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發展中心推動教師傳習制度邀請資深傑出教授提供教學研究及服務建議

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於95學年度第2學期起所推動的「傳習制度」(又名「飛雁計畫」),乃是藉由「大雁引領群雁」的方式,邀請志願的資深傑出教授提供新進教師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各方面的引導與建議。初步推行至今,共有30 位資深教授和 39 位新進教師參加,組成 32 組飛雁團隊,進行教學與研究的經驗傳習活動。

96 年11月2日,教務處假本校歐薇花園餐廳舉辦飛雁期初餐會,邀請本學期與95學年度第2學期兩梯次的飛雁教師參加,以促進不同飛雁團隊之間的情感交流與經驗分享。本次餐會共有43位教師出席,並有5位第一梯次的參與者分享他們進行傳習活動的心得感想,許多與會教師皆表示對本校實施傳習制度的肯定與支持。

本校教師傳習制度師法自美國幾所知名大學實施新進教師mentorship的精神,由教學發展中心帶領推動教師間教學研究經驗傳承的校園風氣,希望新進教師藉由資深傑出教師的協助,能多方利用資源,順利開展個人在臺大的學術生涯發展。不同於一些美國大學由學院系所全面性的指派資深教授擔任同學院新進教師的「傳授者」(mentor),目前本校是由新進教師向教學發展中心提出申請為「學習者」(mentee),再由中心邀請資深教師與其組成傳習團隊,並且傳授者的人選可以來自不同學院。

當組隊完成後,各梯隊之正式活動時間為期一年,由傳授者和學習者共同商討互動方式與所需的傳習活動。除了團隊本身每個月的會面討論,教學發展中心也舉辦分享餐會、座談茶會等團體活動,藉由不同傳習團隊的聯誼互動,增進飛雁教師們和其他學院優秀教師經驗及資源分享交流之機會。同時自96學年開始,中心教師發展組配合傳習制度的推動,對本校教師提供「微型教學」(micro-teaching)的諮詢服務。

微型教學採取教學對象人數縮減(約4-6人),教學內容與時間緊縮(約10-20分鐘),以及每次專注於1-2項教學技巧提升(如課堂提問技巧、帶領討論技巧、意見回饋技巧等)的進行方式,讓教師能藉由演練活動獲得立即的意見回饋,以協助其提昇實際課堂教學的成效與品質。當傳習團隊提出演練申請時,教學發展中心將結合教師、教師發展組規劃師和 4-6位研究生組成微型教學小組,讓學習者教師對其進行約20分鐘的模擬教學,而後給予書面與口頭回饋意見,最後再由傳授者教師總結建議並和演練教師討論,以精進個人教學技巧。

本校教師傳習制度的推動雖然才剛開始起步,但已略見成效。傳習團隊由95學年度第2學期 梯次的 8 組 ( 8 位傳授者和14位學習者),增加到 96學年度第1學期梯次的24 組 ( 24 位傳授者和25位學習者)。多位教授接到教學發展中心組隊邀請時都欣然表示,協助年輕老師教學與研究能力的提昇是資深老師責無旁貸的責任,並很樂意和新進教師交換心得、共同成長。而在11月2日飛雁期初餐會上95學年度第2學期梯次老師們的心得分享,也再次驗證資深教師的經驗傳承與熱忱協助,對新進教師順利展開學術生涯是有極大幫助的。

海洋所張翠玉老師對電機系吳瑞北教授在其研究儀器製作上提供重要的人脈串聯,以及鼓勵她樂觀面對退稿的輔導表達感謝。解剖暨細生所李立仁老師提到有很多老師在平時默默的給予幫助,而其傳授者生科系齊肖琪教授更是經由每個月固定的團隊聚會,對他與另一位學習者在教學、研究、升等資料準備,與生活上給予非常多的指導與關心。對於擔任傳授者角色的資深教師來說,參與傳習制度除了薪火相傳的使命外,個人也從其中得到收獲。漁科所曾萬年教授和其學習者漁科所韓玉山老師因著對研究臺灣鰻魚的熱愛,有著自博士班開始長期建立的學術合作關係。曾教授認為能夠在臺大組成傳習團隊是一種緣份,值得彼此珍惜。而吳瑞北教授十分感佩年輕老師積極尋求資源協助,希望盡快建立起學術實力的認真態度,由於擔任海洋所張老師的傳授者,讓吳教授有機會學習到不同學院學術背景下的思考模式,他認為自己學到的東西比付出還多。

從個人方面來說,傳習制度幫助新進老師獲得資深老師的直接帶領。但更重要的是,藉由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團體活動,讓不同學院的優秀老師彼此認識交流與經驗分享。誠如教學發展中心江宜樺主任所說:教師傳習制度讓臺大教師在學術生涯的飛行旅途上不會那麼孤單,因為有著一群人共同飛翔。也希望在教學發展中心拋磚引玉之下,未來本校各系所能夠針對新進教師實施長遠制度性的傳習制度。傳習制度(飛雁計畫)詳細辦法請參閱教學發展中心網站:http://ctld.ntu.edu.tw/fd/fd_01_02.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