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深遠影響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品質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校長Wrighton 博士9月10日蒞臨專題演講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校長Mark S. Wrighton 博士應邀來校訪問,並預定於9月10日下午 3點半假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館一樓松柏講堂進行專題演講,題目為「美國能源的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選擇(America's Energy Future: The Options Before Us)」。Wrighton校長在光化學及表面化學等研究領域有卓越的貢獻,也長期參與美國能源科技政策相關事務,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能源的未來」委員會副主席。根據該委員會出版之報告顯示:美國有超過85%的能源來自於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該報告指出:提高能源效率為美國未來十年最可行之能源策略,尤其在建築節能部分。因為建築消耗了美國40%的能源和73%的電力;而在電力來源方面,美國目前約有50%電力來自於傳統燃煤火力電廠,19%來自於核能電廠,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未來的十年中,美國預估還需五座核能電廠,並規劃在2035年前將所有燃煤火力電廠配置碳捕捉和封存(CCS)設備。有關再生能源部分,美國水力發電目前僅佔6%,但考量環境衝擊,未來擴充空間有限,至於非水力之再生能源所提供之電力目前佔2.5%,到2035年有達到20%之潛力。另外結合液態生質燃料和液態煤的燃料,在未來20至30年間,將可提供20%之運輸所需的燃料。此外,美國預估能於20年內完成現代化電網之佈建,提高電力的傳輸效率。Wrighton校長將於專題演講中針對上述議題,提供精闢之論述,並與會者共同討論。

長久以來,美國高居全球每人平均能源消耗量的首位,而新興能源的普及仍面臨著各種不同的障礙,包括技術、成本、效率與環境衝擊等問題,能源問題勢必深遠地影響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品質等三個面向,面臨能源短缺的必然趨勢與全球減碳浪潮風起雲湧,美國能源科技與政策的未來走向,不僅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對於台灣,亦有高度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