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教育的迷思系列王榮騰臺大客座教授《江山代有才人出—年輕人你想出人頭地嗎?》

在職場上,總是要求自己五成完工,舉一反三,積極進取。遵循此等基本工作原則,方可具有「出人頭地,邁向成功」的基本特質!

1936年出生於匈牙利〈Hungary〉的葛洛夫〈Andrew S. Grove〉,共同創立名聞天下的英特爾〈Intel〉半導體公司,總經理正忙著與幕僚開會。與所有員工一樣,他在不及3公尺建方的露天辦公室裡〈Cubicle〉,運籌全球營運,你能想像得到嗎?

過去25年〈1979至2004〉,他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經理人〈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 Person of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亦是億萬富翁。在他年僅43歲時,就已膺選美國國家工程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士,並於2000年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最高獎章〈IEEE Medal of Honor〉;紐約市立大學〈City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以其名字命名該校的工學院為Grove School of Engineering,而IEEE Andrew S. Grove Award獎,亦用其名以為彰顯。

1980年6月16日筆者有幸被這享譽國際的半導體公司錄用,並見證此一歷史時刻。開著剛以900美元買來的舊車,興匆匆地於8點不到就在英特爾加州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總部等著報到上班,心想總算脫離讀書苦海,從此可以朝九晚五,不需再為考試熬夜;殊不知五天新生訓練下來,發現在英特爾上班,居然有這麼多規定!

公司明文規定,每天早上8點准時上班,不得遲到,否則記名;若超過10分鐘就必須在門口等直屬上司〈Immediate Supervisor〉領回;若一月遲到3次,總經理將約見,兩層部門主管也須列席;若表現不佳、或在單位中名列最後5%,將會被淘汰。公司為求公正,嚴格執行一年一次的績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此外每週必須寫週報〈Weekly Report〉,並預估下週工作進度,同時必須與直屬上司作一對一會談〈One-On-One Meeting〉,是否已經如期完成預定進度,以及調整下週工作量,由上司確認本週工作進度後,存檔以供年度績效考核之用。

好不容易年前才在臺灣服完1年10個月的兵役,來美讀書也剛過9個月,心想怎麼這麼倒霉,一離開校門進入職場,又栽回軍中要忍與受的生活;心想兩手空空,舉目無親,不覺自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再者,又有多少人能不為五斗米折腰?也祗好乖乖地待下去了!」

沒想到英特爾的職場訓練,卻讓筆者終生受用不盡!它讓我了解到一家公司成功所必需具備的基本條件—團隊精神〈Teamwork〉,而守時守信、服從命令,是其中第一要素;也體會到需要持續創新研究〈Innovation〉,才能在競爭中生存。此外,學習到必須正面思考〈Positive Thinking〉,才能在逆境中求進步;如能隨時自我鞭策,那就完全不必擔心會遭受解僱的命運。

讀書時老師總是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的能力,但公司更強調的是團隊精神;只要能解決問題,及時完成任務,不管是一人獨作或多人參與,公司皆給予相同的肯定。因此,不管上司交待要解決的問題是多大或多小,我總是喜歡與同事一起研究探討,無形中結交了一些好朋友,也讓我們這群異鄉學子在工作、生活當中添加了不少樂趣。

其實,團隊精神、創新研究、正面思考是一體的三面,心中有了團隊精神的強烈意識,自然而然地將會激勵自己及時努力、創新研究以不負使命,並且朝正面思考的方向來迅速解決問題;久而久之,自己已擁有出類拔萃的特質卻不自知。當然,此特質必須經過長期培養方可得之,而筆者以卅年上班創業、指導同仁作研究與提供客服之經驗,整理出以下年輕人對直屬上司、單位主管交待工作時應有的三項基本工作原則〈Basic Working Principles〉,期能助你早日出人頭地:

五成完工

養成提前五成時間〈一半工期〉完工、自我檢視的好習慣,也就是嘗試僅利用至截止日〈Deadline〉前一半的時間完成交付的工作。這是筆者多年工作的心得,而這秘密武器會讓你永遠不必擔心表現不佳、無法如期完成任務:一來,如果工作較簡單,你大可利用剩下的一半時間充實自己,或適時告訴上司,以獲得更多的信賴;二來,如果工作較困難以致難以達到提前完成的目標時,你將還有一半的時間可供利用,並預先告知上司問題並未如想像簡單,而此時你需要很具體地描述問題所在,以便請求上司和同事協助,適時加班以達成任務;三來,如果工作的確十分困難,因為你之前已具體描述問題所在,上司大多將會給你更多時間或人力來完成該交付的任務。

舉一反三

必須讓上司隨時感受到你夠努力、的確相當了解問題所在,因此當見面討論問題時,確記永遠帶著二至三個新想法〈Ideas〉,如此也可讓上司感受到你的用心。通常上司不可能比你更深入了解問題,因此提供一些可能的答案,將可以相互在較輕鬆的氣氛下研討,而上司也較不易感到尷尬,甚至避免回過頭來問你是否已有答案之窘境,從而獲得上司的喜愛與讚賞。

積極進取

當上司對你所提出的想法〈Ideas〉不感興趣時,切忌強辯也不須沮喪,宜立即中止討論,爭取下次約談的時間。如果上司沒有回應,也不需強求,你還是可以和同事討論數日後,利用電子郵件,甚至準備幻燈片或文件,再次表達你的新想法。即使上司仍未答覆,你仍必須堅持下去、繼續傳達新進度,如此也將讓他感受到你夠積極也很努力,從而留下好印象,願意助你一臂之力。畢竟在這世上,領導階層深刻領會到此等員工是一將難求!

上述三項基本工作原則,也可以完全適用於學生對老師、公司對客戶上。在職場上,要求自己五成完工,你已無形中具備團隊精神,積極達成任務;由於能舉一反三,你已開始創新研究,力求突破;加上積極進取的態度,你已知道只有正面思考才能反敗為勝。

在日常生活、研究工作之中遵循此等原則,你會忽然發現你已不再需要「該怎麼辦?不知道!」之類的用辭,而是深具信心的口頭禪:「我們可以這麼辦!」。如果能再配合筆者於2010年4月21日第1002期臺大校訊刊載「江山代有才人出—同學你的貴人在哪裡?」中所列舉之七項基本禮儀〈Basic Etiquette〉,恭喜你!你已具有「出人頭地,邁向成功」的基本特質!

葛洛夫總經理從基層做起,僅43歲,就已統領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集無數榮耀於一身。年輕如你,前途無限;發揮潛力,運用智慧,培養上述基本特質,向成功之路大步邁進!

〈王榮騰 臺大電機系與電子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2010年8月30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