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生入門書院

                       臺大外文系奚永慧教授學習人文和語言的重要性自我學習通常需要動機,所以今天也讓我們從動機談起。首先要說明的是,為了討論方便,這裡所談的人文比較狹義,主要是指文史哲,尤其是文學,因為那是我比較熟悉的領域,而這文學指的又是一般觀念裡的文學,例如小說、散文、詩歌等。為什麼要學習人文呢?我的看法是:文史哲是人類經驗和智慧的累積,學習這些經驗智慧並引為借鏡,可以開闊眼界、提升自我。此外,當我們在別人的經驗和體認中看到自己時,那種穿越時空和另一個靈魂共感同受的悸動、那種古今千里得知音的興奮,應該是不少人鍾情於文史哲的原因。文學特別是如此:好的文學作品能抓住人類無論身處哪一個時空都可能共有的體驗和領悟,所以其中的智慧與感動也經常是超越時空的。此外,好的文學作品會有各種面向和層次。不同的人讀同一個作品常能發現不同的意義,即便是同一個人讀同一個作品,也會隨著心境年齡的改變而有不同的體悟。所以我很喜歡教文學史,因為有些經典作品雖然年年必教,但我常隨著年歲以及所知的增長而發現這些作品不同或更深刻的意義,獲得不同的啟發。這也是文學有趣的地方。好的作品不是封閉的,它的意義會隨著讀者的成長而成長。在座應該有不少人讀過《鹿鼎記》吧。書中主角韋小寶小時候常聽人說書,當時也只是覺得有趣。但他後來闖蕩江湖遇到危急時,常常就會想起一段說書的故事而獲得啟發,終能化險為夷,這就是很好的例子。對韋小寶而言,那些兒時聽到的故事有了新的、切身的意義。其實多讀文史哲最大的好處,還不是可以直接從中找到感動或解決問題的靈感,而是可以訓練思考,讓我們更聰明。

學習人文可培養批判思考與多元思考人文與思考是不能分離的。人文的思考強調批判性思考和多元化的思考。無論讀什麼科系、專長為何,這兩種思考能力是每個現代人──尤其是知識分子──所必備的。知識份子不該人云亦云或盡信別人的說法,應該要能夠全面、深入地從各種角度進行多元的批判性思考,才能見事清明,察人所未察,不致被表象蒙蔽。我覺得批判性思考和多元思考都是人文學習的終極價值。當然,除了人文之外,許多學科的訓練也很強調批判性思考和多元思考,不學人文不一定不懂得批判及多元思考,學習人文也不保證能有批判和多元的思考。但人文之所以特殊,在於它與思考的密不可分,我們甚至可以說人文就是思考。當我們在歷史、哲學中尋找意義時,就是在作批判性思考;而當我們試著從文學作品的情節和字裡行間形成詮釋的時候,也是在練習批判性思考──作者是否言不由衷?敘述者是否在誤導我們?角色為何如此對話互動?為什麼作品如此安排?同樣的字或情節為何一再出現?我在作品中讀出什麼?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批判性思考,所以認真閱讀文學作品時,就是在練習批判性思考。而多元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經常是一體的兩面。讀者詮釋文學作品,必須考慮不同的觀察角度和切入點,歷史和哲學也很強調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來審視同一個事件或議題,這些都是多元思考。

其實真正的多元思考,可以使人變得柔軟,因為它能讓人不再堅持單一的角度和單純的是非。柔軟的人通常是比較可愛的,他們可以有自己的主見,也會不同意別人的看法,但他們不會覺得別人一定得聽自己的。柔軟使得他們能從多方面觀想,因此會比較容易看見自己的錯誤或不足,也比較懂得出於對別人的尊重而自我修正。換句話說,因為多元思考,我們會更懂得體貼、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不僅可以幫我們有更好的人際關係,也經常是事業的好幫手。在職場上,如果我們能替別人著想,就會使和我們互動的人感覺受到尊重,這樣我們做起事來會比較順利、所提供的服務更能讓人感到賓至如歸、所設計出來的產品也更容易被人接受。有人說蘋果電腦和 i 系列電子產品的成功,在於這些產品的設計能掌握人性,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體貼─蘋果能讓使用者感覺到自己的需求得到尊重、受到照顧,甚至使用者還沒想到的,蘋果都想到了,所以有一群死忠的愛用者。好的人文訓練能讓人學會體貼,這也是很有價值的。幾年前我和一位主修英國文學的外國教授聊天,他說他博士同班畢業的幾位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學術圈裡,其他人都換了跑道,進入不同的行業,也都發展得很好,其中一位還當上了一家大銀行的高級主管。這位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他這位同學的人文訓練幫助他了解人性,並使他能對客戶或同事們心懷體貼,做起事來更加得心應手。他還說國外有些企業,尤其服務業,都愛用人文科系的畢業生,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

人文來自人生,所以學習人文其實就在學習人生。哲學可以教我們智慧,歷史可以幫我們了解人世的興替,而文學更是人生的百科全書。學習人文、欣賞文學都離不開閱讀文本,但如果我們把閱讀延伸,會發現社會和人生其實也是文本,我一直相信:能真正讀懂文學,就比較能讀懂社會、讀懂人生、讀懂人與人的互動,也能在生活的細節中找到更多的感動,人生就會比較 mellow (成熟的)、比較圓融自得。在臺灣學院裡的英美文學研究讓人看起來高來高去,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但文學其實可以變成很實用的學問。研究文學和欣賞文學不盡然相同:研究常須另闢蹊徑,見人所未見,但欣賞可以純粹是見人所見,感人所感;這些所見所感,都是很實用的收穫。

學習語言可鍛鍊溝通能力接下來我們談談語言的重要,我想關於這點,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語言與溝通直接相關,而擅長溝通絕對是成功的要件。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能把話說得清楚、說得漂亮,也能真正聽懂別人心意的人,成功機率一定遠大於一個辭不達意、不善溝通的人。也許有人認為自己胸無大志,當家庭煮夫主婦就好了,不善溝通也沒什麼大關係吧!但即使如此,還是要和家人溝通啊!我常開玩笑地說,連罵小孩口才都不能太差,也要懂得溝通技巧,否則小孩根本懶得聽,也聽不進去。

溝通的要領有兩點,要做個良好的傾聽者和有效的表達者,而這兩點都和語言的使用有關。首先,良好的傾聽者要聽得懂別人話中的意義。很多人使用語言時不會講出真意,反而會用一些障眼法來掩飾;或是有話不明講,希望你能從話中猜出他的意思。所以我們要練習傾聽,要能聽出對方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例如老婆在抱怨做家事很累時,老公要想辦法弄清楚老婆只是說說就算了,還是希望辛苦得到了解和慰勞,是在埋怨老公不幫忙、不夠溫柔體貼,還是在暗示想買新款的包包或是想出國旅遊?不過光是良好的傾聽不夠,還要搭配有效的表達,而表達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老婆抱怨做家事很累時,老公要想辦法弄清楚老婆只是說說就算了,還是希望辛苦得到了解和慰勞,是在埋怨老公不幫忙、不夠溫柔體貼,還是在暗示想買新款的包包或是想出國旅遊?不過光是良好的傾聽不夠,還要搭配有效的表達,而表達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老婆抱怨做家事很累,老公回應時如果講錯話或說話不中聽,無法有效表達對老婆的疼惜,下場可能會很淒慘。同樣的意思,絕對會因為不同的措詞與表達而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有機會可以訓練表達能力時,不要退縮。大學有很多課需要小組報告,很多人喜歡推派最會講話的同學上臺,以為自己只要躲在臺下,真是賺到了,但其實是虧大了,因為這樣只是讓會講話的人更會講,其他人 (包括自己) 沒機會練習,不行的還是不行。其實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學生在教室裡犯的錯,只要不是出於惡意或懶惰,基本上都會被原諒,所以不要怕,要勇敢地把握練習的機會。我們在大學裡多多練習口頭報告和說話技巧,出了社會才能講得有條理、言詞達意流暢,才能有效溝通。

語言還有一個重要性,就是它不只是表達的工具,還會進一步影響人的思考。大多數的人都必須使用語言來思考,例如當我問大家問題時,大家在腦中是不是用語言在思考、在分析?思考很多時候就是內心的自我講話。所以語言能力不夠好的話,思考也不容易精密。語言能力就好像螢幕的解析度:解析度要好,才能呈現清楚的畫面,也才能想得清楚;如果解析度不夠,畫面會模糊,也不容易想得明白。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試著在思考某個問題時,腦中空白一片,這片空白有時候其實是因為腦中缺乏可用的語言,沒有相關的辭彙來引導、形成思考。專有名詞的一個重要功用就在此:專有名詞可以有效地代表一個複雜的觀念或現象,它可以讓具有相同知識的人方便溝通,也可以引導我們進行相關的複雜思考。

學好一種外語語言很重要,所以我們對於母語中文的掌握非常要緊,但若想在未來的世界裡成功,我們至少要能學好一種外語。臺灣的生存要靠外貿,再加上現在世界已是個地球村,外語幾乎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不過雖然我也鼓勵學習第二外語,但我還是建議大家重點可以放在英文。因為各位從小學了這麼久的英文,很難會有比英文更熟悉、鑽研更久的另一個外語了。除非對學習另一個外語很有天賦,或是有強烈的動機或特別的學習環境,否則如果英文學這麼久都學不好了,好像也不太能期待能把另一個外語學好。

此外學習外語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它可能可以避免老人癡呆症。我曾在一場演講中聽說,20世紀美國有研究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不容易得老人癡呆症。他們歸納出一些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經常進出不同的語言系統。所謂不同的語言系統,可以是同一語言中的書面用語、學術用語、正式用語、口語用語等不同的語言層次或系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經常必須在這些不同的語言系統之間穿梭,可能因此大腦內的連結比較好,比較不容易老化。相較於母語中的各種語言層次或系統,外語當然更是不同的語言系統,也常常牽涉到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學習外語、多多在外語和母語兩個不同的語言系統中進出,一定也會讓頭腦壯壯。我不知道這個研究結果可信度有多高,但就算這個理論有問題,學外語至少絕對不會讓我們變笨。所以為了各位大腦的未來幸福,還是勤快學外語吧!

整理:黃坤賢 (臺大物理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