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具有極葉的胚胎化石之發現。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對於因氧化壓力引起之視網膜疾病的治療效果臺大醫院眼科部楊長豪榮總教學研究部邱士華

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是造成許多眼球疾病及組織器官老化的重要原因之ㄧ。目前研究指出,氧化壓力所產生的自由基可能傷害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以及眼球血管內皮細胞等,因此造成諸如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葡萄膜炎、甚至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因之一。因此,如何預防氧化壓力所產生的自由基,以減少其對眼球內細胞及組織的傷害,是目前熱門研究的話題。

日本京都大學的中山伸彌教授(Shinya Yamanaka),把4 種基因(Oct4、Sox2、c-Myc、Klf4)送入皮膚細胞就可以使成年皮膚纖維細胞具有多潛能分化特性。Dr. Yamanaka將此種細胞命名“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而這些iPSCs取得容易,並有自我更新、多潛能、增殖、長命及分化的特性,因此iPSCs是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已備受科學界與醫學界之高度關注!! 但最近研究指出,同時外送此四種基因有可能會導致iPSCs的基因處在不穩定的狀態,因此有後續引發癌化的可能性!

為減少此iPSCs致癌的可能性,臺大榮總攜手合作,目前已成功發展出使用三個基因(不含c-Myc基因)之iPSCs製作技術,初步研究也證明此新型技術可大幅減緩iPSCs在活體內癌化的機率。

此外,臺大榮總兩院眼科部也合作進行探討iPSC未來應用於治療視網膜疾病之可能性,初步研究結果發現視網膜下注射iPSC可以減少過氧化劑paraquat對視網膜造成的傷害,包括有效減緩過氧化劑對於視網膜神經細胞所引發之細胞凋亡,以及後續因過量自由基造成之視網膜損傷。兩院目前也正同時進行有關iPSCs分化成為視網膜神經細胞之研究。此一初期的研究結果將提供臨床眼科醫學一種治療視網膜氧化壓力疾病的可能方法。

候選基因之基因多型性與Thiazolidinedione有關的周邊水腫及對藥物反應成效的相關性研究榮總內科部陳涵栩教授臺大內科部莊立民教授/張恬君醫師

Thiazolidinedione為臨床上治療第2型糖尿病的用藥,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但也易造成體液流滯、周邊水腫與心臟衰竭等常見且嚴重的副作用。但是TZD造成水腫與體液流滯的原因目前還未完全明瞭,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本研究追蹤了268位接受TZD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58位(21.6%)發生水腫。結果發現發生水腫的受試者平均年齡較大,女性的比例較高,且服藥期間的體重增加較多。此外,根據藥物基因學的研究也發現兩個與水分子通道及鹽分再吸收的基因變異(Aquaporin 2, bumetamide-sensitive Na-K-2Cl cotransporter)與TZD產生水腫有關。本研究根據年齡、性別及基因型等危險因子發展出一套簡易的評分系統,來預測個別患者使用TZD可能產生水腫的風險,希望能減少用藥產生的副作用。這項研究成果也獲得美國糖尿病學會2011年年會口頭報告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