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中心新書出版《未褪色的金碧輝煌─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

作者:呂心純(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清明過後,穀雨將至,1998年剛上研究所為了修「音樂社會史」報告,匆匆步行到離家約莫十分鐘的中和南勢角華新街,因為第一屆緬甸潑水節即將開場。人還未到巷口,充滿異趣的樂聲,襲耳而來……。

作者呂心純與本書的初緣起,即始於偶然的境遇。帶著音聲游移的人,為她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感官經驗與生命旅程。當年,為了追尋能夠相伴一生的聲音,她隻身前往軍權鐵幕中的緬甸,那每晚因限電而閃爍的點點燭光,和有如大葉馬兜鈴般攀纏蔓生的樂音,讓她浪漫了也偉大了起來。從此,緬甸傳統音樂成為她心神投注的唯一。

臺大音樂研究所畢業後,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修民族音樂學,期間進出緬甸數十次,拜訪並向緬甸傳統音樂大師們學習,親身體驗緬甸日常生活悲喜優樂的各種聲響。2007年完成博士論文:《緬甸本地與離散地的古典音樂家在音樂認同上的建構》(Constructing Musical Identity among Burmese Classical Musicians in Burma and Its Diasporas)。本書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大量新增過去四年來所蒐羅的田野資料而完成的延伸研究。不僅將研究視域擴展到城鄉流動與性別議題,更超脫過去切入的研究主軸,透過人類學、社會學與區域研究的對話激盪,試圖從理論架構、書寫風格及呈現方式三個面向開創新意。

作者以音樂民族誌為書寫定調,以「流動」的概念貫穿全書,試圖建構離散音樂研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透過每章開頭的軼事敘說,帶領讀者進入音樂個體的豐盈生命,再依據個別音樂家的處境,梳理出適切的理論軸線與分析層次,以彰顯音樂展演背後的日常與非日常、結構與非結構、國家機制與音樂工業等多元面向,探索緬甸傳統音樂家們如何再現音樂,並表述自我。

同時作者亦反思音樂傳統的詮釋、建構與持續再生的可能,提出:音樂的再現是一種傳統,是建構於特定的歷史社會脈絡、披覆著意識形態外衣所再現的樣貌。無論是何種角度的詮釋與再詮釋,皆意味著再現,才是流傳至今的傳統,而當代音樂的現代性之一,則點明了傳統涉入不同視角的可能。因此,音樂不再被視為一種本質,而是再現。

本書是首部有聲的音樂民族誌,結合大量田野影像與有聲資料進行分析,隨書並附贈音樂光碟(CD),期望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經驗上,提供讀者貼近他文化的多面視角,透過文字與音聲的相互流動,感受緬甸音樂家們攀纏動人的生命紋理。

歡迎至出版中心各書店參觀選購:(1)校總區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電話 :23659286);(2) 水源校區書店(澄思樓一樓,電話:33663993#18),書店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30至下午5:00(中午照常營業);(3) 校史館二樓書店(電話:33661523,營業時間 : 周三至周一上午10:00至下午4:00)。校園內另有新月台展示中心二樓展售。亦可利用博客來、臺灣商務、三民、五南、國家書店、誠品、iRead、TAZZE等網路書店選購。出版中心客服專線:23659286;網址:www.pres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