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生入門書院

苑舉正教授 (臺大哲學系)

今天是我第二年來新生書院演講,去年的演講在校內引起了一些迴響,也讓我有這個機會再和大家談一談,大學生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大學生活。我作為一個哲學家,研究哲學,其實是研究與人相關的思想,今天就用研究哲學的經驗來教各位應當如何創造自己的人生。

不只是成為專家首先,我問個問題:各位新生來到臺大的目的是什麼?是「經由專業訓練,培養專業能力,厚植國家科技實力」,還是「透過通識教育培育公民,賦予學生核心能力」?政府成立臺灣大學,每年花了這麼多錢在臺大,臺大人也受到社會各方面的矚目。如果臺大生在各方期許之下,畢業後只是成為一個專家的話,我想臺灣大學的名字應該改名為「真正臺灣科技大學」就好了,簡稱「真臺科大」。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因為我們對臺大的期許,不應該只限於專業訓練,而是通過通識教育去訓練基本的公民核心能力,作一個高素養的公民。

臺灣社會體制下的盲點不過,在臺灣社會現今的教育體系之下,各位在養成公民教育當中,從小受到三個盲點的限制,造成很大的阻礙。第一個盲點是「標準答案導向的教育」。為了提供考試的鑑別度,你們大學以前的教育,大多是考選擇是非題,考的問題也都是有固定的標準答案。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除了數學計算之外,許多在大學的科目都沒有標準答案。進入大學的新生如果沒有轉變心態的話,面對大學的學業會無所適從。第二個盲點是「父母」。很多父母以自身經驗或社會偏見作判斷,決定孩子的人生走向。譬如說前些日子,彰化有一家國中校長取消能力分班,竟然有一百多名家長不讓孩子進入這間國中。義務教育的公立國中,本來就不應該作能力分班這種資源分配不公平的事,家長卻反過來支持這種事,對整體社會來說,這會出現問題的。另外,因為家長對子女的關愛,常常希望子女是過著 play safe 的人生,但我認為年輕人是應該要了解自己的專長,然後 dare to do something ,負責任實踐人生目標。第三個盲點是「聯考至上,其他都不重要」。這個盲點會造成補習風氣的盛行。補習班的教學內容都是針對聯考而設計的,而看到新聞報導中,英文補習班名師有時連說英文都不太標準時,我們可以質疑補習班真的可以提升和外國人實際上對話時的能力嗎?說到這,我們就更別說補習風氣會更加重城鄉和貧富差距了。我上學期在上新生專題課時,發覺臺大新生欠缺國際觀。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受到聯考至上的影響,導致臺灣的大學生不知道去涉獵考試以外的知識。這樣的話,以貿易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培育的人才只會聯考卻不懂得跟外國人溝通,要怎麼做生意呢?

追求多元可能性人的本性裡面本身就潛藏著追求自我實現,不受權威拘束,企圖追求各種可能性的特質,表現在社會上,造就了社會多元化。像從前,中學的髮禁政策,表面上只是禁止了學生的造型,實際是禁止了多元的觀念。回到大學的學習不只是「培養專家」這一點上來講,基本上,專家的訓練只會針對特殊的目的做出特殊的訓練。如果在大學中,大學生只接受成為專家的訓練,那麼你只會是 「knowing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大學通識教育還要讓學生能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因此,大學生不該按照科系的傳統出路而侷限自己的未來。相反的,大學生畢業之後,要能夠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職業。

普世價值與公民素養在大學四年內,身為臺大生要了解世界思想的潮流,因為自詡現代社會的公民群體,都必須了解這些在西方社會中發展而來的社會共識。我大膽地說,現今世界上所共同認知的,也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有四種:第一,「政治上要講求民主」,不管是人民選出代議士或是人民直接投票決定政策,人民都有權利來直接影響政府,當然人民也要承擔選擇錯誤時造成的惡果。第二,「社會上講求平等」,近代的革命和動亂有很多都和階級的不公平待遇脫離不了關係。在歐美國家,因為社會是高所得高消費,所以即便是基礎勞工的的薪水,也能夠生活無虞。在臺灣,國家經濟是靠中小企業和知識經濟來建構,如果不平等的待遇持續惡化的話,社會問題會一一浮現。像剛剛所提的公立國中能力分班的問題,就是一種教育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在政治法律上,國家要對人民實施沒有階級差別的平等對待,社會各界也必須想辦法改善不公平的待遇。第三個價值是,在「經濟上講求自由的發展」,政府干預的行為容易造成經濟發展遲緩。我推薦大家去看看電影「華爾街」和它的續集,透過這兩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經濟的觀念在二十年中的變化。最後一個是「文化上講求多元」,臺灣近年來開始尊重各族群本身的文化,像在捷運上你可以聽到四種語言的廣播,也有客家電視臺、原住民電視臺等頻道,不管強勢、弱勢文化都予以推廣保存,才能實現文化上的多元。

我們在落實普世價值上做得不錯,因此暑假我去山西太原開研討會的時候,有當地學者問我臺灣有什麼是值得去看一看的。我想了想說,臺灣的古蹟比起山西差得遠了,但有三樣是你們值得來認識的。第一是搭捷運都會守秩序排隊,第二是在夜市走不小心撞到人會說對不起,第三是大家都可以公開批評總統。所以,通過大學通識教育,培養大學生具備這些現代公民素養之後,我們走到世界上才會被外國人看得起;這影響臺灣的命運,至深且重。

四個核心能力大學是一個自由的環境,不論是就學中或是畢業後,你都可以自由選擇想從事的行業。但是,今天臺大學生在臺灣社會上受到矚目,是會受到各界仿效的,因此我想臺大學生在作社會楷模前,應當先學習以下這些核心能力:發問的能力、說理的能力、開發理念的能力,以及實現人生目的的能力。

發問的能力在學習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學生不發問,老師就會以為學生都能夠吸收,不了解學生能學習多少,這樣學習效果想當然很低落。可是,傳統有些觀念認為課堂發問就是一種挑戰的行為,是不被鼓勵的。為了不讓老師陷入這種只會「單向」教學的泥沼當中,訓練學生多發問,有兩項事情是很重要的。第一個是好奇心。大學時代是人生中體力和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這時候最容易吸收各樣的知識,及早發現自己的才能是什麼,發揮你的好奇心,去接觸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東西。第二個是從錯誤中學習。進入大學後,和高中比起來競爭的方式已經不一樣了,再加上標準答案的學習已成過去式,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而且容易犯錯。我要給大家一個觀念:「We all learn from mistakes」 ,我在學習法語上犯過很多錯誤,記錯很多單字、鬧過很多笑話。但就是因為我用錯了字,被別人笑了,被別人糾正了以後,我才記得起來應該怎麼說。當然我們一開始會不好意思,怕別人笑我們,但是即便是你問了一個錯誤的問題,你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學起來,因此不怕犯錯才能學到東西。

接下來是說理的能力。因為是非選擇題式的教育,造成學生學習的知識都是零碎式的、片段式的,看到申論題就不行了,缺乏組織理念和脈絡化系統概念的能力。又,傳統的觀念認為上課愛講話的人是不對的,讀書就是要安安靜靜坐下來念書,但是在真實的社會中,溝通是由語言構成的。在社會上要說服別人,你必須要說出一套有脈絡的道理來,這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揣摩,從學習如何說好一個故事開始練習的。但培育說故事的能力前,我們需要發揚想像力與創造力。

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人獨有的能力,活在標準答案的世界只會扼殺想像力。人有無限的想像力來生成理念,而後創造力是把理念拿去再一次的開發,也就是實現。在這個時代,市場上是非常渴求大學畢業生的創造力的,在大學當中應該好好培養自己的創造力。要發展這種能力可以從發問和說理的能力開始,展現創造力並透過語言告訴別人。

最後是實現人生目的能力。各位作為一個臺大新生是很幸福的,不僅是因為臺大的環境經過長年來師生的努力,已經有世界上一流的水準,更重要的是你的交友圈都是臺大人,水準見識都比較高。在這樣環境下,學生比較容易相信自己,認知自己的人生目的,出社會後要證明你的價值,能夠因應時代的轉變,作出動態式的因應措施。

最後,我總結,大學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應只是訓練專家,要能夠提升公民的素質,做好實現美好人生的準備。謝謝大家今天的參加。整理:黃坤賢(臺大物理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