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生入門書院:如果可以再過一次大學生活講者:臺大社會系范雲教授

因為受邀為大一新生演講,於是我想,如果我能再過一次大學生活,我希望能先知道些什麼呢?我先聲明,以下言論,謹代表個人(也許偏頗)的立場。若有實踐、模仿,後果請自行負責。這麼說不是因為我不想負責,而是人生無法讓其他人來替你負責。特別是當你們上了大學後,應該先習得第一個原則:尊師而不服師,乃大學之開始。

尊師而不服師

進入大學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懂得如何尊師而不服師,這或許跟我們從小受到的「尊師重道」觀念大有不同。尊師重道這句話基本上並沒有錯,身為一位老師用心的在準備教材,理當得到學生的尊重,然而若學生僅懂得因為要尊師,進而尊重老師所講授的道理,那麼我們的教育顯然完全失敗了。這個道理其實是有社會學根據的:社會學家 Michel Foucault 在《教育跟自主性》一書中曾經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將人類從他人的權威中解放出來」。這句話的意思即為:我們之所以教育你,並非希望你只懂得服從形式上的權威,或因為是老師說的就不假思索的服從,而無法去審視什麼東西是對的,更無法建立自己對知識的觀點。這位社會學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倡導人的自主性。他人的權威可能有很多種,例如學術上的權威、宗教上的權威,當然也包括教師藉由在課堂上因為講臺刻意設計略高於學生所暫時建立的權威 (因為我們對於一個位置高的人往往不自覺的就景仰他的權威,進而就相信他所講的話),所以我要提醒的是:老師說的道理不見得往往是對的,甚至很可能是錯的。

離家居:離家是成長的開始

我並非倡導大家不要住在家裡,而是以我自己親身經驗而論。我發現住在家中的同學跟住在外面的同學,對於大學生活能夠體驗到的滋味差異相當大。首先因為空間代表的是一種社會關係,而人其實就是活在自己社會關係的限制當中。以美國為例,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孩18 歲上大學就該是離家的開始,而我認為離家其實就是成長的開始。住在家裡其實對自己學習上是種很大的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大學代表的是一種自主性學習的角色,那麼家裡扮演的就是一種溫暖、扶持、但也可能是限制的角色。倘若我們每天面對一個家裡的世界跟學校的世界,也可以說是同時要面對真實的世界跟理想的世界。而在這樣的衝突下,我們將無法得到真正解放的學習。

以學習觀點而論,如果大學是一種真正的學習,那我認為我們必須先懂得斷裂才得以重生。這裡的斷裂指的是揮別一直以來的認知觀點,比方說揮別父母的指令。父母給予我們很好的教育才得以使我們進入大學就讀,但從各種觀點而論,我們會期望自己能做的比父母親更好,所以若是一味的遵從父母親所下的指令恐將無法超越他們。

空間的概念部分,以我親身觀察經驗來說,住在宿舍的同學在接受新觀念所需的時間往往比住在家中、與父母有密切關係的同學快許多。因此我認為「如果住在家中,其實是一種限制的過程」,而《自己的房間》是英國著名的女性主義小說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所提的,她所欲傳達的是:如果要成為一位能夠獨立思考的女性,除了經濟上得以獨立以外,更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所以倘若我們需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首當先擁有自己的空間。

學博雅:大學不是職業學校

大學教育應當是全人教育,但很不幸地在臺灣,大學落入了一種職業教育;而上大學前就要選系這種機制,其實就等於把大學定位成職業教育了。大學應當使我們具備工作能力這點是無庸置疑的,但卻也造就一些熱門科系 (ex: 臺灣需要很多工程師勝過很多哲學家)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整個大學其實都是經濟化、社會化下的結果。反之,以我留學的耶魯大學為例:學生到大三才開始分科系,也就是在親身唸過所有教育以後再選出適合自己鑽研的科系,而非被迫在 18 歲尚未進入大學前,就用有限的理解去選讀一個不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科系。

現在的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的制度,我只能衷心希望你們不要把一所資源充沛的大學當作職業學校來念。應該要學習全人教育、學習如何思考,畢竟工作只是我們能貢獻社會的一種維生方式,臺大是公立學校,我們不該拿全民的納稅錢來補助我們這群中產階級學生的求職教育。所以如果我們擁有這樣的資源,不該只是思考自己未來的工作,也應當找出自己能貢獻於社會什麼。

因此,我希望你們能夠把工作這件事放在大三大四再去想,盡量在大一大二多修一些其他系所的課,規劃自己的博雅教育。

要公共:學生理想國的實踐

我認為大學應該是學生可以去實踐一個理想國的空間,倘若你們有聽過或讀過一些西方書籍,就會對柏拉圖的理想國或是一些關於烏托邦的理念有些認識。從小到大,身為社會公民的我們卻沒有真正實踐過我們公民的權利。而大學這樣一個尚未受到現實利益 (ex:政黨、職業) 直接干擾的環境,其實該是個讓我們學習如何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理想國的好時機。也因此,我希望大家不應該只過一個私人的生活,而是一種公共的生活。

現在各個大學都有通過大學法來保障學生的自治權,我並非要同學去參與這樣的團體,而是希望你們至少要關注、評論這樣的公共生活。在我們還不需要為朝九晚五的工作忙碌之前,這樣的公共生活可說是大學學習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是 “Public-minded” (就是所謂的公共知識份子) 而非僅為一個專業知識份子的話 - it’s a taste needed to be nurtured (培養)。用 taste 這個字是因為公共知識並非天生,而是需要花時間去養成和吸收的。因此,倘若我們無法在大學時期養成這些公共知識,等到出社會以後,恐怕就只能從我們的社會地位、職業、各種現實利益考量去認知這些公共知識,就無法回歸真正「公共」的價值了。

起而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式

改變是當前社會的關鍵字,為什麼呢? 歐巴馬用 “change: we can make it” 這樣簡單明瞭的口號卻能如此激盪美國人心,其實就顯露了大家奢望改變卻又無奈於一直無法改變現況的事實。其實臺灣也是這樣的處境,我們設想自己以後做工程師然後加入大企業,卻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這樣既定的遊戲規則,所以歐巴馬才能以這樣一套改變的哲學勝選。這套改變的哲學絕非只是夢想,而是要透過實踐才能學到。實踐其實說易行難,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沒有實踐的經驗,所以我們想要改變時很容易遇到挫折就放棄。其實改變這件事本身也是需要學習的,學習如何遭遇挫折,又如何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如果我們無法在改變世界之前想像願景,看到希望,我們可能永遠不相信有改變的機會。

所以我希望各位在大學階段,還很有 energy 、 stake (重大利益) 很少,yeah, we are young; we have nothing, or less to lose… 的狀況下去行動。當我們擁有得越來越多時,很可能因為害怕改變會帶來失去,我們會變得越來越不敢行動。因此我希望你們趁現在勇於改變一些事物,很可能只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這都會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然後藉由這樣的累積,去累積實踐的智慧、體驗挫折,在實踐與體驗中看到希望。

西方三大古典社會學家之一卡爾.馬克斯曾經說過這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式」,如果大學就是在於追求真理的話,那麼起而行動也就是追求大學的目的。

學會愛:如何結束比如何開始更重要

我們的文化中缺乏了一種 dating 的文化,但其實 dating 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可以學習與不同的人互動,且每個人都有開放的選擇,透過這樣我們才得以真正的了解自己。簡言之,大學是你人生中最有機會遇到這麼多年齡相近的同性、異性的時期,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在這個階段好好學習情感的能力。

特別是學習如何分手比如何開始更重要。我們往往鼓勵別人上車卻鮮少勸導別人下車,但我相信,如果想在愛情裡得到收穫的話,真的應當好好學習如何分手,因為分手是最可能對別人或對自己造成最大傷害的時候,所以在體會愛的同時,學習好聚好散,是很重要的一門人生功課。

出走去:An islander needs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身為一個島民,我們應該要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但以後有了工作、社會壓力,我們就無法這樣隨心所欲的出走,因此我認為出走最好的時機其實就是剛畢業後,花個半年給自己找個國家短住下來,靠自己的方式維生、學習人生經驗。因為一但我們唸了碩士、博士,緊接著找工作,很可能我們終將無法停留片刻來遊走各國,實行一種無所目的,但卻最值得的「學習」。

要犯錯:Growth-minded vs. Result-minded

大學生活其實就是在大學裡學習犯錯的一個過程,為什麼這麼說呢 ? 因為如果我們都不犯錯,代表我們總是在我們學習的範圍內保守的做事情,因為怕犯錯,所以永遠不敢踏出去。

從小我們可能被父母所定義的「乖」所侷限,導致我們不敢也不想犯錯,永遠在安全的範圍內,然而這樣其實侷限了我們的學習。我們必須要有一種 Growth-minded 的心智而非 Result-minded 心智,意即凡事不該只看輸贏結果,而是必須要看在這段過程中是否有挑戰、有學習的可能性。我們的文化一直在鼓勵我們去拿到好成績、不要犯錯,因此我希望你們可以在大學中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

過去這兩年,我持續教授醫學系大一學生社會學導論。常聽同學說,社會學好像沒有標準答案。的確,過去是最能迅速認出標準答案的學生,最有機會進入臺大。可是我必須告訴你們,進入大學後,已經沒有標準答案。或者許多知識不再要求你迅速找出標準答案。也因為如此,今天我所能建議的,是期待各位新鮮人在面對未來四年,面對自己的人生,可以有和過去不同的學習態度。謝謝!

(整理:陳映儒)時間:2009年9月12日地點:普通101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