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的故事「茶」之傳奇人物 茶大師 林仁混茶博士

前言:茶大師林仁混教授年輕的時候曾經擔任醫學院生化學科兼任訓導分處主任,有一次到校總區,提及失序的事物應該都能研究來解決,但一群失序的學生圍著來,不是來討茶喝、而是無事生端要向學校討公道,最不好處理,更何況在那個許多事務不能理喻的年代更是難為,讓他受盡了委屈。這些滋味在醫學院學務分處都能親身體會得到,這項工作任務對他來說可是十分辛苦和不易討好的任務,但林教授仍然忍辱負重承擔下來,一直做到任期屆滿,可見他對工作執著的精神,是愈挫愈勇,從不退縮,將研究學術的精神發揮在處理日常行政工作上,令人佩服,也讓後來者得到激勵。

在兩岸及國際間享有崇高學術地位的林仁混教授指出,在中華茶文化的歷史上,宋朝蘇東坡大學士對茶有兩個重大的貢獻,其一,他把沒沒無名的茶的地位提昇到帝王專用(御用)的養生長壽靈丹之上,有詩為證:

示病維摩元不病(維摩:西湖邊廟宇中之和尚)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魏帝當時的皇帝都想服用偏方以長生不死)且盡盧仝七碗茶(盧仝研究茶之生理效用和其劑量之效應不同,從第一碗至第七碗,他都詳細品嘗,而記錄下來。他與其它喝茶的人,七碗茶是極量,太多了對身體不好,此時(七碗)喝下可能有茶醉的現象)

蘇東坡的經驗是當他不適(風寒)時,不必吃皇帝吃的靈丹,只要喝茶,風寒的症狀就可以清除。因此他的詩是把茶的地位提高在魏帝御用的靈丹之上。

其二,蘇東坡對茶的美,情有獨鍾,在他的眼中茶樹是美的,有詩為證:(詠武夷山的岩茶)

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末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通俗的茶葉在蘇東坡的筆記下,已勝過傾國傾城的美人了。另者,有關英國的下午茶,追加一則臺灣的椪風茶,於茶水中加入白蘭地酒,其風味經過英國伊莉莎白女皇品嘗之後,覺得風味特殊,因為茶是來自東方,賜稱東方美人茶(Oriental beauty tea),使臺灣的茶商賺了不少錢。再者臺灣的高山烏龍茶具有特殊之氣香味醇之特質,亦應龍飛全球,令全球人類稱讚!這些都應該是我們臺灣寶島能夠獨享的驕傲。

林教授由於長期投入茶與茶多酚的研究,被日本學術界稱為「茶大師」,而臺灣各地的茶葉經營者及茶農則因茶大師林仁混博士在對茶業的保健瘦身、防癌功能以及茶與茶多酚之預防糖尿病作用緩解成人糖尿病享譽國際而使得臺灣茶業在世界各地非常受歡迎,是故稱林仁混為「茶」博士。這些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當時的各大媒體都有大篇幅的報導。

李嗣涔校長在〈茶文化的捍衛者〉一文指出,林仁混教授以他研究腫瘤生化的背景,多年來從事致癌作用及防癌機制的深入研究,最近十多年來對茶的各種保健作用與原理,做了一系列的探討,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了三十多篇的論文,發現了飲茶的許多秘密。原來茶與內含的茶多酚會抑制體內脂肪酸合成酵素的作用,使得細胞內脂質難以合成,體脂肪就不易堆積。換句話說,喝茶可以保持身體的苗條,可以減肥。除此之外,相關的研究還發現,在癌細胞中,脂合酶的數量是正常人三倍以上,茶與茶多酚會抑制脂合酶的增加,使細胞不再增生,達到防癌的效果,同時還能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造成心血管阻塞的物質如此重大的發現,替中國茶文化建造了一道科學的學術理論根據,對維護及推展茶文化發揮了巨大的功能。

前國立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教授認為林仁混教授是一位堅守學術崗位的人生導師,她表示當年的大學同班同學畢業絕大多數都直接出國讀書,留在臺灣讀研究所的可說少之又少。林仁混老師當時擔任她的指導教授,對於學生的訓練相當嚴謹,學生必須知道做實驗的程序、知道該注意的相關事項,最重要的是必須自己去做研究,包括蒐集資料與進行專業訓練。教授的角色是引導,而不是主導,這種態度能讓學生對自己愈來愈有信心,而不必事事都問老師的看法。經過這樣的訓練,日後在她出國讀博士時,便能很快融入了整個研究團隊,絲毫不遜於那些率先出國留學研究的同學,甚至猶有過之。直到今天,她在實驗室中仍然秉承林仁混老師的教誨去指導自己的研究生,期許他們能夠專心一致的做研究,雖然過程難免艱辛,但所得到的經驗與成果將會是彌足珍貴。

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說林仁混茶博士有「非常道的智慧」,他記得在大三暑假正式向林教授請求到實驗室來學習,林教授在那個時期正致力於黃麴毒素造成肝癌的研究,當年林教授的實驗室研究高手很多,其中如吳妍華(前陽明大學校長)、許世明(臺大病理學教授)、張瑞耀(美國德州大學教授)、王朝鐘(中山醫學大學生化所所長)…等都是一時之選。而林教授卻也非常有耐心和他討論一些問題,大三至大四有空的時間就往林教授實驗室鑽,與其說是要研究出什麼偉大的論文,倒不如說是享受浸潤於那種追求生命真理的空氣之中。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人生的真實面其實充滿各種變化,林教授選擇用他的人生處世態度來教導學生讓他永遠心存感激。

成功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蘇益仁教授說: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貴人,在自己起步時啟蒙、在自己困頓無助時伸出援手,在自己奮力向前時予以提拔,林仁混老師就是他的啟蒙老師,引領他在過去三十多年來,在醫學研究上不斷向前思索。

林老師的專長在化學致癌研究,尤其(針)對化學分子與蛋白DNA的結合及信息路徑。長年在他的實驗室中耳濡目染,對癌症的發生及致病機轉發生興趣,也成了其日後學術研究的主題。林老師的謙沖溫和,對學生的好也影響他的一生。蘇益仁教授如是說:有一次不小心把木製的試管架送進烤箱,結果實驗弄壞了不說,連木架都燒焦了,心中的驚惶可想而知,可是林老師竟然和顏悅色幫他善後。在此後幾十年的歲月中,他很少對學生做錯的實驗予以責備,完全是林老師的教學風範影響了他,師母蕭水銀老師也是影響他們很深的好典範。他們在暑假時曾到老師實驗室當助理,他們夫妻都以林老師及蕭老師為景仰的對象,說到這裡,林仁混教授與蕭水銀教授除了伉儷情深,對友朋真心的善待更會令人感動,這是筆者親自感受到的,前兩年余曾熱衷於拙作汩汩詩文散集的寫作,偶有出版,林教授與蕭教授曾聯名來函鼓勵,讓筆者感激莫名,如今想起,猶覺溫馨。

林仁混教授的學術研究非但在國內得到肯定與讚譽,其盛名甚且遠播世界各地。林教授曾得到日本皇室學術會議特別邀請做大會演講,這在華人科學家中極為少見,大陸蘭州大學也提出邀請林教授夫婦一起到蘭大傳道授業,並且每逢中國大陸舉行「自由基與抗氧化劑」學術會議,都邀請林教授前去參加和做學術報告。他多次應邀到大陸學術演講,每次報告的內容都十分精彩,學風嚴謹,享有很高聲譽,被稱為是一位可敬的傑出學者。

美國新澤西羅格斯特大學食品科學系何其儻教授於1992年協助美國化學會舉辦國際性「食品與抗癌」的研討會時(,)就邀請林仁混教授來演講薑黃抗癌的研究成果,1998年正式開始與林教授建立合作研究的關係,前後共同發表了將近三十篇的國際期刊的論文,但他表示最使其受益的是從林教授身上學習了對學術研究一絲不苟,全力投入的精神。在開始合作之前,國際上對綠茶抗癌已有眾多研究,但對紅茶抗癌與其機理卻是相當空白,這些年來,林教授的研究已對紅茶化學成分抗癌及瘦身功效有了前瞻性的了解,其輝煌成就在國際學術界得到廣泛認可。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內科教授鄭安理十分陶然地記得他認識林仁混老師三十多年來,有一幕情景至今難忘,民國79年初,他正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癌症中心進修,國內傳來消息,林老師應邀返回其母校威大來演講。當地留學之臺灣同學有數百人得見老師與師母之風采,皆感與有榮焉,他素來知道林老師一向講學不忘運動,球拍球鞋必隨身攜帶,遂與球友莊雙恩博士(目前任職國衛院癌症組、當時在威大分子生物研究所進修。)邀老師前往威大著名之尼爾森運動中心球敘。只見老師滿場飛奔,兩小時不間斷地打下來,他與莊博士早已氣喘如牛、臉色發白,幾欲倒下,但看老師的樣子表情卻有如Jim Carrey的臺詞:”I have just warmed it up”,有隨時還可再繼續打兩小時的模樣。林老師身體強健,學術創意源源不絕,至今仍不斷有重要之學術成果發表真是其源有自。

尚有一件十分重要而且很有意義的事值得一提:臺灣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杜聰明教授頒發第一次優秀論文獎(1964)年給林仁混教授,又於(1972)年再次頒發優秀論文獎予林教授。之後編委會為此特別修改章程,爾後優秀論文獎頒發同一人以一次為限,因此林仁混教授曾獲頒二次優秀論文獎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歷史紀錄。細查之後始知原來林教授第一次得優秀論文獎是在赴美威大留學之前,第二次得獎是在威大取得癌症博士學成返國之後,那正值林教授勇冠三軍、神兵出匣的時辰,所向披靡誰能爭鋒,若再不修法,搞不好三不五時那些優秀論文獎全都被林教授捧回家當紀念品了。

結語:林仁混教授感慨地表示,自己是一個平凡的臺大人,從新鮮人、而至教授,在臺大度過肆拾餘個寒暑,為了回應前校長傅斯年一句名言「貢獻這個大學於宇宙之精神」,他以謙卑的心,願以其發表過的論文330多篇(附件一Appendix I,List of Publication)獻給學術界,這些論文曾被學術界引用5230次(附件二 Appendix II,Citation of Publication,至August 2005之統計)。發表的論文是要被引用才能達到學術傳承的效果,臺灣國科會為了瞭解學者們們發表的論文被國際學者引用的情形,委託ISI(Thomson Scientific Co.)統計1989~1999年臺灣學者的論文被引用的情形,特選出引用頻率高的論文40篇作經典引文加以表揚。林仁混的研究團隊有三篇被選上,這種論文稱之為ISI Citation Classic Award並頒發獎狀,林教授一共得到三張獎狀。

過去幾年,他利用出國參加學術會議,訪問留學的許多臺大校友,他們都學有專精執教於國外名校。因此他對這些名校也留下許多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些名校或以古老雄偉之建築見長,或以人才輩出著名,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普渡大學、柏克萊、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的牛津與劍橋大學等。在他們的校園內的石碑上,常會出現些勉勵學子的語錄,如:「今日你以本校為榮,他日本校以您為榮」,這句話的啟示作用非常之大,每一位新鮮人都努力用心的考進各自心目中的名校,但在學成之後,應不辜負母校之期望,在其專攻的領域上繼往開來發光發熱,當一位具有創造性的學術傳承人,大學的崇高目標是在教育每一位學子朝此標竿邁進。

多年來他曾多次被世界各國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去做大會報告與專題報告,是一種國際學術交流,也是學術水平之肯定,並會接到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的Editor送來投稿的論文對交付審查,他也接受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雜誌邀請為編輯委員與顧問。林仁混教授說這些學術活動在其退休之後仍會繼續,如此對提升我國學術水準也將會有所助益。

茶大師輕鬆淡定的談及退休只是在他的學術研究生涯中一個時空的逗點而已,他時常肯定積極繼續自己的研究志業,要追求更深入的學術真理。也許這就是他要將他自己貢獻於宇宙的精神吧!

後記:

(一)Google對茶博士之報導以林仁混進入Google網頁搜尋,結果可得約159,000個(entries)報導最近的data。

(二)Yahoo(奇摩)對茶博士之報導以林仁混為關鍵字做網頁搜尋,可得6,010,000個(entries)報導最近的data

(三)臺灣茶協會(Association of Taiwan Tea) Vol.10(1) No.31,2012.05第27頁記載:30多年過去,林仁混教授已經發表茶的相關論文100多篇,被引用次數也已經高達9,000多次,為茶功效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使茶的作用和功效越來越廣為人知。

(四)臺灣茶葉以烏龍茶起家,茶葉外銷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素有「烏龍茶王國」之稱,迄今未有知名品牌立足於世界。英國本身不產茶,但世界知名的茶葉廠牌卻都是英國公司,如立頓(Lipton),產茶國家反而只是他們的供應商,商品利潤也都壟斷在這些知名廠牌手中。廿一世紀是紅茶、綠茶、烏龍茶三足鼎立的世界,如何建立品牌及轉運中心,爭取世界烏龍茶的主導地位,應是當務之急,以重建臺灣為全世界烏龍茶王國的光榮,贏得烏龍茶臺灣第一的美譽。

(五)古時最懂茶的人莫過於陸羽,他撰有著名的「茶經」,論述了關於茶的種種。美中不足的是,陸羽在「茶經」中並沒有詳細闡述茶的功效。而林仁混可以說是現世最懂茶的人,他彌補了陸羽「茶經」中所忽略的部分。與陸羽一樣,他真誠耐心地與茶交了半輩子的朋友,將茶在預防癌症、減肥瘦身、養身保健、消炎去火等方面的功效加以研究與證明。讓世人重新認識茶,重新開始重視茶。吾人何其有幸,古時有最善於懂茶品茗的茶仙陸羽及盧仝,現世則有世界知名最懂茶的茶大師林仁混茶博士,古今相映生輝,真是萬分難得。(102.1.20 文:西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