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數位人文資料庫 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檢索系統啟用

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檢索系統由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和廈門大學圖書館合作完成,是海峽兩岸首次針對特定史料進行數位化與系統的建置合作,由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提供經驗與技術,廈門大學圖書館提供館藏內容及數位化。經過數年來的頻繁交流,雙方孕育出第一個兩岸數位人文資料庫:「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檢索系統」,並於今年六月三日正式公開啟動。透過雙方的合作,將史料進行數位化的整理,有效呈現檔案的特性,符合使用者需求,便利各界使用,進一步完成數位人文的研究理想。

〈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檢索系統〉內容包含國民政府國防部史政局在上世紀國共內戰時代蒐集的剪報資料,共257冊,現存在廈門大學,以一冊一主題的方式編輯,其中包含近4萬篇新聞報導,年代集中於1946至1947年間,範圍涵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地理、人物,重大歷史事件等等,採集的報紙來源為當時的30餘種主流報刊,數位化後共計影像50,235幅,著錄詮釋資料39,821筆。

這批剪報資料中,政治、外交與經濟類佔了很大比重,尤其當時正屬國共內戰時期,資料中詳實展現了當時因內戰爆發,政經局勢的動盪以及世界局勢的變化,而透過中外媒體的觀察與評論,更能看出當時的輿論風氣與社會氛圍,讓後人能進一步了解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使得這一批剪報成為研究二戰後的中國內戰時期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尤其在部分來源報刊已經滅失無存的狀態下,更顯其重要性。

1949年史政局遷至臺灣前夕,本欲將此批資料運送至臺灣,但史政局長吳石以運送不便為理由,將這批資料留在福州。1950年吳石在臺灣以共諜罪名被逮捕處決,而這些留在福州的資料,在福建學術界人士的交涉下,被移交到廈門大學圖書館收藏,屬於廈門圖書館鎮館之寶之一。

2011年9月,廈門大學與臺灣大學雙方簽訂合作同意書,以〈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資料〉為第一期數位化內容。在分工上,廈門大學圖書館負責原件數位化及詮釋資料建置,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負責針對檔案屬性與使用者,進行系統設計與建構,數位化完成後的資料庫系統將在廈門大學與臺灣大學校園內作為非營利目的之教學及學術研究之閱覽應用。

以此系統為基礎,雙方將繼續合作進行廈大圖書館館藏數位化,之後預定完成第二期的〈末次情報剪報資料〉的資料庫,也將由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建置系統。此批珍貴且舉世無雙的文獻涵蓋時間從1912年到二戰結束,總數逾16萬篇,約2億多字的剪報資料,與〈史政局暨史料局剪報資料〉同為當年被留在福州的國防部史政局檔案。待完成後,屆時兩校師生將能透過系統使用已經數位化的珍貴史料,啟發更多學術研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