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與MIT合作順利完成龍門計畫 異地與在地 臺灣與世界交流成果豐碩

國科會補助任務型導向團隊赴國外研習(以下簡稱龍門計畫),旨在提供國內研究人員赴國外研究機構研習之機會,以達國際交流、提昇研究水平之效。過去所補助之研究團隊,全數為理工醫農領域,此次本校臺文所梅家玲教授、外文系雷碧琦教授、音樂所沈冬教授及研究生所共組的研究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簡稱MIT)的鄧津華(Emma J. Teng)教授、Peter Donaldson教授,就「數位時代的文化流動:華語世界中的性別、文類與地域政治」進行合作研究,為第一個以臺灣人文研究為主的跨領域合作計畫,意義不凡。該計畫旨在結合數位典藏與人文研究,除三位教師分別前往 MIT進行短期交流外,並選送臺文所博士生馬翊航赴MIT進行十個月的研習,日前所有交流研習行程已順利執行完畢,並有豐碩多樣的交流成果。

其中,梅家玲教授與鄧津華教授就文化流動中的「婚姻、身體與性別政治」、「東西方文化翻譯與轉介」、「報刊與常民文化」等論題進行研討,並協助梁敏敏老師建置MIT華文作家網站中的臺灣作家部分。沈冬老師則就六、七○年代臺灣國語流行曲壇的女歌星文化與社會流動部分,前往MIT蒐集資料,並就大眾媒體、音樂文化、女性形象、中國想像等問題進行研討。

雷碧琦教授和Peter Donaldson教授合作,參與建置「全球莎士比亞資料庫」(Global Shakespeare),將1960與1970年代大專院校學生所搬演的莎劇進行電子化數位典藏。此一計畫隨後獲得本校數位典藏中心的軟體及人力支援,以及校方的經費補助,除進一步發展建構全方位的「臺灣莎士比亞資料庫」,並將此資料庫與MIT原有資料庫相連結,透過MIT的龍頭地位,將臺灣的演出推廣到世界,如此將可大幅提升臺灣的能見度,推廣臺灣的人文藝術成就。

2012年6月臺大莎士比亞論壇舉辦第六屆國際研討會「跨媒體的莎士比亞」,會中雷碧琦教授即初步呈現了「臺灣莎士比亞資料庫」的雛型。現場連結至網站,示範操作與功能。研討會也邀請「全球莎士比亞資料庫」與「亞洲莎士比亞資料庫」(Asian Shakespeare Intercultural Archive)團隊帶領工作坊。三個資料庫也藉此進行對話,創造更多連結、資源分享合作之可能。

臺文所博士生馬翊航於2011年8月1日起至2012年5月31日於麻省理工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學學系(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以及比較媒體研究所(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進行為期共十個月之短期研習。修習課程包括“The Introduction to Asian American Studies”, “ The Global Chinese?: Chinese Migration, 1567-2007 ”等,並在鄧津華教授指導下進行研究,將發表共同研究論文。

本次龍門計畫的交流經驗,對三位教師以及研修的博士生來說,無論是對當下關注議題的資料收集及探討,或是繼續開發未來合作的可能契機,乃至於個人學術視域的開展,皆為難能可貴的機會。團隊成員感謝國科會提供本次補助,也自我期許日後能延續此次交流成果,就相關議題持續深耕,開展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可能性。

異地與在地,臺灣與世界:龍門計畫出國研習心得

求學的路上,除了持續的自我積累,有時意外而美好的機緣,總能為自己的視野打開另一扇窗。一方面感謝計畫主持人梅家玲教授的推薦,讓我以研習生的身分加入與MIT合作的「數位時代的文化流動:華語世界中的性別、文類與地域政治」跨國研究計畫,亦感謝國科會龍門計畫的補助,讓我有機會於2011年8月1日起至2012年5月31日,以研習生的身分於麻省理工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學學系(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以及比較媒體研究所(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進行期十個月的研習。

研習期間共修習五門課程,分別為“The Introduction to Asian American Studies”, “Visions of War ”, “The Global Chinese?: Chinese Migration, 1567-2007 ”(以上為MIT所開授)以及“Forbidden Roman In Modern China”, “Chinese 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以上為哈佛大學所開授),MIT教授鄧津華上下學期所開授的兩門課程分別為“The Introduction to Asian American Studies” , “The Global Chinese?: Chinese Migration, 1567-2007 ”。主題不只侷限於「華人美國移民」,同時兼顧了時間與空間之跨度。修課學生間多元背景的交流,課程歷史縱深的理解,更促使我重新反思「亞裔」、「臺灣」、「華語世界」等不同尺度下的認同光譜。在修課期間,也對MIT便利的圖書系統,資源高度整合的課程網頁與數位資源印象深刻。“Visions of War”課程由Chuong Dai Vo教授開設,透過不同的視覺藝術媒材,反思媒體文化、國家機器運作、紀實與虛構、創作主客體之距離、性別與權力、創傷記憶、身體與地景等等議題,打開了跨領域的研究視野,亦理解戰爭、暴力、視覺系統的連動與曖昧之處。

波士頓文風鼎盛,學術資源之豐富為北美之冠,既來寶山,自然無法忽視哈佛大學豐富的東亞研究資源。2011年春季於哈佛旁聽兩門課,皆為王德威教授所開授。分別是“Forbidden Roman In Modern China”以及“Chinese 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前者王教授刻意以「禁忌的羅曼史」(Forbidden Romance)之概念,重新討論五四以來新文學乃至於臺灣文學中,於個人、社會、國家、革命、階級、性別間徘徊游移的文學者與其筆下人物,如何個人情愛實踐與框架限制中的曖昧、游移與折衝,後者授課內容兼顧現當代華文文學研究之方法學以及實踐、操演之語境,重新討論、審視英語世界中“Chine Modern Literature”的成形、建構與轉化。課堂上除了修課的哈佛學生,亦有許多中國大陸的訪問學者與博士生,開展了不同的對話空間。

除了修習課程之外,也積極參與MIT與哈佛大學豐富的講演、工作坊、研討會等活動。MIT的媒體研究亦特別注重媒體、人文、科技之間的關連與發展,因此參與相關的演講活動,更增加了在臺灣時未曾關注的領域與視野。而數場「亞洲研究」研討會,更可以觀察「臺灣」在亞洲研究中的樞紐位置。我在哈佛燕京學社主辦的“Modern Chinese Humanities :Topics and Methodologies” Workshop提要研究大綱“Aesthetics, Violence and Sacrifice: War Literature in 1950’s Taiwan”的過程,更提示我與其他國家的青年留學生背景差異,以及共同分享、挑戰的學術前景與衝擊。

本次計畫以「數位時代的文化流動:華語世界中的性別、文類與地域政治」為主題,對我來說,文化流動不只是研究文獻中的翻譯、轉化、知識流通,更是一種身體感覺,是語言或文化上的衝擊,是步行異地城市中的節奏,也是對於「位置」、「認同」、「地域」的另類感受。期待能將此行所經歷的,在異地想像在地,於在地思索異地的複雜感知,能延展為多重而具動力的視野。(文:馬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