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資通訊科技於自然與社會場域臺大智活與日京都大學共同舉辦場域資訊學工作坊

日本京都大學和臺灣大學的合作關係由來已久,除了學術研究交流外,兩校更自2005年起利用資通訊科技克服地理與文化上的隔閡,開始國際遠距課程計畫。數年來,兩校遠距課程師生也曾多次相互拜訪,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與教學經驗。

98年11月20日於博理館101演講廳舉辦的「場域資訊學工作坊」,由臺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京都大學資訊學教育與研究中心和台灣智慧生活空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臺大圖書資訊學系和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聯合協辦。工作坊特別邀請京都大學石田亨教授、喜多一教授、土佐尚子教授和奧山隼一教授,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菱山玲子教授,一起分享他們於結合空間資訊、生物資訊及行為資訊的場域資訊學(Field informatics)領域之研究經驗與成果。場域資訊學是京都大學資訊學教育與研究中心的核心學門之一,近年來不但受到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重視,更獲得全球卓越中心計劃(Global COE Program)經費補助,在實務與科技的研發應用上也有重要的發展。

工作坊在臺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的主持中揭開序幕,內容分為三大主題:「電腦運算應用於集體智慧和文化傳達」、「自然環境中的感測記錄」以及「使用者參與式研發」。第一場首先由石田亨教授主講「語言格網」。石田亨教授任教於京都大學情報學研究科,同時也是日本NIC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語言格網計畫(Language Grid Project)的主持人。語言格網的建構使全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都能透過網路共享字典和翻譯器等各種語言資源,並自訂客製化的語言服務,使跨文化/跨語言的合作更容易。由語言資源提供者、運算資源提供者、語言服務使用者和語言格網營運者共同參與的語言格網,可說是眾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場演講中,石田亨教授更進一步提出語言格網的非營利營運模式,並談到如何在非營利的模式下,試著滿足語言格網資源提供者與使用者的需求,並處理各種與智慧財產權、使用者隱私權與營運成本相關的議題。

第二場由土佐尚子教授講授「文化運算」。土佐尚子教授任教於京都大學學術資訊與媒體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科技藝術家。土佐教授認為文化的概念難以透過單一靜態的視覺影像呈現,互動式的文化運算則能從文化的核心和表象等多個面向傳達完整的概念。在這場演講中,講者向與會者說明文化運算的研究領域包括文化傳達、故事敘述和無意識的資訊,並展示「ZENetic Computer」和「Hitch Haiku」兩項運用科技傳達日本文化(禪宗佛教和俳句詩)的互動式藝術裝置。「ZENetic Computer」以水墨畫式的視覺呈現結合觸控式的互動裝置,讓觀賞者體驗禪的意境,也令所有與會學員印象深刻。當天法鼓佛教學院杜正民副校長和台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創意禪修空間研究團隊成員皆特別到場聆聽,並於會後與講者進一步就相關議題進行熱烈討論。

工作坊的第二個主題為「自然環境中的感測記錄」,由臺大生機系主任周瑞仁教授主持,京都大學情報學研究科奧山隼一教授主講,講題為「生態紀錄(Biologging)」。在這場演講中,奧山教授向與會者介紹如何運用感測科技觀察自然環境中的動物活動。為瞭解某些不易觀察的野生動物,例如海洋生物,研究人員將GPS、三軸加速規、深度與速度記錄器、心電圖、相機、攝影機等各種感測裝置裝設於動物身上,並透過無線電、超音波及衛星傳送紀錄資料,進而重現並分析動物的日常活動,例如海龜的潛水軌跡、餵食和休息等行為。演講的最後,奧山教授向與會者提出生態紀錄的願景,未來將朝發展更多微型化且多樣化的感測工具、更系統化的資料分析方式及建立各種動物行為的資料庫努力。

工作坊的第三個主題為「使用者參與式研發」,由臺大智活中心副主任陳俊杉教授主持,第一場由京都大學學術資訊與媒體研究中心喜多一教授主講,講題為「使用者與產業聯盟之合作參與研發」。喜多一教授認為,在二十一世紀,使用者不需要再像二十世紀時,為了低廉的價格必須購買規格化的量產商品。大幅進步的資通訊科技已使數以千計的小型公司得以集合起來,生產更符合使用者個別需求的多樣化商品,進而開拓個人化的潛在市場。而邀請使用者參與個人化商品的製造程序,便是實現這個新興市場的關鍵。在這場演講中,喜多一教授介紹了各種參與式研發的商業模式,並提出三階段式的使用者參與式研發程序:腦力激盪與田野調查、原型製作工作坊和試量產與評估。

最後一場演講為「使用者參與式模擬遊戲」,由早稻田大學創新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菱山玲子教授主講。自然環境的變遷、能源短缺和食品安全等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但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要瞭解這些問題背後複雜的科學機制並不容易,該採取甚麼樣的積極行為以避免未來可能的災害也常令社會大眾無從遵循。因此,菱山教授利用資通訊科技,在網路上建立使用者參與式模擬遊戲,期望建立專家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梁,將專業的科學知識傳達給社會大眾。在這場演講中,菱山教授並以狂牛症、基因改造食品和全球暖化等熱門議題深入淺出地向與會者介紹使用者參與式模擬遊戲的案例,也受到學員熱烈的迴響。

本次工作坊吸引校內教職員生參加,同時更有工研院i236計畫推動辦公室、工研院服科中心、中研院人社中心、臺灣建築中心、法鼓佛教學院、勤益科大綠色資料中心及各大專院校師生120餘人參與,大幅開展國內場域資訊學研究領域之視野。工作坊後,臺大智活中心更進一步與京都大學場域資訊學門教授群洽談後續之學術交流,未來雙方可望於智慧生活科技領域展開進一步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