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化學系王瑜教授榮獲2009年第二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受國內科學界矚目的2009年「第二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專研電子密度分布與化學鍵、金屬離子之電子結構、以及X光結晶學等領域的臺灣大學化學系王瑜教授獲得此項殊榮。頒獎典禮於98年1月19日舉行,由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暨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劉兆漢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與婦聯會主任委員辜嚴倬雲等人出席,主辦單位還安排高中女學生與得獎人對談,希望能激發女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專為表揚國內女性科學家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和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臺灣萊雅公司於去年發起創設首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負責全部的遴選作業;今年該獎改由中華民國婦聯會全額贊助,由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和婦聯會共同主辦,台灣萊雅公司協辦。

「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宗旨在於:表揚臺灣女性科學家在科學領域的努力和貢獻;發揚吳健雄博士在二十世紀自然科學領域的偉大貢獻,並藉由樹立傑出女科學家的典範,提攜後進,鼓勵臺灣年輕女性學子,以從事科學研究為志業;以及提昇臺灣優秀女科學家在國際學術界的聲望,積極參與國際的學術交流活動。依照該獎遴選辦法的規定,每年年底前遴選在生命科學或物質科學領域中有傑出的學術成就,並且對臺灣社會和科學進步著有貢獻的女性科學家;本年(2009)為單數年,由國內物質科學領域的女性科學家中選出。

「傑出獎」得主王瑜教授,1943年生,高中就讀於新竹女中,大學考上臺大藥學系,大二轉到臺大化學系,從此與化學結下深厚的緣份。1966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系、1973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化學博士,主要專長為結晶學,1979年回國任教於臺大化學系迄今,長達三十年。

王瑜教授在學術方面的成就傑出,得過多項榮耀,包括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中山學術獎、傑出人才講座、中國化學會學術獎章、教育部學術獎和國家講座、臺大終身職特聘教授、臺大講座等。王瑜教授在學術上最主要之貢獻在於她以精準之單晶X光繞射數據,結合高層次電子結構計算來詮釋分子中之電子密度分佈與形狀,王教授以實驗與理論併用,專注在過渡金屬與有機金屬錯合物之研發,在這方面的研究可說是創始者之ㄧ,擁有國際知名度。王教授另一項重要貢獻是利用X光吸收光譜來了解鐵二價錯化合物之自旋交叉現象,清楚闡釋自旋狀態改變時所帶來之結構改變、光致激發態以及其弛緩現象,首創以X光吸收光譜來探測,配合單晶繞射及X光吸收光譜,讓王教授對電子結構及分子結構同時發生做出重要結論。另外王教授以同樣方法對複雜金屬錯合物中金屬之形式氧化態作出決定。這些研究顯示其充分善用新竹之同步輻射設施來解決一些長期來難以解決卻很有趣之系統。近來以雷射激發再以X光吸收光譜、X光繞射及FTIR來檢測半穩態之電子及分子結構也甚具挑戰性。

王瑜教授在行政方面的經歷也同樣耀眼,曾是臺大第一位女性理學院院長、國科會第一位女性自然處處長,也出任過中華民國結晶學會和亞洲結晶學會會長,對臺灣科學研究的推動和科學人才的培育,貢獻卓著。目前更擔任中國化學會誌(JCCS)總編(Editor-in-Chief)。此外,王瑜教授對國內、外結晶學與化學界之學術服務也不遺餘力:曾於1981年建立了臺灣第一個單晶結構解析中心,提升國內科學水準、對學界貢獻良多;1986年創立國際結晶學會中華民國結晶學委員會,促使我國於1996年成為國際結晶學會成員國之一。不但對國內的服務,她在亞洲結晶學會也曾擔任執行秘書、副會長、會長等職,為亞洲區域之結晶學界服務,1990年開創中日結晶學雙邊研討會至今延續達18年,促進學術交流。

王瑜研究及領導均耀眼,堪稱臺灣社會及科學研究的典範,本次以其傑出表現獲選2009年「第二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實至名歸,本校與有榮焉。參考網站:吳建雄學術基金會新聞:http://www.wcs.org.tw/women_scientist/women_scient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