改,但不應當驟然廢除之。
我國面臨之挑戰
多年來眾人常憂慮生產中心都移往大陸,替大陸製造了龐大的就業機會,台灣就剩下研發與業務。電腦第一大是廣達,第二大是仁寶,第三大是英業達,第四是緯創,到明年底會全部遷往大陸,產業空洞化問題已逐步浮現。
往大陸發展有幾個優點:第一是成本很低,與台商相比,薪水大概是1/5到1/10之間;第二是有廣大的市場,打自己的品牌;第三就是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產能過剩,市場過度的競爭環境,毛利率越來越低,只有5%或6%,十年前談的是50%、60%,然後是30%、20%、10%,一路降到5%,他們的營業額都是幾千億,像鴻海營業額大概是三千多億,仁寶大概是兩千多億,但是利潤只有5%,這5%是因為他們競爭力非常強,如果稍有閃失就會虧本,例如台幣升值,只要外幣管理不恰當,一損失就會是幾十億,可能5%的毛利率就此消失。
毛利率如此微薄,原因便在於大環境的競爭非常劇烈,儘管大環境競爭如此激烈,第一二名能夠存活,第三名卻也不會驟然消失。有些上游業者競爭能力不太行,下游業者便對其進行技術轉移,供給小量生產,培養第三名與第四名的供應來源,這好處為何?舉個例子來說,下游客戶跟仁寶買電腦時,會先跟重要的零組件供應商談好價錢,各人的的利潤清清楚楚,哪個地方要貴都貴不起來,只要你貴他就找別家,因此高科技製造業者經營地非常非常辛苦。
DELL採用零庫存政策,他們擁有一個團隊專門從事估計下個月訂單。對上游廠商如廣達仁寶來講,零組件是零庫存,但你的零組件放在我的廠,我要用隨時有,用一個算一個錢,如此一個一個擠壓下去,若稍有閃失便發生虧本。
庫存太多也虧本,匯率變化也虧本,所以我認為,現在資訊科技產業已經是一個勞力密集的產業,跟20年前做鞋子很像,他同時還有資本密集的特性,資本額非常大,如此的低附加價值組裝業是台灣的最大隱憂。資訊硬體整體營業額,四年前還是台灣比較多,到今年,估計約莫是80%在大陸生產的。總結來說,我們看這問題,九○年代美國把製造委外,outsourcing台灣,讓台灣高科技產業急速成長茁壯,去年外國公司在台灣的採購金額約是1.6兆台幣,但剛剛也提到了,採購是採購,製造是在大陸製造。
我國的科技發展方向
現在有另一個機會,美國自從經濟發生泡沫化,股票大幅下跌之後,開始把研發外移,因為美國發現研發太貴了,所以品牌廠商只要抓住品牌,抓住行銷就行了,台灣的高科技廠商因為製造能力領先,具有一定的優勢,假如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在設計、研發與系統整合層面下功夫,甚至創出自己的品牌,確實有成功的機會。
順便提一下系統整合,我們軍備都來自外國廠商,但是零組件可能是台灣的,例如通訊系統泰半是台灣做的,可惜我們的系統整合能力比較弱,沒有這個機會或是過去沒有培養這樣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加速創新,進一步開創新興領域,如此方能持續成功地發展。以手機的製造為例,台灣的市佔率約10%,但是手機的製造毛利極低,關鍵的零組件與技術都在別人的手上,軟體也是買的。現在手機的軟體是比電腦的軟體有更大的切入機會,電腦的軟體就是Microsoft的系統,沒有人可以切進去,但是手機便不同,假如我們自己能發展出來,那這個附加價值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現在台灣的成長競爭力排名第四名,芬蘭、美國、瑞典,然後就是台灣。我們科技競爭力是非常強的,是第二名。創新也是第二名,為什麼創新會是第二呢,因為我們在美國獲得的專利非常多的,專利總數是第四名,前四名是美國、日本、德國、台灣,再下來是韓國,韓國在兩年前還排名在十名之後,現在已經是第五名,緊跟在我們後面。所有專利除以總人口數,我們每百萬人一年約有兩百多件的專利,僅次於美國而已,所以我們的創新是全世界第二名,這是一件好事情。
競爭力的迷思
但是我們必須仔細分析,這個排名統計反映出一種過度樂觀的迷思,當中有些問題值得深究。第一、我們看是誰得到專利,台灣裡面台積電是最多的,鴻海是第二個,工研院是第三,聯電是第四,專利是企業界拿到的,學校都沒有。在美國加州大學是全球第39名,比台積電還要多,台積電一年大概是四五百件,加州大學大概六七百件,史丹佛大學也一樣,美國大學的教授獲得很多專利,台灣的教授都沒有獲得專利,工研院雖然有專利,但也不是這麼多。第二,這專利是怎麼來的,前瞻科學性的文章發表的比較有附加價值,這種專利是引用科學性文章,而一個專利引用幾篇科學文章呢?美國是4.46篇,所以每個專利大部分都是從科學性文章來的;而日本大概是0.99,歐洲國家大概都是2以上,以色列是4,而台灣是0.21,是全部裡面最低的,也就是說五個專利裡面,有四個沒有引自於科學性文章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專利都是製程上的改善,不能發表在科學性的文章,不是前瞻未來的技術,這樣的附加價值是比較低的。現在政府一直講我們競爭力是全世界第二名,但是仔細一看就出問題了。
另外,看一下技術輸出/技術輸入比,在美國、日本這些國家是2,所以他們是技術輸出國,台灣是0.25,也就是說我們還是技術輸入國,我輸出是一,輸入是四,我們的製造生產,引自於國外的技術,我們製造量越高,國外專利權益金收入更豐盛。常聽到報章雜誌驕傲地言道,我們競爭力是全世界第四名,其實沒有這麼高,數量上佔優勢,這不是壞事,但我們還是技術輸入國,而且前瞻性的專利非常少,這是相當不利的。世界上的專利大國技術輸出都是2以上,這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地方。
我們的研究發展問題出哪裡?我們的研究經費佔GDP約莫2.3%,經費上每年的成長率是15%,目標是2006年能達到GDP的3%,也就是達到日本、美國的水準。事實上我們研究經費的投入並不低,2006年就會跟日本、美國是一樣的,這些研究經費是誰花掉的呢?60%是企業界拿錢出來做研究,而政府的研究經費有2/3是研究單位拿走的,1/3是大學拿去的,這比例並不正常,也就是說工研院、中山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就拿走了2/3,而大學只拿了兩百多億,是比較少的,這也是一個問題。產業界約有80%的錢是花在製程技術發展上,大學花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都有,另外像工研院這種研究機構也有做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
再來談到人力,工作的人有多少從事於研究發展?以全國有工作有拿薪水的人當分母,從事研究發展工作的人數當分子,我們是一萬個人中有六十個從事研發工作,這數字不會很低,但比日本一百多,還有其他開發國家的八九十,是低了一點,但也沒低多少。所以說,我們的經費不低、人數不少。
從研究人員的學歷上來看,橫座標是年份,從1993到2002,縱座標是百分比,往上升的那條是碩士,2002年最多的研究人員是碩士;第二是大學畢業,而大學畢業的那條是往下降的;第三個是博士,博士往上升;往下遞減的是高中以下的,而且遞減的非常快,人數變的非常少,這是個好現象。所以說人力結構是對的。研究人力60%在企業界,而大學佔16%,研究機構佔23%,研究機構的人比大學的多,研究經費也是比較多的,除起來一個人拿到的研究經費,研究機構比大學的多,因為他的研究經費是大學的兩倍,但是人力不到兩倍。然後我們看博士人數的分配,就完全不一樣了,博士的研究人員有68.9%在大學,20.8%在研究單位,10%在產業界,也就是說產業界自己拿錢出來的研發佔全國60%,研發人員也佔全國的60%,但是他的博士卻只有10%,他的人才水準是比較差的。綜合起來看,大學和研究機構加起來,博士佔了90%,這兩個機構拿了政府全部的錢,也投入了最好的人力,卻對產業界沒有什麼幫助。產業界吸引到的人力素質相對是比較低的,專利是他們拿的,但專利又不是這麼前瞻。美國的專利是大學拿的,美國的博士很多都在產業界,這是我們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接下來看一些數字,我們科學性的文章登在EI上的量排第七名,也有登在SCI上的。就是說大學拿到的經費,做出來的文章是不錯的。意思是說,大學教授拿到經費,他的研究確實有成果。高科技產業的技術有沒有源自於工研院與大學,答案是非常少。
經濟部的研究單位、工研院和資策會一年的技轉費用是美金壹千六百多萬,約莫是台幣八億,這是相當低的數字,因為Stanford大學從企業界拿到的經費或者是loyalty拿到的經費便高達10%, Stanford大學長於基礎研究,基礎研究做好才有比較好的技術轉移能力。
美國最有名的google是Stanford大學教授從聯邦政府拿到經費請學生出去開的公司,那Stanford大學佔有10%的股票,矽谷很多公司是Stanford大學學生所創,創業資金是透過大學從聯邦政府拿到經費。反觀我國,工研院早期非常成功,台積電、聯電完全是政府出錢給工研院,派40個人去RCA學技術,回來以後就出去創辦台積電、聯電,沒有政府就沒有台積電、聯電。
曹先生是工研院的人,張忠謀先生是後來請回來的,但台積電底下的人都是工研院出去的,然而二十年來已經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工研院拿的經費是兩百億!大概4%,工研院技術轉移所獲得的回饋僅4%,比Stanford大學還要少。的確很多技術是從工研院出去的,但是不夠多,那大學更乏善可陳了,大學只有0.4%。
我國幾乎所有的大學皆不重視產學合作,剛剛提及California大學,其專利就超越台積電,全世界排39名,一年六百多件,台灣加起來不到一百件,所以這是我們研發上的問題。
產業轉型有賴於各界整合
產業一定要轉型,只靠別人的技術生產量大而毛利率低將是個死胡同;第二,產業界不做前瞻的研發,人力素質也比較低,它研究經費受限,競爭都來不及了,因此無力做新產品;第三、企業界無力進行前瞻性研究,工研院與大學也不提供助力,我們的高科技產業未來要靠產學研合作,企業界單打獨鬥是不足夠的,絕對要靠大學教授和工研院共同合作。
這制度問題不能怪某一個教授,這是整個制度使然,過去每個大學教授薪水是一樣的,到企業界去最多可以拿到八千塊還是一萬塊,這個玩法把教授當做公務人員;技術出去,換成股票不能超過公司的10%,實際上一家小公司市值不高,很容易超過10%,不可以超過10%乃是因為有利益輸送的風險存在,但因此便缺乏技術輸出的誘因。
大學教育供給跟產業需求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也很嚴重。每年大學畢業到年底的時候,有一半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界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這問題出在哪裡?供需不平衡的原因在於很多科系不能關,很多科系不具備繼續存在的空間;相反的,好的科系也不能增加人,無法增加老師招收學生,這是非常大的問題;一流的大學也不能增加招收學生,台大招收學生就那麼多而不能增加,因為台大增加之後,排名後面的學校就招收不到學生。
其實這觀念非常錯誤,好學校就要給他培養學生的機會,教育部卻沒有這個觀念。好的學校應當要給他更多的錢與更多的老師,培養更多的學生,你去企業去問,企業用不用第20名學校畢業的學生,履歷來看都不看。
台灣在20年前是垂直分工,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以前IBM他做電腦從設計、製造硬體到軟體,都一家做完。台積電則採用新的商業模式,自己做代工,也帶動了台灣的設計業。當初孫運璿與李國鼎先生非常有遠見,花了四億台幣跟RCA買技術,派了40個人到RCA 受訓,40個人回來之後就了成立公司。現在我們製造能力非常強,IC設計能力也非常強,儘管最貴的IC也就是CPU,仍舊掌握在人家的手上。然而現在IC設計越來越難存活了,複雜的設計工具一個可能幾千萬台幣,五六個工具可能需要兩三億台幣,沒有工具便做不過人家。
晶片是經過奈米化之後,一片可以容納很多功能,以前一個手機最少都要二十個晶片,有的記憶儲存、有的計算、有的監控等等,現在很多東西一個就做完了,但智慧財產的交換是個問題,因此經濟部鼓勵設個IC設計交易中心,同時計畫讓得到認同的公司獲取台積電與聯電的試產機會。剛剛提及心-台灣Heart,這個台灣Core Company希望結合眾人的力量,台灣現在的垂直分工必須邁入虛擬的整合,虛擬整合才有辦法合作,打出我們未來的一條路。
台灣的面板是一個奇蹟,之前台灣沒有這個產業,現在全世界聽說淨利要第一名,去年是韓國第一我們第二,都是伯仲之間。面板的專利,2002年日本申請620個專利,韓國138個,台灣27個專利,這方面的論文,日本兩百多篇,韓國一百多篇,我們三十幾篇,台灣技術都是買來的,每作一片便得付日本專利費,這是我們遭遇的大問題。
所以政府出面出經費請工研院出面整合我們的業界,工研院出錢,業界派人與工研院進行一兩年以後的技術。技術要自主,若技術不能自主,我們做越多,人家便賺得越多。
面板產業的今年是賺錢的,兩年前是虧本的,明年是預估將大幅虧損,因為面板業想切入電視,三十二吋的面板市價大概是一千塊美金,上游報價大概要在五百塊美金才會容易賣,而五百塊美金大家都虧本了,這個是因為沒有技術而讓專利費用侵蝕之故。
通訊產業我們大概只佔10%,通訊產業比Notebook起步慢,第三代的手機比電腦難非常地多,台灣又缺乏技術。所以,能不能做到像Notebook代工65%尚是未知數。我已經說服仁寶公司發展軟體,手機的軟體很貴,毛利可能比手機製造還要多,手機可能是通訊產業中最為關鍵的產品,在家裡可以控制電視、冰箱,在外面可以看電視。對於手機的開發,我們有優勢,但是必須加強產學研合作。
台灣是也許當下聽起來很悲觀,事實上是很有希望的,教授與工研院能力非常強,只要大家能夠跨出來合作;台灣的資訊服務是非常弱,政府推了很多計畫,過去教育以程式語言最為重要,後來升級失敗,沒有好的架構,沒有好的計畫,找不到錯誤就是再寫補強程式,一個軟體本來這麼大,一有錯誤就再寫一個軟體來迂迴,本來是一百個錯,現在變一個錯,但還是有錯啊!台灣便是沒有這整體設計的概念。美國最重視程序,先把所有的團隊集合會商,擬定目標計畫預算,確認架構文件。如今大家都體認到我們自身的缺點,所以政府出資推動CNNI的技術,CNNI是一個認證技術,包括個人公司與團隊的Procedure認證技術。
生技產業的發展空間
至於生技產業,台灣可說相當缺乏。兩年前Level 2一家都沒有,現在Level 3大概兩家,然而到現在為止,沒有一顆藥是台灣做出來的。美國在生技研發的經費是台灣的一千倍,美國研發的經費一半都在生命科學,台灣大概只佔20%,台灣生命科學的碩士一年畢業四千多人找不到工作。一顆藥從研發出來到上市要十五年,台灣的廠商基本上沒有耐心,台灣比較有希望的是醫療器材,因為台灣的電子儀器產業比較強。生技產業由美國領先,加拿大與英國皆與其差距甚遠,但是就全世界來看,生物技術產業還在幼年期。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也不是一片空白,人力最多錢最多的是中央研究院,國家另外還有四個研究院如國家衛生研究院等等,但是他們沒有協助業界的觀念。
以前台灣是拚成本、拚價格、拚時間。用低成本、快速交貨的優勢,以爭取國外訂單。管理階層擁有非常嚴格的紀律,每個生產線都要掌握地非常好。大陸現階段尚無法競爭,但是附加價值非常低,要走出這條線,然而業界又缺乏前瞻性研究。要走出這裡,一定要靠研究單位,學校,還有產業界的共同合作,推動研發創新為本的產業模式。虛擬整合便是一個可行的合作模式,一個公司自己做研發不太可行,但可以出錢給大學,讓大學教授領導大學的學生一起開發產品,學生畢業後到公司服務,這便是虛擬整合。
陳所長小結:
非常感謝蔡顧問帶來這場熱烈精彩的演講,提出許多創新管理的觀念與見解。這場演講十分的精采,但由於時間有限,各位一定期待提出一些問題來請教蔡顧問,我們現在開始請各位來賓提出問題。
Q & A
問:這幾天工商時報也都有提到,行政院祭出精英留學方案,解決科技人才荒的問題,不曉得您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答:像您剛提到的,業界找不到人,每年畢業的理工學生有些也找不到工作,那這到底是質的問題還是量的問題? 我不認為這是量的問題。我以前曾經訪問過教育部長,有提到說您剛有提到不好的大學應該要有退場機制, 重點是主力應該放在好的大學,有些科系畢業的學生根本找不工作,言下之意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科系應該也要有退場機制,但是教育部長提到,大學畢竟不是高職,不是職業訓練所,有些科系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所以不太認同說我的看法:也就是冷門科系畢業的可能出去找不到工作,所以就應該減少這些科系,或是讓這些科系削減名額。科系能不能關,前任教育部長黃榮村我跟他談過,他說這是大學的問題!你要關一個系,教育部同意,你要關一個系,另一個系增加老師,教育部不會反對,所以說,這是大學的問題。但是大學誰敢如此做?校長敢不敢作,當然不敢作,這個應當是整個制度的問題,我當初跟他建議很簡單,你評估一些系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有出缺名額便不給他補,讓校長看情況分配,比如大氣科學系,大氣科學系一年畢業一百多個人 ,哪有一百多人都有工作,十個都沒有,那一定轉行的嘛!同時給學校誘因,只要你敢關系,就給你額外名額,一個系十個老師我給你二十個;像中文系要不要那麼多,要有出路沒有出路那麼多做什麼,當然每一種人都要有,可是不必那麼多嘛!考古也許一個系一年只有十個人就可以。
問:對於理工人材的培育我門有什麼樣的迷思,譬如說未來三年我送一千個人出國拿到理工方面的碩博士,回來就可以解決科技人才荒的問題?
答:到底美國在前端的研究享有優勢,我們假如全部關起門來,全部不出國將變成另一個極端。要獲取前端科技,一定要出國,一定要送一些人到那邊去。現在留學是絕對有必要的。
問:工研院近年來對業界的幫助不如以往,為何他會斷了與業界連結?
答:最近我們也在注意工研院,想作一些批判,跟剛講的問題是兩回事,你到高科技去看,都是工研院的人,他很大的貢獻在這裡,現在國防役都把第一志願變工研院,為什麼呢?你到業界去,馬上去生產。工研院是有它一定的功能,可是並不夠。現在工研院也在做前瞻技術,數位電視等的,他有在技術轉移,只是我是覺得要整合管理。
問:政大吳思華院長提到,工研院只會研發不會賣他研發出來的東西,他覺得是行銷的問題,你覺得呢?
答:他沒有一個前瞻產品出來,沒有一個全世界第一個做出來,但是他研發一些技術,學一些技術,能夠轉到業界,這是他的功能,然而現在工研院及大學跟業界距離非常遠,根本不知道彼此在做什麼, 有些技術合作不知從何著手,大學教授也不曉得其他人在做什麼,那一些東西去找誰做都不知道,業界很小氣,他不願意出錢啊!他利潤5%,才不要出錢,但是我在說服我當顧問的公司,給他慢慢了解,他兩千多億賺5%,也一百多億了,一年拿個十億有什麼問題,現在看不到,兩年以後就看的到了,你開發軟體一定附加價值高的,開發新產品附加價值就高了,這雙邊的了解不能少,這只是台灣的問題,美國沒有問題,美國產業界自己做前瞻研究、產品研發,他不需要什麼媒介什麼的,大學教授有產品他自己開公司,我們是因為不同單位做不同事情,需要虛擬的整合,需要政府特別的幫助,要特別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