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同學自己挖掘知識寶藏椰林講堂提升教學品質計畫成果發表會結合傑出教學演講、教學改進研究、新生專題課程以及臺大研究成果發表

暑假來臨,想要來一場充滿豐富知性的饗宴,除了到北美館參觀龐畢度藝術中心收藏展,您還可以有什麼選擇呢?6月22日,本校教學發展中心為推廣教學改進研究成果,並配合教務處及共同教育中心年度受補助課程及相關計畫成果展示,特別舉行「椰林講堂——提升教學品質計畫成果發表會」。本次的發表會內容除通識與基礎課程教學成果分享外,更結合了傑出教學演講、臺大教學改進研究成果、新生專題課程成果以及臺大機構研究成果發表,內容豐富多樣,猶如策動一場教學展。

李嗣涔校長於開幕式中表示,為配合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本校致力提升教學品質,無論是通識、語文、專業等課程皆有大幅改善。去年七月,教育部公布11所獲得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補助學校的通識教育評鑑結果,整體而言,以本校的表現最佳。 而設立通識課程,無非是希望擴展學生知識領域,但通識課程絕非只傳授專業知識,更非「專業課程通俗化」。李校長特別引用中研院院士劉炯朗所說的教學三面向:「instruct、invite、inspire」為通識教育的定位,表示通識教育首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自己去挖掘知識寶藏。

為什麼要學通識?——羅竹芳院長分享從專業到通識的教學經驗

2006年11月份的天下雜誌曾以「站在知識頂端的『學生』」為題,報導生命科學院院長羅竹芳開授的通識課「生命科學與人類生活」,多年來獲得學生熱烈迴響。因此,本次椰林講堂特別邀請羅院長分享其教學經驗。 羅竹芳教授以自己為例,希望用「生命科學與人類生活」課程培養學生「能夠自省,認識自我、他者及大自然的互動關係」等核心能力。 踏進羅竹芳教授的課堂,總能聽到學生的銀鈴般笑聲以及激烈的辯論聲。強調師生互動的她,每一次上課都用心與學生「博感情」,下課後,更提供豐富的語音素材供學生複習。 

羅竹芳教授也從日常生活故事帶領同學討論生命意義。例如,課程中以「羅倫佐的油」做為教材案例,從遺傳學角度來介紹遺傳性的疾病,更加入細胞學、免疫學等理論基礎;也帶領學生思考家人如何對待罹患性聯遺傳疾病的小孩、如何組織社會團體以協助患病的家庭及小孩、思考社會的反應等。羅教授說:「只要給學生充足的資料與刺激,便能引發學生無限的思考!」所以羅教授也鼓勵學生多看偉人傳記,從典範人物的生命故事中產生無限勇氣,進而挑戰權威、顛覆傳統。 

課程要成功,就是盡量的壓榨助教?——通識課程分享講座

在為期一整天的椰林講堂中,主辦單位共規畫了五場講座,邀請十四位通識課程績優計畫獲獎教師分享其教學經驗。 生命科學系教授林雨德一直是本校的明星教師,其開授的「生態與人類社會」更是連年修課人數大爆滿。林教授笑說:「一個課程要成功,就是盡量的壓榨助教!」這或許是句玩笑話 ,但短短一學期的課程卻設計了角色扮演、互動遊戲、行動方案、繪圖、網路活動等多樣化的討論型式,林雨德教授及其助教群對課程的用心可見一斑。 

哲學系苑舉正教授面對修課人數較多,課堂參與討論冷熱參半的情形,刻意在課堂上提出「激烈的例證」,促使學生「憤」而發問。 哲學系教授林火旺過去一直不喜歡開通識課,因為通識課程經常被學生視為「營養學分」,但這一年來卻以「道德推理」、「自由主義」兩門通識課接連獲獎,教學表現深受好評。林教授認為,哲學訓練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提供一種思考。學生若是上課聽不懂,是老師的責任,因為念哲學的人應該很擅長推理,必須具備清楚的表述能力。 

來自音樂所的陳峙維教授報告風格「有聲 (音樂) 有色 (繪畫)」,其開設的「全球音樂文化」,修課同學完全不需具備讀譜、演唱或演奏的能力,也不需對音樂文化的樂理知識有所認識,上課也不點名,但為了讓通識課程具備一定品質,陳教授也會不定期小考上週課程內容,以及要求學生寫書面報告。

新鮮人的領航員——新生專題成果分享

新生專題課程在本校推行時日尚短,但學生的反應極佳,有超過 96% 的同學會推薦給學弟妹。其緣起主要是教務長有感於大學與高中時期的學習自主性不同,為協助新生探索校園、縮短師生距離,於是參考國外大學的經驗,邀請傑出或優良教師們開設新生專題課程,來協助大一新生建立未來學習和生活的良好基礎。

學教育出身的師資培育中心符碧真教授,一直對協助同學克服學習障礙充滿熱情,在其開設的「大學學習與自我探索」課程中,符教授針對學生的閱讀困擾提出深受好評的 SQ3R 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唸書事半功倍。而在訓練學生撰寫學術報告方面,符教授拋出令人眼睛一亮卻又疑惑不解的「鳳頭、豬肚、豹尾」三原則。老師俏皮地賣了個關子,告訴與會者,欲知詳情,請見九月份的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 

剛從農藝系退休的劉麗飛教授自嘲,退休後最想做的就是拿根旗子在校園裡擺攤當半仙,為學生指點迷津。有機會開設新生專題課程,剛好一圓所願。劉教授的「預約美麗人生」課程作業相當特別,除了要求同學每天起床大笑三聲、每天對著鏡子讚美自己、對每件事都說好,並透過類似「家庭聯絡簿」的精美課程互動記錄本來認識同學,瞭解每位修課學生的學習情形。被學生戲稱為「教主」的劉教授,學期初被同學質疑:「老師,你是什麼邪教?」到後期學生反應說:「本教不是邪教,而是『好』教。」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樂趣,看見同學的生活態度改變,生活越來越有笑容,正是劉麗飛教授最有成就感的事了。

教學作為一種專業——臺大教與學研究

椰林講堂其中一個重要講次是「臺大教與學研究」成果發表,該場次主持人符碧真老師指出:「大學教與學的學術研究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TL) 已成為近年美國大學追求教學卓越的重要理念。」為了刺激本校教授改進教學動力,教學發展中心推出「教學改進研究計劃」,提供小額研究經費,鼓勵教師從事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以提升教學品質。

經濟系教授袁國芝首先發表「學習網路與同儕評鑑」的實施成果。袁教授以其開授的「個體經濟學二」上課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自願組成實驗組的學生必須相互評鑑,再經 Myerson Rule(1969) 所計算的網路權重調整。實驗結果發現,參與同儕評鑑網路的學生,普遍來說,其課業表現較沒有參與評鑑網路的要好,學習評鑑網路對提升學習表現有正向效果。

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楊馥菱回想自己學生時代的必修課「機械工程實驗」,多年來因為器材老舊、教法了無新義,往往被學生視為惡夢,自己當年也深受荼毒,故決定將課程更新為「量測原理與機工實驗」。更新後的課程結合數位影像、電腦操作等方式,加強實驗結果的「視覺化」。以熱流實驗為例,楊教授在操作上融入機電設備,並以影像擷取及處理系統重現流場現象,加強學生學習動機及印象。

正如符碧真老師所說的:「Tell me, 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教學若能配合豐富的影音教材,讓學生眼見為憑,學習將更有效率;若能讓學生自己參與挖掘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課程、教學、評量的客觀依據——臺大機構研究

機構研究,係針對大學院校等學術機構的宗旨、課程、財務、人事等方面的決策與規劃所進行的研究,俾使大學院校的教育決策能有客觀依據。教學發展中心規劃研究組符碧真教授指出,根據「臺大畢業生學習回饋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臺大畢業生在「時間規劃」、「報告撰寫」、「閱讀量大增」和「上臺口頭報告」等方面普遍感到困擾。針對這些問題,教學發展中心已積極規劃相關的工作坊,並提供學習策略網等資源協助學生。

針對大學前段不分系的制度,師資培育中心王秀槐教授則表示,由於我國大學教育普遍存在「適性選擇不足」與「知識統整薄弱」等問題,而有大學前段不分系的構想。王秀槐教授在研究中針對國內外大學實施大學前段不分系的做法進行分析,提出五種不分系的可能模式,並且分析由於台大學生對「知識統整」的需求較為強烈,因此採行跨領域統整學程的做法可能較符合培養學生廣博知識、融會貫通的目標。但也坦言由於熱門科系排名、家長期待等文化性因素,大學前段不分系的實施仍有障礙。

教學發展中心邱于真在「院系課程精進方案」報告中指出,臺灣學生的修課學分數雖多,但課後自我修習的時數比重卻遠低於美國學生,學習模式偏向「淺嘗即止」的淺碟式學習。為此,在課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深碗式課程的規則供各院系參考。

本次的「椰林講堂」除了往年一貫辦理的提升教學品質計畫課程成果發表之外,更整合了傑出教學演講、傑出 TA 經驗分享以及臺大教與學研究成果發表。現場還設有小書展,展示高等教育校院研究及教學相關圖書;以及使用教授休息室充當播映室,提供「表決器 (Clicker) 互動教學法」影片觀賞,影音、圖書、演講與討論齊匯。另外還備有臺大農場自製的夏日消暑小冰棒招待與會貴賓,在在顯示主辦單位經營一場豐富盛宴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