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生入門書院 : 入了寶山但如何出寶山? 沈湯龍教授 (臺大植微系)

大學新鮮人所經歷過的社會變化歡迎大家進到臺大,開始你們多彩多姿的大學生活。各位現在大都是十八歲,從你們出生到現在,臺灣和世界都發生過很多的變化,這些變化都一直伴隨你們成長,也深深的影響到你們的生活甚至未來。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你們親身經歷的變化:十八年前,各位所出生的 1992 年,臺大教授和學生們自動發起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的活動,以確保人民的言論自由;1993 年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兩岸五十多年來正式坐在同一公開場合會談,開始了和解與交流之路;1996 年臺灣第一次總統大選,人民可以直接投票決定總統;同年,第一隻複製羊誕生,基因複製的議題不只在生物界引起軒然大波,也在法律、倫理各領域激起廣泛的討論,美國政府更明令政府不得補助複製人的計畫,但複製的相關技術已改變人類對未來的看法;1999 年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臺灣政府開始檢視防災計畫;2000年時臺灣首度的政黨輪替,讓世界看到臺灣逐漸成熟的民主政治;2001 年時, 911 恐怖事件使得美國進行大規模反恐行動,臺灣也在這年正式加入 WTO,使國內產業結構受到全面的衝擊;2003 年東亞 SARS 大流行,和平醫院的集體感染等一連串的事件衝擊著臺灣醫療體系,促使政府開始加強防疫措施;2004 年我回到母校臺大任教,也因此才有這個機會為大家演講;2006 年王建民登上大聯盟,臺灣的棒球好手紛紛出走美國,尋找美國夢;三峽大壩和青藏鐵路落成,象徵中國不僅發展沿海地區也開始著手開發西南部;2008 年因美國二級房貸事件造成世界金融海嘯,臺灣也不能倖免;當時莫拉克風災又造成臺灣山區重創,國土保育問題成為每年颱風季都要被拿來檢視的課題。

今年 ,最重要的事是你們來到臺大就讀。從現在起各位開始要思考接下來四年要做什麼,讓未來的歷史可以在你手上被寫出來,可以來改變社會,掌舵世界。

大學生在做什麼?大部份的大學新鮮人都有著一大籮筐的計畫要在大學就讀期-間完成; 但也對可以做的跟可能做的計畫處於不知所措的狀態。首先,我先和大家分享 <當教授變成學生> 這本書的內容。美國一個五十多歲的教授 Nathan 跟他教導的大學生在溝通上有隔閡,為了多了解現在大學生,他重新申請了大學入學,跟著住大學宿舍,再念一次大一,觀察他的「大學同學們」平時的話題和思考行為模式。老教授在經歷這一年新鮮人生活後,發現課堂上學生最常問關於考試、報告等和分數相關的問題,反而較少問科目或是課程相關的內容。雖然美國學生上課時很愛和老師對話,但話題卻沒有深入學術的範疇。另外大學生選課、排課表有幾項原則,例如:下午才會排課,因為前天晚上可能會去狂歡;星期一、五也不要有課;特別選沒有期末考、報告或作業不多、比較好過的課來修。而大學生聊天的話題,大部分是關於打扮與身材、人際關係的維持、和休閒娛樂,愛自吹自擂的美國學生也滿多的。整體來說,學生私底下談的內容較少觸及學業或是未來規畫。曾有統計研究顯示,在大學裡 35% 的知識來自於課堂,其他的 65% 則來自於社團、人際關係、或其他活動等。因此各位要有心理準備,想想進到大學的環境後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

這位教授也作了另一份調查,題目是「直接付清大學四年學費後,不用再上課就能拿到學位」。表示贊成的人只有三分之一,理由是想快點就業,或是不想離家待在大學校園。另外三分之二的人還是希望能過大學生活,在課堂學習知識,並希望在課堂外學到一些工作倫理。臺大的學費相對外國學校來說非常便宜,一年大約六萬多臺幣,外國的 MBA 念一學期就要三萬多美金。我相信大家想來臺大待四年,不單單只為了獲得學歷。如這本書所描述的,學業、社團、或是人際關係等對大學生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瞭解自己真正想獲得到的東西,並儘早地進行完整的規劃,按步就班的實施,能讓你的大學四年充實,也才會「我思故我在」不會茫茫然。

發揮進大學的價值那麼進大學的價值是什麼呢? 第一是擴展人生的視野,建立你的人際關係的 network。在臺大,你可以到不同科系去修想聽的課,或是參加一些活動、接觸不同科系的人。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結交人生的知己,也有可能會遇到你的人生伴侶。再來是訓練自主能力,不管是選課、參加活動、戀愛、生活起居等,都要由你自主去做,在這些過程當中你能夠培養獨立思考,學習承擔自主行為的結果。另外大學很多資源都在網路上,透過網路可以擴展人際關係,甚至促成遠距離的合作。例如在歐洲,有二十多位不認識彼此的大學生透過網路,一起設計了一臺人造衛星。在這過程中他們學習合作討論,以及如何利用手邊的資源去完成設計,而他們的衛星也成功發射運轉了。各位可以捫心自問,每天花在網路上面的時間,有多少是真正對未來有幫助的?建議大家要善加利用網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無意義的地方。

在大學裡除了共通的文化,各位還要培養自己獨特的才能,創造自己的差異性。那麼要如何學習呢? 臺大提供大家很多的資源,譬如圖書館資料庫有很多參考資料,也提供自修的場所,讓有大家有自在學習的空間。大學的圖書館決定了大學的好壞,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十餘個圖書館中的東亞研究所圖書館裡,甚至可以查得到臺灣省議會的記錄,也有臺灣的報紙和金庸古龍的小說。除了圖書館,臺大也有教學發展中心、國際事務處、心輔中心等單位,各位要更積極去尋找、使用這些資源。

如剛剛提到的,各位應在大學建立 network ,也就是人脈。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人脈的重要性:應徵美國的公司時,即使上司不認識你,但他會因同校的緣故去看你的履歷,錄取的機會就會變高。康乃爾的 Hotel school 有一門熱門的紅酒品嚐課,學校沒有這麼多錢來提供這麼多紅酒,都是校友或企業界提供的,因為校友信賴母校能夠教出企業界需要的一流人才。

好的學習方法會讓您的求學過程事半功倍。在大學的學習方法有很多種,其中,透過討論得到 knowledge 是很有效的。現在臺大開始加入小班制討論教學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學到的不只有討論本身,事前的準備和事後的檢討也是學習的一環。來到大學大家不妨 open mind 去嘗試去學習各種學問,並且 enjoy 在學習裡面。

三種重要的學習態度1. Think Different in Logic我整理出三種重要的學習態度,提供給大家作參考。第一個是 think different in logic 。現在資訊時代有很多不同的想法產生,但是有邏輯的想法才會長久發光、被人所應用。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 “12+1=11+2”-- 如何移動兩個數字後,等號兩邊會相同? 這是我在香港時看到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告。廣告主要強調該校會訓練學生在面對相同問題時,具備不同的思考方式。這種從不同方向出發的態度非常重要,應用在學術研究時,可讓你對題目產生不同的研究結果;若應用在業界,則能讓你在說服不同客戶時,對產品提出不同的說明來使對方信服。第二個例子則是前幾年的禽流感病毒 H5N1,各位有沒有注意過,媒體報導這個名詞是用「H五N one」的發音,為何單單 5 用「五」而不是 five 、為何 one 不跟著念一? 長久以來媒體不求甚解地灌輸給大眾一些錯誤觀念,拿這個例子來說,這樣的念法是無法和外國人溝通的,外人來看這種念法也沒有邏輯性,怎麼會記得住呢?

2. 養成自主思考第二個重要的學習態度是自主思考。大家知道擁有最多諾貝爾獎校友的日本大學是京都大學嗎?京大教導學生的態度是 no answer ,也就是學生來問問題,教授不會直接給答案,反而會反問學生、引導他自己去思考。這樣做的理由是希望學生自己去找答案,現在有些臺大老師也開始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大學裡老師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 answer machine ,因為很多問題是沒有單一的答案的,單向灌輸只會讓學生的頭腦只剩死記的功能。相信大家聽過,傅鐘只有 21 響是要提醒同學每天留 3 小時去思考。臺大學生應該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3.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d第三個態度是國際化。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一起競爭。但,如何要和外國人競爭呢?第一個要點是學好英文,現在臺灣的環境提供各位學習外語的好機會。不要害怕和外國人溝通,因為你並不是 native speaker ,說的不好不用害羞;要試著好好地學習人家的文化,並推廣臺灣的文化給他們。尤其臺大有交換學生的制度,要把握這個機會多接觸不同國家的人。我打個廣告:這學期我開了幾門課,和京都、筑波大學作遠距教學,除了和他們一起討論,兩方也會互訪,歡迎大家來選修學習。

先規劃好履歷 逐一實現夢想最後,在建立美好的人生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規畫自己:如果你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要先寫下你的履歷,檢視自己離目標缺少什麼,立定計劃,一步一步補齊你所欠缺的。人在不知所缺時,容易茫然失去方向,大學生活當然會渾渾噩噩就過去了。蘋果電腦創辦人之一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曾演講“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分享他的人生體悟。他的人生並非一路順遂 -- 他曾被麥金塔開除 ,大學時也退學沒念完,但是 Jobs 後來回頭檢視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發現過去被眾人認為錯誤的決定,反倒創造了現在的成功。因此他認為,在每一個生命的當下,要好好順從你的興趣、你的信仰、你的愛好、你的心。在當下,決定走你想走的路,愛你現在要做的事,不要管別人的眼光,每天都當作自己的最後一天,讓自己 keep going 。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些內容,希望各位在臺大能好好利用資源,有美好的四年,畢業後把學到的知識跟態度帶走,運用在你的人生當中,讓人生更美好,謝謝大家。

文:黃坤賢(物理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