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

中研院四月份知識饗宴4月26日(二)在學術活動中心(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二樓第一會議室19:00至21:00邀請劉翠溶副院長演講:《氣候歷史給我們什麼啟示?》。主持人:李遠哲院長。報名請於4月24日前上網登錄:http://www.sinica.edu.tw/pr.html。於收到電郵邀請函後,按步驟進入網頁點選「確認」完成報名程序。餐費新台幣100元,請於活動當日下午5時起現場繳付(不用餐者,不需繳費,但仍需完成網路報名,以利彙整人數)。不受理餐會現場報名。餐會地點:二樓平面演講廳(18:00至19:00)。洽詢專線:2789-9872秘書組公關科林曉真。為提倡環保並減少免洗竹筷對人體的危害,餐會時將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至現場提供環保餐具義賣。

主辦單位指出,氣候是時間的函數,它有變化、有波動、有歷史。天氣與氣候的主要區別是兩者的時間尺度不同。天氣是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態;氣候則是長時間內的大氣狀態。一般氣候學的著作中把太陽幅射、下墊面(包括地面、水面、植被、沙漠等)和大氣環流作為氣候形成的三大因子。近百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和自然植被的影響日益加大,所以人類活動已成為第四個因子。人類活動作為一個氣候因子,正在日益增強,它是社會經濟系統和氣候系統的聯結點。重建氣候歷史的資料包括冰芯、冰川、樹木年輪、孢粉、沈積物,考古資料、歷史文獻、儀器觀測紀錄等。

從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來看,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趨勢有其一致性,雖然冷暖旱澇的程度也因地因年而異。今日科學家已可預測天氣並模擬氣候變化的模式。在環境上、經濟上、甚至在政治上,全球已相當密切地關連。為減少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的衝擊,人類需要發揮利他主義的精神,不能只以一國的利益處理全球相關的問題。人類正面臨一個氣候的新紀元,過去的氣候歷史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