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3D電影晶片第五度ISSCC設計競賽優勝

回顧2009年,《天外奇蹟》、《阿凡達》等3D電影風起雲湧,不僅成為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的秘密武器,也帶領人們進入視覺影像的革命世代。而本校電子所陳良基教授所指導的學生團隊,抓緊這股視覺革命潮流,自主研發能提供高畫質3D立體電視及超高畫質(4K×2K)的影像處理晶片,該設計已獲邀將於2010年初至ISSCC發表。

而已邁入第46屆的DAC(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主辦單位,亦趕在2009年終揭曉「DAC/ISSCC Student Design Contest」優勝名單,本校電子所陳良基教授所指導的學生團隊再次奪下桂冠,榮獲「DAC/ISSCC Student Design Contest」優勝。這也是近7年來,陳良基教授所帶領的臺大學生團隊第5度獲得DAC/ISSCC Student Design Contest優勝,其亮眼的研究成果不僅驚豔全場,更刷新了DAC/ISSCC的獲獎紀錄。由國際設計自動化研討會(DAC,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與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共同舉辦的DAC/ISSCC Student Design Contest,是國際上重要的學生晶片設計競賽,必須是對晶片工業有巨大貢獻或重大突破的晶片設計,才能在此競賽勝出,該競賽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眾多頂交研究生競相角逐。

以2009年為例,便有超過60個頂尖大學的團隊參與競賽。除了臺大電子所的團隊之外,其他如史丹佛大學(Stanford)、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才能出現在2009年DAC/ISSCC Student Design Contest的九隊獲獎名單中,說明了臺大在晶片設計領域走在世界前端,擁有領先的技術與創新思維。

由電子所莊子德、叢培貴、林品志、張洛梅、馬宗銓、蔡雋永、陳昱翰與陳翊豪等8位學生組成研究團隊,以「4096~2160p Multiview Video Encoder Chip for 3D/Quad HDTV Applications」的設計,在本次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這顆能夠支援立體影像、可調變(Scalable)串流影像以及超高解析度影像三合一影像解碼器,是同時能提供高畫質3D立體電視及超高畫質(4K×2K)的影像處理晶片設計,將帶領世界走向3D立體電視及超高螢幕解析度之高畫質世代。未來在家看3D《阿凡達》,已不再只是夢想!

這顆整合晶片的處理能力不僅遠遠超越市面上影像編碼器,更具備了低耗電、低記憶體頻寬與低成本之特性。透過解碼多視角影像(Multi-view Video Coding)技術,此晶片讓使用者在手機上也能觀看身歷其境的3D電影;若搭配3D攝影機,便能讓人們以極具臨場感的3D視訊進行溝通。而透過支援可調變影像(Scalable Video Coding)的解碼功能,晶片能提供更多極具吸引力的影像串流(Video Streaming)應用,將有效解決網路影片看到一半便出現定格與黑畫面的問題。此多功能晶片可整合進現有的系統晶片平台當中,配合影像擷取、通訊與顯示技術,將可為台灣創造出許多具有競爭力之產品,可望能成為下一代超高解析度電視與立體影像之核心技術,有助推動台灣影像處理產業提早進入超高解析度時代,有效提升3D立體影像應用產品之設計能量,為台灣產業帶來無限商機。文/:顏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