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系統晶片中心推動綠色電子專利

臺灣大學系統晶片中心(NTU System-on-Chip Center, SOC)、臺灣大學研發處技轉組、工研院技轉中心、新矽國際顧問、群創知識科技、亞太智慧財產權發展基金會(APIPA)等單位在八月20日共同舉辦的「台灣大學綠色電子專利成果發表會」,會中發表運用綠色電子概念的電子元件及電路設計、多媒體通信IC技術、矽基與太陽能半導體技術三領域共61項專利,更吸引台灣大學、國科會等百餘位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共同參與,成果豐碩。

系統晶片中心主任陳良基表示,臺灣大學自2001年成立系統晶片中心以來,研發尖端系統晶片核心技術以及多媒體通訊系統晶片等技術,將成果應用在資訊、通訊、工電與生物醫學等產業上,結合臺大現有資源並凝聚各方創意,配合產業發展需要,以爆發出尖端系統晶片技術;散播研發成果,培育系統晶片人才,成為台灣系統積體電路設計的領航者。目前SOC系統中心包括有聯詠科技、聯發科、瑞昱半導體、矽統科技、威盛電子、廣達電腦、凌陽科技、創惟科技、華碩電腦、台灣積體電路、創意電子、聯華電子、奇景光電、金麗科技、矽創電子、義隆電子等十六家國內廠商合作會員。

綠色電子(Green Electrics)定義是在生產電子產品過程中停止使用有毒物質,並當產品廢棄後,企業需負責回收處理相關廢棄物。而此次所發表的綠色電子專利,就是透過改良式的各項電子產品研發專利技術,提高元件效能並將生產中可能造成的汙染降低,達到企業對綠色電子的要求。

而這次系統晶片中心所主辦的「臺灣大學綠色電子專利成果發表會」,在國家實驗室研究院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舉辦,展現在綠色電子各領域中所研發的成果專利。在電子元件及電路設計方面展示包括由教授陳良基發明的光偵測器、CMOS主動像素感應器,以及教授闕志達研發的低功率延遲線架構及電路等成果;在多媒體通信IC技術上展現教授陳良基研發的單一可變長度編碼器架構、用於提昇式離散小波轉換硬體實現之翻轉式演算法及其硬體架構,以及教授李嗣涔研發以鎳或銅金屬誘導橫向成長多晶體矽薄膜等成果;在矽基與太陽能半導體技術則由教授劉致為展示了含濕式化學處理步驟之發光二極體製造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教授林清富所改良設計的高功率半導體雷射結構等各項專利成果。

臺大研發處研發長陳基旺表示,臺大教師研發成果、智財管理及技術移轉績效不僅為國內大專院校第一名,且顯現臺大教師研發成果對於國家社會以及產業界的貢獻。臺大教師研發在2005至2007年專利申請數達303件、獲證數153件、技術移轉188件,總金額達6,217萬元。陳基旺強調,未來臺大也將持續發表在各學術領域的專利研發成果,以臺大學術資源的優勢與能量,協助產業界發展。(鄭彙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