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智活中心舉辦 洞察人心所以創新~後PC時代 創新論壇

前言臺灣大學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簡稱臺大智活)6月1日假臺大醫學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洞察人心,所以創新—後PC時代創新論壇」。這場科技盛宴邀請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資策會董事長史欽泰、臺大副校長羅清華以及代替政務委員張善政出席的黃彥男副執秘蒞臨致詞,並由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等七位享譽科技、電信和學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剖析臺灣當前面臨創新轉型的挑戰與機會。

面對後PC時代的挑戰,許多企業主與高階主管與會來尋找創意出路,並尋求在商場上合作的機會。場上嘉賓雲集,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一開場特別說明,「今天原本要安排座位,但發現名單裡一半以上都是貴賓,太難安排了,所以今天請大家隨意入座。」

要創新,就不要怕失敗劉佩玲教授以科技業發展的歷史沿革作開場,飛快轉變的資訊革新,已打破空間、領域、時間的限制,滲透到日常生活所有領域。面對後PC時代產業結構、產品形態與競爭生態的改變,臺大智活中心迎接挑戰,在「使用者經驗創新」與「開放式服務創新」方面與企業、政府、研究機構積極作嘗試與研究,劉教授強調:「未來科技發展趨向是以『使用者經驗』為中心,結合商業模式、服務設計、結合跨領域合作,整合出最大價值。」劉教授說:「要從事創新,就不要怕失敗。能及早從失敗中學習,才能儘早獲得成功。」最後,她亮出臺大智活中心建築物照片,對坐在台下長官打趣道:「我們要特別讓長官看一下,我們是在非常陳舊的校舍裡從事非常創新的研究。」語畢,每條因專注而繃緊的神經頓時舒展,全場哄然一笑!

使用者經驗創新~從人出發過往從技術面出發的思考模式已被使用者經驗取代。臺大智活中心創新長鄧怡莘教授說:「科技從過往著重『規格』轉變到重視『消費者體驗』」他表示:「企業應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觀察其生活需求,然後才考慮技術面、帶入商業模式。」鄧教授開玩笑說:「我認為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是『人』,即必須有同理心,所以我把『人』這圈圈放前面,『技術』和『商業』擺後面,但等一下賴宏誌教授分享『開放式服務創新』一定會把『商業』擺前面,其他擺後面,」與會貴賓莞爾一笑,他繼續說:「不過這沒關係,在iNSIGHT裡,大家都可以表達自認為最重要的看法。」說笑之間,將臺大智活中心跨領域的合作模式微妙地點引出來。

接著主持人陳俊杉教授以「臺灣的賈伯斯」之名邀請林百里先生分享他的觀點,林總裁笑說:「他賺500,我賺5塊,我不敢跟賈伯斯相提並論!」說起Apple的使用者經驗旋風刮翻了傳統技術思維模式,林總裁體認到:「過去的行銷方式可能不再管用,業界要去聆聽新世代的聲音,因未來主導世局的是他們,不是坐在這邊想辦法的一群人。新世代享受愈來愈多免費的網路資源,鑒此,企業該思考如何訂定服務價錢,及獲利方式。」他語重心長說:「19世紀工業革命,我們落後跟了別人兩百多年。面對21世紀的網路革命,不能再落後了,否則將在國際間成為邊緣國家。」

接著,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分享遠傳如何在使用者經驗研究上對客戶服務作更大的提升與修正。她說:「與臺大智活中心合作最大的感動是,對於消費者行為研究的觀察非常細緻,以及合理地把服務方式變成商業模式,以此帶來創意與創新,更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而全球一動董事長執行長何薇玲提到未來將是個多雲、多管道與無線的世界,從App Store下載行動應用程式預計在2015年將達到480億次。有了行動應用程式,「素人也能變達人」。她拿起手上的ipad現場秀一段「大黃蜂進行曲」,邀請左右的陳玲鈴教授與林百里總裁也來試試!臺灣的挑戰是能否佔下其中的10%,如果跟不上潮流,別說成為達人,勢必將淪為網路社群的「外行人」。

除了商業模式、技術的創新,「美感」也不能忽略。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陳玲鈴教授強調:「美,是非常重要的。」她說:「Apple價值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它除了方便之外,也很美,包括操作感覺都令人覺得美好。」如果產品能注重外型設計及產品互動的愉悅感,即使是弱勢品牌也有機會搶下市場大餅。

開放式服務創新PC時代,代工客戶決定產品規格。後PC時代,使用者經驗決定服務規格。企業當如何因應?臺大智活中心企業創新組組長賴宏誌教授說:「當代企業必須積極進行開放性創新策略的研發、推動組織再造的變革、引進跨界資源並整合,才能提供適合的服務。」賴教授過去與7-11、中華電信、遠傳都有密切合作,他說:「我們的合作方式是,他們丟出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我們就試著用BEST(Business Model、User Experience、Service Design和Technology)方式來解決。」說完,回想起鄧怡莘教授方才說的,笑說:「對耶!我真的習慣把商業思考放前面。」

教育需要改變面對開放式創新的跨領域合作模式,人才培育成為關鍵。多位來賓特別強調臺灣教育需做長遠的革新。陳玲鈴教授說:「未來社會,跨領域人才更趨重要,建議各研究所可考慮收非專業背景學生,以培養跨領域人才。」林百里總裁也提到,「產品能創新、人性化、藝術化,它的價值才會高。但美的啟發比科技啟發更難,這也是臺灣缺的。」他笑著說:「建議把臺大門口的椰子樹換掉,美感可能會多一點!」語畢,全場笑彈四起!而資策會史欽泰董事長也說:「臺灣的工程教育很成功,所以我們的代工產業可以把產品做得很有競爭力,但這只是賺5元的製造業思維,不是能賺500元的創新思維。」臺大商研所江炯聰教授更不諱言,「臺灣的商業管理教育還落後歐美一大截,很多學校都能教創新,但卻訓練不出創新的人才。」

結語臺灣的未來發展,人才培育是極其重要一環,臺灣大學過去不僅長期在學術研究層面力求頂尖卓越,面對社會及產業的快速變遷,臺大也積極投入相應的跨領域教學、跨領域研究及產學合作之創新;特別是臺大智活中心堪稱是推動產學合作創新的典範,過去已與多家指標性企業進行合作創新。期望未來在產學合作上能更豐富、更多元與各領域聯合,為臺灣科技界創造迎向藍海的機會。(報導/陳淑英 臺大智活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