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周必泰教授榮獲亞洲暨大洋洲光化學學會學術成就獎

化學系周必泰教授榮獲2012亞洲暨大洋洲光化學學會學術成就獎。此獎項是每兩年頒發一次,每一次頒發給兩名在亞洲和大洋洲光化學研究上貢獻卓著之研究者。

周必泰教授在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對分子激發態的光譜及動力學於凝態中做了許多突破性的貢獻。周教授早期的研究方向在氫鍵的作用力,以及其所伴隨的激發態質子轉移光譜動力學的研究。

他是國際上第一位發表「激發態內質子轉移雷射」的發明人。這項成果主要是利用質子在激發態超快速轉移的現象,形成同分異構物放光,於放光後又以超快的速度返回到原來的基態之特殊光物理現象,輕易的產生了四階電子態雷射機制。

此項開創性的研究對於質子轉移染料雷射,以及質子轉移分子在螢光染料及顯示器的貢獻無遠弗屆。周教授在這一領域的另一個卓著貢獻,是於1993年開展了激發態質子轉移偶合電子轉移的研究。以其特殊的光物理性質來探討介質(例如溶劑)對這些反應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在反應初期對能障及反應速率的影響之基礎研究。這研究也促使了具「激發態質子轉移偶合電子轉移」之分子於生化分子影像應用的濫觴。

周教授於光化學領域的另一個卓著貢獻,是在電子軌域-自旋偶合的基礎及應用上的突破性研究。周教授是國際上第一個測得單態氧於溶液中之雙體以及高能量態光譜及緩解動力學的研究者,開啟了單態氧在溶液中可見光區基礎研究的先河。他持續在電子軌域-自旋偶合的研究上孜孜不倦的投入心力,近幾年更是在高放光過渡金屬化合物的軌域-自旋偶合理論上迭有突破性的發表。他結合了各種實驗數據,首先提出半經驗之增強軌域-自旋偶合基理,這些基理配合分子結構,在過渡金屬化合物放光的強弱上得到非常一致的關聯性。這關聯性讓合成研究者能有所依循,於調控過渡金屬化合物的磷光研究上被奉為圭臬。

三十幾年來周教授在光物理化學研究上竭盡心力,屢屢發表突破性的創見與創新成果。周教授毫無疑問是國內光物理化學研究的佼佼者,同時也是國際上相關研究的頂尖人物之一。周教授也是多項國際科研合作計畫的主持人,不遺餘力的將國內的科研推向國際舞臺。

除了卓越研究外他更是熱忱的投入教學以及行政工作。他是臺大奈米專題實驗課程的發起人,2008-2010擔任臺大化學系系主任,目前是臺大物質元件中主任,也是英國化學會會士。周教授的科研成果質與量均卓著,總計發表過三百五十多篇SCI論文,被引用超過八千次,周教授目前的h-index是50,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