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98年度提升教學品質計畫執行成果

教務處 教學是大學最重要的功能之ㄧ,也是國家社會發展命脈之所繫,因此,如何提升教學品質,以培育國家所需人才,自是各大學最重視之課題。本校自95年度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之「提升教學品質計畫」以來,在同仁努力下,包括教學大樓之興建、教學設施與設備之改善、通識、共同、基礎與專業各項課程之改善,均已逐步推展並獲致相當良好成果。茲就本校98年度執行提升教學品質計畫之成效重點略述如下供參考:一、改善教學設施1.完成綜合、普通、共同各教學大樓教室e化設備建置(投影機、幕,e化講桌、攝、錄影教學)、中央空調系統、課桌椅更新及附屬設施等之改善。2.補助部分學院、系所進行教學設施之改善,如文學院演講廳、視聽教育館、一活大禮堂…等教學設施之改善。3. 98年完成新生大樓結構補強及補助各學院計12個系所之教學設備改善。4.以上教學設施之改善,除可達成本計畫創造優質之學習環境及提升教學品質目標,有利於多元教學方法之實施,增加教與學之互動,增進學生學習之效果外,並可配合各教室課表,管控教室之使用,另達節能省電效益。二、新建教學大樓一館為提供適於採「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之課程,具備充裕的教學空間,以提升教學品質,並使目前仍無專屬空間之部分教學及行政單位擁有專屬空間,以利推展相關業務,本校進行了教學大樓一館之興建館,該大樓預計於99年10月完工,目前工程進度已達50%,屆時可增加4間階梯教室、27間平面研討教室,以利大班教學,小班討論使用。三、推動教學發展中心業務本校於95年5月1日設立「教學發展中心」,其定位為服務導向型單位,下設教師發展組、數位媒體組、學習促進組、規劃研究組等4組,期能藉由舉辦研習活動、提供教學諮詢、安排課業輔導、推廣教育科技、加強數位教學、研究課程改革等方式,提供本校師生一流的教學支援,激發全校師生探索知識的熱誠,以營造持續創新而又充滿樂趣的學習環境。該中心自成立以來,陸續推動多項重要業務,其中與提升教學成效具體相關者,如下所列:1.設立學習開放空間多元學習開放空間,設於本校總圖書館地下一樓;其構想源自國外校園Learning Commons 概念。內部規劃有:諮詢小間、沙發區、圓桌區和小會議室等,提供本校師生進行一對一學習諮詢、團體課業討論、語言交換、無線上網、讀書會等多元學習活動,創設迄今,極受歡迎,故師生之使用率極高。2.提供學習輔導(1)個別學習諮詢為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協助解決學習疑難,本校甄選課業輔導小老師,提供定時定點的一對一諮詢服務。目前共有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經濟學、統計學、工程數學、會計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英文、日文等12科辦理諮詢服務,學生可隨時自行上網預約。(2)教務長榮譽榜為鼓勵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輔導學生課業,本校設有教務長榮譽榜制度;由成績在全班前百分之十的學士班學生,自願登記為榮譽榜小老師。凡有需要的本校學生皆可主動與榮譽榜小老師聯繫,自行約定適當時間及地點以進行課業諮詢。以98學年第1學期為例,共有107人登記為小老師,有97人接受課輔。3.推動讀書小組計畫為提升本校學生讀書及討論風氣,凡6人以上皆可自組讀書小組,主題以經典閱讀、當代大師著作及專業學科為原則。本校配合提供行政、場地、閱讀書目等相關支援,並於計畫結束後,遴選出運作特優的讀書小組,給予獎狀認證與獎勵。經統計,98學年第1學期共有30組(252位)提出申請,審核通過者,有29組(247位)。4. 舉辦學習相關演講及工作坊定期舉辦學習策略工作坊、樂在學習系列演講、數位教學工作坊、教學工作坊、卓越教學講座等系列活動,以協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與策略,提升學習效能。98年度已舉辦7場工作坊及6場學習系列演講,學生對該類活動成效評鑑值均達4.28以上(5分量表)。5. 建置學習網路資源建置學習資源網、語文學習網、學習策略網、臺大演講網、CEIBA數位課程管理平台等,透過網路方式,提升學習成效。6. 建立教學助理 (TA) 制度本校為協助授課教師提升教學品質,並提供學生學習教學能力之機會,自95年度起,每學期補助各系所配置教學助理達500位以上,期以教學助理制度來增進課堂的討論深度,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教與學之效能。為建立制度,舉辦TA 研習會培訓TA、推動TA認證制度、遴選傑出TA以獎勵表現優秀者、針對首次擔任討論課TA進行教學評析與諮詢,以協助其增進教學技巧與課堂帶領效能及建置TA 交流平台,以提供教學助理專屬交流園地。7.進行學習專案研究針對大學部大一新生及應屆畢業生進行學習相關議題之問卷調查,藉由研究結果以瞭解本校教育經驗對學生之影響;除提供各系及校方課程規劃,及提升教學品質策略的參考外,同時也作為本校未來推動相關業務之依據。8.其他提升教學品質具體成果舉辦新進教師研習營、推動教師傳習制度 (飛雁計畫) 、建立並執行教學助理培育制度、進行教學助理教學評析與諮詢、舉辦卓越教學講座及教學工作坊、建立教學資源網及TA交流平台、舉辦數位教學工作坊、建立CEIBA數位課程管理平台、建立臺大演講網 (NTU Speech) 、執行數位學習與多媒體專案、支援國際遠距課程專案、推動教學改進研究計畫、進行畢業生學習回顧問卷調查、執行院系課程精進研究案、進行大一大二不分系研究、進行大一新生問卷調查、舉辦教學研究成果系列演講…等。四、進行通識教育改革1. 改革通識課程領域 本校通識課程自96學年度起已由原4大領域改為文學與藝術領域、歷史思維領域、世界文明領域、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領域、物質科學領域、生命科學領域等8大領域。通識課之課程數與班次皆有大幅度成長(改革前班每學期約150班次,目前則超過250班次)。2.推動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 獲得補助之計畫,其通識課程可依選修學生人數,配置教學助理;目前本校有關通識課程之教學助理每學期超過200人,至98學年第1期已配置通識課程助理達249名。3.辦理末成果發表會 辦理獲補助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會,每學期選出五門課程為績優計畫,於教師下次開授相同課程時,另外補助5萬元之業務費,以示鼓勵。4.完成通識教育手冊及影片的設計與製作 為增進本校學生與教師對通識教育的正確認知與了解,本校於97年完成通識教育手冊及影片的設計與製作。98年度通識教育手冊再版印送入學大一新生及各學系,通識教育宣傳影片則分送各行政主管及各學系,並放置於網路上,供全體師生及校外人士觀賞。5.完成臺大通識課程地圖查詢系統 完成臺大通識課程地圖查詢系統,作為學生選課之參考資訊,並協助學生即早規劃未來預計修習之通識課程。6.開設新生專題課程 協助大一新鮮人於初入大學校園之際,即能在教授的引導下,進入不同於從前的學習殿堂,體驗本校的校園文化,為未來的學習之路開啟一道門。本課程從97學年起開始實施,採小班教學,每班10-25人,以專題討論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師可依照其專長設計主題課程內容,學生亦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修課,鼓勵師生透過對話,刺激彼此的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見解,相互學習成長。本課程於97學年第2學期開設11個班次,98學年第1學期開設12個班次,修課學生均給予極高的評價。以97學年度為例,學生給予平均評鑑值達4.35(5分量表)。五、改善語文教學1.大一國文教學部分(1)「國文」課程改為「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文化思想」、「文學與人生」四個領域進行教學。(2)設置「大一國文教學專屬網頁」供學生瀏覽、預習、下載。(3)進行僑外生國文能力檢測,依檢測結果分班教學(目前為12班,每班學生多數在13至24人之間),以提升教學成效。(4)推動經典閱讀,完成專屬網站架設,透過積極的引導討論,帶動經典閱讀的風氣。(5)遴聘大一國文約聘專任教師及蒙、滿、藏文教師,97學年度第2學期聘請13位,98學年度第1學期聘請24位,以充裕教學師資,達到小班教學之理想。2.外文教學部分(1)增聘專案計畫教師及教學助理,以小班教學提高學習效能,例如:日文由94學年度之17班逐步增至95學年度35班,96學年度第1學期45班,96學年度第2學期53班,97學年度62班,98學年度75班,平均每班人數由最初之108.5人降為目前低於42人。另如英文領域開班數由94學年上學期之70班逐步增至目前之93班,每班修課學生數亦由48人降為37人。(2)強化「線上英語自學教室」功能,增闢「研究生英語學習區」,並由「寫作教學中心」提供英文寫作課程及寫作諮詢與線上寫作教室等服務,另外強化「進階英語」課程內容,厚實學生英文能力。(3)98學年度聘9名第二外語兼任教師,開設法文、德文、俄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等歐洲語文課程及韓文與越、泰、菲、馬等東亞語文課程共27班。六、推動基礎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教育之改善1.改善基礎數學教學(1)配合教學助理制度的實施,數學系逐步推行「大班教學、小班輔導」之授課模式。95學年度實驗150人班級,96學年度實驗250人班級,97學年度調整為各班均為100人,98學年度降為平均每班87人,建立「小班輔導」之助教甄選、培訓、評估之機制。(2)增加微積分教學助理之訓練,為提升教學助理素質,教學助理除需參與教學發展中心所舉辦之研習會及各類工作坊。亦需參與數學系於每學期開學前一周所舉行之6小時教學助理研討會,該研討會主要教授教學助理帶領實習課的技巧與原則。(3)聘任兼任教師協助微積分教學。目前各項目所推展之成果,由學生之反應及其成績表現,已證明有當好之成效。2.改善基礎物理教學(1)物理實驗教學空間改善及實驗教學設備更新。(2)改進實驗教學模式,以建構探究性學習為實驗教學重要目標。(3)基本交流電路(RLC)實驗部分,並成功結合NI的ELVIS系統,使課程品質與學習效果更佳。並進一步發展「虛擬儀控」、「數位程控」、「遠距操控」之新實驗與新教學。(5)設計製作生醫相關普物實驗。(6)增加示範實驗,提供老師在普物實驗及普物課程上做演示使用,並且經學生測試後,評估會再考慮擴充30套為正式實驗。(7)普通物理教學之電子化、數位化、影片化、網路化。3.改善基礎化學教學(1)大班教學小班輔導(聘15位教學助理),並研擬示範實驗及實習課程。(2)擴大教師人力資源(97學年第2學期及98學年第1學期各延聘4位兼任教師),降低班級平均學生人數,提升教學互動與成效。(3)課程綱要e化:完成普化各班次中英文課程綱要上網及建立Ceiba網頁,讓學生瞭解課程學習目標及教學內容。(4)教學多元化,開發新實習教材單元;設計可搭配普化課程之多元化教學活動,例如電腦模擬實習課及規劃實習教室。(5)新增實驗教材以促進實驗深度與廣度,已完成「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及「誰是口水王」實驗之研擬並展開學生實作。(6)出版發行英文版普化實驗課本,已完成教材電子檔整理。(7)規劃應用IRS即時回饋系統於普化教學,以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瞭解學生的學習現況,提升學習興趣。(8)持續充實網際網路數位化學習平台內容。(9)舉辦助教講習會及預作實驗以提升助教專業素養。4.改善基礎生物學教學(1)提供普通生物學實驗與植物生理學實驗課程資訊及教學意見交流網路平臺。(2)課程綱要全面上網(臺大課程網CEIBA),提供修課學生即時資訊。(3)完成三位教學行政助理之聘任,全職投入生物教學改善計畫業務。(4)97學年第2學期及98學年第1學期共派出102位資深助教與104位TA協助實驗課程教學,有效降低生師比。(5)每周針對教學助理(TA)施以3小時以上的課前教學與實習,確保上課品質。(6)健全「資深助教」帶領「實習助教」制度,每班上課前均進行上課內容預講,並由資深助教改正缺失。(7)全天候開放本系助教辦公室提供修課學生課業輔導及諮詢服務。(8)編輯英文版本實驗教材以提供外籍生使用,規劃製作實驗實驗操作示範影片,以方便學生熟悉實驗操作及演練。5.改善基礎經濟學教學(1)經濟學系歷年來平均一學期提供全校基礎經濟學課程約20餘門,由於全校學生對於經濟學的需求極大,每個經濟學的班級經常有超過200人修課的情況產生,故為了減輕授課教師的負擔,本校配予基礎經濟學課程教學助理(每學期18~20位),除了協助授課教師處理大量的學生作業、考卷之外,經濟系並在經濟學原理與實習等課程的班次設置有教學助教,教學助教每周將為所有課程上課1~2小時,用以協助授課教師解答課堂上以及作業上的各種疑問。(2)所有教學助理須於NTU CEIBA課程網站上與選修課程的學生進行互動,透過網站可以更加方便的解答修課學生的疑問。6.改善基礎社會學教學(1)為提升社會學導論課程之教學品質,自97學年起針對基礎性社會學,補助聘任教學助理(98年度共6名)及教材、圖書、資料庫購置經費。(2)建置社會學聯合教學網頁、社會學紀錄片教學資料庫、社會學教學書籍資料庫的網頁,能夠與台灣(甚至華人)社會學界的同行分享。七、領導學程之設置與推展1.領導學程之設置,除了給予學生在領導學理知識與人文價值的訓練之外,並將提供基本組織運作之知識與實務,協助學生建立有系統之團隊領導與管理能力,避免學生只有理念而缺乏對實務運作之瞭解。此方面之訓練包括教室知識之傳授與實務參與之設計,例如校內外服務社團、企業實習與專家演講、企業參訪、國內外會議之參與等,讓學生有機會奠立紮實之管理與領導經驗。2.提供學生具備人文素質,關懷社會的團體領導能力之訓練。本學程以實踐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此一宗旨為目標,落實對於臺大學生之培育。98學年度領導學程的學生共計19名,課程規劃5門一般課程(18學分),與2門領導專題課程(3學分),有系統的培養學生在領導學識與經驗之建立。八、創意創業學程之設置與推展1.本學程之設置目標,是本著「創業家(Entrepreneurship)」以及「創意(Creativity)」精神,整合台灣的智慧與文化魅力,結合創新(Innovation)的想法,將此應用在產品發展或生活品質與美學中,讓台灣不再受限於製造代工的發展危機。2.自98學年度起,課程規劃調整為9大主題,共14門課(21學分)。課程安排傾向專班制度,讓學程學生更能從中尋找未來創業伙伴,並了解團隊合作之重要性。3.與學生於98年1月5日共同籌劃舉辦互動式PARTY,讓學程各個課程的老師學生有再一次認識的機會,約80名學生及近10名老師一同參與,其中邀請到時代基金會趙如媛副執行長共襄盛舉,讓臺大來自各領域的創意人才能在此相會、相識,互相激盪想法,找到合作夥伴,提昇校園內創業的風氣,並且展現學程與學校對於創意創業的鼓勵及重視。4.至97學年度第2學期共有30門認列課程,其中一門必修新課「創意創業專題」課程,期末將以完整的創作或創業計畫呈現。5.為提升學程課程之教學品質,核定8名助教協助各授課老師從事教學工作。九、統計教學中心之設置與業務之推展1.為提升統計教學品質,培養統計優秀人才,本校於96年5月設置功能性「國立臺灣大學統計教學中心」,以推動大班授課小班實習教學模式。2.落實大班教學小班實習原則,完成各參與系所初等統計學實習課程排課,並於97學年度第二學期聘請35位教學助理(15位博士生,20位碩士生),98學年第一學期聘請36位教學助裡,協助電腦實習課程教學工作。3.初等統計實習課程教材規劃有SAS、SPSS、Excel、R等四種不同統計軟體系統,並配合各學院、系所不同屬性,SAS編撰管院與經濟及生物與醫學兩個版本、SPSS編撰社科版本、Excel亦編撰管院與經濟及生物與醫學兩個版本、R編撰生物版本。教材內容可上中心網頁查詢。Excel實習課教材須修改成Office2007版本,R統計軟體教材借用農藝系彭雲明教授編撰版本,目前本中心也正積極編撰統計教學中心版本。4.製作線上初等統計學電腦實習課影片、教材及網頁。5.該中心設立以來,初等統計學教師評鑑與之前尚未實施統計電腦實習教學助理制度相比,評鑑分數顯著提高,證明學生學習成效已有顯著提升。十、寫作教學中心之設立與業務之推展鑒於寫作之重要,並因應研究生之需求,本校於97年4月7日設置台大寫作教學中心。針對不同領域學習者之不同需求,設計因領域而異的中、英文寫作訓練課程,以幫助學生發展邏輯思辨能力與整合能力,破除寫作乃「天賦專利」以及「多寫即可」的迷思。該中心之主要設置任務為:規劃中、英文學術寫作課程、編寫中、英文學術寫作教材、研發英文能力及寫作評量及舉辦寫作教學之講座與工作坊等。該中心達成之教學成果如下:1.開設「英文寫作基礎之系所專班」與「專業英文寫作」班協助「土木所」開設「英文寫作基礎之系所專班」(土木所開設,中心支援師資),修課人數共25人。另與「資工所」與「經濟所」專任教師合作,共同開設「專業英文寫作」班。修課人數分別為26人與10人。2.修課總人數增加:由於學生修習「英文寫作基礎」課的意願強烈,本學期該課程共收了169人(不含旁聽人數),較前一學期增加50% (見圖一)。此外,加上新增設的「專業英文寫作」班,本中心本學期總修課人數為前一學期的1.5倍。3.教材即將出版:中文組《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及英文組《活用學術字彙:跨出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教材即將出版。中文教材分成「寫作籌劃篇」、「學術論文寫作結構篇」、「寫作文法篇」,從各個面向解說學術論文寫作,每章搭配課堂討論與習題,可提供為授課之用。英文教材則根據學術字彙列表,加上中文註解、例句,並增列搭配詞與片語,編訂為適合於學術英文寫作的字彙參考書。中文組「析論方式篇」及英文組「英文學術文法」編寫工作已有初步成果,未來將朝出版努力。4.設置中、英文學術寫作線上教材資料庫:完成中、英文學術寫作線上教材資料庫之設置,供寫作教學中心教師使用。中文部份:分成教學參考資料、課堂簡報學習單、學生習作等三個區塊。英文部份:分成論文各章節文步、論文寫作常見結構與技巧等兩個區塊。5.完成多場次專業寫作師資培訓。6.課程推廣:為推廣課程,寫作教學中心舉辦了徵文、學術研究書目管理軟體講習及三場課程說明會。十一、成立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本校為促進生命教育之學術研發、校內生命教育之推動、師資培育、教學資源之建構與推廣、跨科際與跨界之合作對話,於97年9月成立功能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至今已有如下成果:1.學術研發組已建制完成《生命教育研究》期刊之撰稿體例、徵稿與審稿辦法及作業標準流程,並已開始接受投稿。2.完成「生命教育學術暨教學社群」的建構以及籌備《啟航與共融》工作坊。3.舉辦「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共250人參與盛會。4.校內推動組舉辦8場次生命教育電影展,電影欣賞後並進行1小時賞析。5.媒體平台組方面,廣播單元「收聽警廣,掌握生命方向」於每週四晚間七點四十分至八點於警廣電台播出,已播出四集,並與「美人晚點名」節目合作籌備與製播四集「無障礙天使特攻隊」電視節目。6.學校教育組於8年間同步進行第三期及第四期學分班的開班授課作業,分別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三地,開設六個班。97年學分班共有124人,98年完成「期中工作坊」並進行到第四學期的專業訓練課程;預計99年2月會畢業並取得第二專長加科登記。2009年學分班則有127人新的學員,98年間完成招生、開課、啟航工作坊與第一學期專業課程….等業務。十二、推動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業務計畫為整合規劃科學教育課程,提升自然科學通識素養,推動科學教育前瞻性策略,本校於97年10月成立功能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目前成果如下:1.推動北區高中科學班計畫相關事項。2. 98年四月開始舉辦「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第一期講座主題為達爾文—「達爾文的奇幻旅程」系列講座共八次。第二期講座主題為伽利略—「2009星空協奏曲」系列講座共十次。3.建置內容創意兼顧之多功能中心網頁。未來將提供工作與教育資訊E化平台,連結國內科教資源,並與使用者互動,提供科教新知及活動訊息。4.「CASE PRESS」是中心專屬的部落格,於今年十月成立,以電子雜誌的精神經營網站,一個多月已累積43篇文章,保持約一天一篇的更新頻率。 中心同時致力於培育科普寫手與編輯群,故目前有1/3文章為自行產出的專文,如探索講座系列報導、有趣的科學新知以及別具深意的人文評論。CASE PRESS期以WEB2.0的概念使科學在讀、聽、寫各方面都有資源分享的功能。5.「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論壇」是中心專屬討論區,於今年六月成立,目前已累積220餘名會員,七個討論版,其中包含一門台大通識課程之討論版。 討論區的成立亦加深了探索講座聽眾與中心的互動,網路提問、照片分享、心得發表等,與部落格相輔相成。6.規劃基礎科學之開放式課程OCW資料庫,開始資料整理彙集之工作,並進行資料庫平台之建置規劃。7.提出教育部STS課程計畫。8.贊助並協助策劃99年科學月刊40週年慶系列活動,並執行「科學到民間,青年HOT科學」計畫,期能將科學的精神在年輕學子們身上重現,為科學教育傳播事業撒種。 十三、課程結構之重整通識課已按改革後8大領域推展。至於其他課程部分,則由教學發展中心自96年著手辦理「課程精進專案」,96年完成生科院部分,97年完成電資學院結案報告及文學院師生訪談,理學院基礎科學學科研究完成初探,後續轉由基礎科學教育中心負責。另為利系所對於所屬課程結構之檢討與規劃本校已於98年完成各系所課程地圖之建置,使課程規劃能以教育目標為導向,培育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核心能力。十四、專業課程之改善1.各系所專業課程教學品質改善部分,以選課學生數多及跨領域者優先補助,95年度補助22項計畫,96年度補助47項計畫,97年度則補助47項計畫,98年度則補助33項計畫。2.補助項目包括教學助理之聘用、儀器設備之購置或汰換、課程網之建置、教材之製作等等,成效良好。本(99)年度將在過去之基礎上,強化第5年規劃之內涵,期能依年度目標,加速建構達到卓越「全人教育」應有的條件,以培育氣度恢宏,視野開闊,深具人文關懷與專業素養的社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