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文精神的新載體-人文大樓興建案尊重各方意見加強溝通共創美好建築

人文大樓興建案一直秉持程序正義,廣納意見,多次修訂,並依程序逐步確定。但由於近日校內部分不同意見反映在傳播媒體並引起社會大眾關注,為使校內外各界關心本案議題相關人士,齊心協力,共同整合各方意見,本校鄭總務長富書、文學院葉國良院長等主管單位特於11月26日上午10時在行政大樓第三會議室召集相關人士及建方召開一場臺大人文大樓興建說明記者會,說明各界疑義,以正視聽。會中提出相關說明全文如下:

臺大人文大樓由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施崇棠董事長個人捐贈,委託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簡學義建築師團隊進行設計。捐贈單位與建築師的初衷希望能夠捐贈一棟能夠彰顯臺大人文精神的新載體,作為文學院人文學術發展的新基地,也希望提供台北市人文匯聚交流的新中心。

人文大樓規劃約1萬4千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為三向建築物,東向與南向各為5層樓局部退縮、西側臨新生南路邊界為9層樓高建築物,和保留的歷史建築-農業陳列館,共同圍塑出活動中庭。預計提供文學院哲學系、人類學系、外文系、日文系、台文所、語言所等六個系所進駐使用。

長期以來,文學院空間資源嚴重不足,系所位置分散,甚至同一系所分佈在校園幾個不同的區位,所造成的使用空間窘迫與不便,可望於人文大樓完成興建後獲得有效改善,並且有助於文學院系所間交流,於提升整體人文研究領域發展也有助益。

對於臺灣大學來說,可以在人文藝術的整體研究及教學績效更上層樓,這是臺大追求卓越、提昇競爭力,維持在國內人文學術領先地位,進而成為國際人文研究重鎮的重要一步。目前正是臺大邁向頂尖大學的關鍵時刻,而硬體設施的加強擴充,是大學教學研究競爭力的基礎。

未來人文大樓的空間使用內涵,除了作為學術研究與培育人材的搖籃,還希望提供講堂、書店、人文咖啡等藝文空間,營造活潑的人文互動氣氛,延續文學院已在經常性舉辦藝文活動的氛圍,向校園與市民有更多開放,成為台北市一處人文藝術的新據點。

尊重與溝通有助於產生好的建築

人文大樓基地位置在既有三棟洞洞館上,其中農業陳列館於96 年經臺北市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再加上地理區位的重要性,使得人文大樓的建築設計始終備受矚目。也由於人文大樓位址座落在臺大正門口的第一棟建築物,關係到臺大門面的意象。和臺大校園裡面最具歷史風貌的一群建築物比鄰在椰林大道上,人文大樓的興建也關係到椰林大道這條象徵臺大的歷史軸線將面臨的改變。

此外,校園周邊都市環境的介面處理,以及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的農業陳列館的妥善保存再利用,也必須在環境關係上要和人文大樓新建築要能和諧新舊共存。而人文學院的意涵如何能清晰建立,以及符合節能減碳的環境議題也要放進去考慮。

臺大自85 年正式成立校園規劃小組,逐步擬訂校園新建工程案件的校內審議機制,校園規劃小組為資訊蒐集與校內不同意見溝通整合的平台,所有意見提供給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作決策之參考。

有鑑於人文大樓建築設計面對的眾多關切與議題,需要有充分的討論,所以,除了必須依校園新建工程規定的校內審議程序辦理,還必須在送審之前預先舉辦公開說明會以及專家座談會,加強師生意見溝通,吸取專家學者的意見。比一般案子多上一倍的程序,這個程序在97 年12 月經臺大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通過,為的就是寧可在規劃設計階段可以提供全校師生參與溝通的機會,審慎規劃。

人文大樓的規劃設計,建築師至今已經進行 3 年多,在學校內部的討論,從第一次量體設計方案舉辦全校公聽會至今也有2 年4 個月,期間共召開6 次全校公開說明會,2 次專家座談會,提案至校園規劃小組委員會討論8 次,以及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討論5 次。整個溝通討論過程堪稱為臺大新建工程歷時最久的案件。建築師亦配合在討論過程中參酌眾多意見,提出量體配置替選方案共8 案(第4 方案含括4-1 與4-2 方案,第5 方案含括5-1 與5-2 方案),在「量體設計」第6 方案經校方審核確認後,續提出「建築設計」方案。在漫長的討論溝通後,才在今年9 月17 日建築設計書通過校方的審核同意,完全符合臺大的審議程序。

雖然在正式程序上已經完成了,校園裡仍有不同的聲音希望建築量體高度可以調整,建築風格可以和鄰近老建築的歷史風貌更和諧,而大家都希望促成文學院完成人文大樓的興建。這些意見在11 月22 日和11 月25 日分別由建城所、總務處和文學院召開的論壇和對談,有理性的表達,也已建立新的資訊網站平台http://liberalbuilding.ntu.edu.tw/),將正確的規劃設計資訊和多元意見予以呈現,努力讓校園內的多元意見能夠表達,逐步凝聚共識。

文學院葉國良院長表示,臺大文學院是校園中弱勢,三四十年來未建新房舍,影響國際競爭力。近兩年世界大學排行榜,在人文與藝術領域中,文學院去年60 名。今年58 名,表現不輸其他學院。但空間方面,已接近窒息的境地,研究室普遍窄狹、擁擠,學生無處可去,面臨競爭力衰退的危機。興建人文大樓,只是階段性紓困,距離「足夠」尚遠。希望各界給沙漠飢渴的旅人一小口水井,讓我們持續為台灣爭光。施崇棠先生是本校電機系校友,和文學院素無交往,文學院也無法回饋,卻願意以個人財力伸出援手,捐贈人文大樓,我們認為這才是「人文精神」的真正表現。

此次很感謝一些對人文大樓表示關心的不同意見。但是該大樓是在原址改建,並未擋在校門,也稱不上巨大,而且細部、風格與外觀設計,才正要開始,所謂「人文精神」、「臺大風格」的批評,就是文學院六十年來一直持續在研究和詮釋的領域,文學院願意請建築師參考以力求與周遭磨合,創造嶄新的人文環境。希望反對者提出的是具體的建議,攜手創造一棟臺大人文精神的新載體,為臺大邁向「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目標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