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簡介

臺大博物館群

國立臺灣大學創立於1928年,在長達80餘年的悠久歲月,已累積數以百萬計之獨特珍貴文獻史料、標本與文物藏品,由各系所設置多處不同屬性、規模之博物館室進行典藏展示,以支援教學研究,同時見證本校發展歷程點滴。其中包括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室、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展示室及醫學人文博物館。2005年起,在校方大力支持下,由臺大圖書館主導積極進行轉型與整合,期能善盡本校之社會教育功能與責任。2007年11月15日臺大博物館群正式啟動,成功開創大學博物館的新格局。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的前身,為1966年成立之東京大學總合研究資料館,經組織擴充改組後,於1996年以日本國內第一所教育研究型的大學博物館之姿再現。東京大學自1877年創立以來,至今已累積超過六百萬件的學術標本。總合研究博物館以學術標本為根基,扮演大學附設教育研究機構的角色,努力發展具世界水準之學術研究,並以推動具有高度創意的各項活動為目標。自2006年起,開始著手辦理「行動博物館計畫」,至今已發展成一國際級計畫,期透過實踐的過程探究下一個世代的博物館樣貌,並積極推動各項極具前瞻性之實驗性展示活動。

展覽簡介

2008年秋天起,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以「瀧澤直己之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by Naoki Takizawa)為名,策劃了「博物誌系列」展覽,本展係該系列2010年所推出之第三季作品。第一季的「模型與科學」展覽,選擇明治時期的老朽昆蟲標本為設計題材,利用尖端印刷科技,製成高級的絲綢,成品模型並在日後送到巴黎參展;第二季的作品,為利用1920年代法國拍攝的顯微鏡照片作為設計元素,以丹尼數14之細纖維編織成玻璃紗作為布料,透過特殊印刷及打褶等技術進行加工所完成。

本展覽(第三季作品)的挑戰動力,來自於1880年,為解析幾何學需要所作的德國製模型。這些石膏材質的作品,擁有多樣且富變化的曲線與曲面。

藝術家透過高超的版型設計及縫製技術,將這些物件的整體或一部分轉化為時裝模型,也藉此重新思考人體型態及運動等藝術家一直在處理的課題。希望透過此次試驗,使服裝設計及人體運動兩者的相關性更得以突顯。

東京大學典藏一批德國在1880至1890年間製造的三次函數石膏立體模型,這些藏品是大正時期帝大理科大學數學系教授中川宣吉在留學德國時所購入,共攜帶總數超過200件的模型回日本,屬世間難得一見的珍藏。設計師瀧澤直己,深受這些形態多變化且令人稱奇的幾何模型所吸引,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多樣化的曲面,應用於服裝造型設計上。

要將這些具複雜曲線的曲面在布料上再現,除了需要熟練的版型技術,也要有高超的收邊縫製技術,將服裝各部份加以組合。在服裝製作的過程中,各種多面體的表面圖形可以透過微分,回歸到數學中「理」的世界,近似於解析幾何學的方法論。

模型和數學,也許在一般人眼裡覺得風馬牛不相及,然而一旦跨越學科的隔閡,新的方法論及製作程序也就出現了。這次,我們以19世紀的幾何學模型作為設計題材,持續探究「模型和科學」這個領域,使想法透過展覽得到實際的證明。也讓我們發現,數學算式的「美」和模型的「美」,兩者超乎想像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