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9)專題報導智能機器在全世界的大量使用對年輕人就業造成空前危機--許炳堅博士

編按:本文提到「…18世紀機器發明淘汰了奴隸勞動,19世紀大批勞工被僱用來操作機器,21世紀智慧科技代替人類勞動,生產力提高創造更多的產出。結果,企業裁員速度驚人。預估全球製造業僱用的員工將從1.63億人下降到2040年的幾百萬人,大部分的工作即將消失…」,作者許炳堅博士指出當前世代就業危機的事實,同時也提出數位時代必須正視教育等面向的改革需求…

A 半導體晶片功能的持續增強,促成智能機器體系的驚人進步

在臺灣的中央研究院人文暨社會組于宗先院士說得非常好:「機器,是人們所製造的。但是,機器還是無法擁有人的很多性格。例如,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有時會有獸性發作;人也是有理智的,有時卻會失去理智。」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的期望是:以人為主,讓機器一直停留在僕役的角色。可是這種單純的「主.僕」關係能夠維持多久?時間會決定一切。在可見的未來,還能維持這種模式。但是在長遠的未來,大約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就很有可能會被翻轉。到時候,各地的智慧型機器經由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的相互連線掌控世界資訊與物流的通行,而大部分的普羅大眾(亦即一般人們)可能因此,成為可有可無的多餘者。

科幻電影裡持續熱門的題材,是當智慧型機器取代人類,達到某種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而造成人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可吃、能源可用時,他們就會起來反撲、想盡辦法毀壞機器。這個題材,周而復始,在小說與電影裡深受觀眾們的喜愛、歷久不衰。

在實際生活裡,有些人會想要關掉機器、或毀掉機器,回歸自然。但是有些富人不必擔心沒飯吃,會繼續保留與使用機器。人造機器是否可能完全地被毀壞、丟棄?很難說。地球上有七十多億人,只要有百萬分之一的人保留機器,仍然有七千多人,足以製造出讓人「跌破眼鏡」的意外,影響歷史的流向。

所以說,即使有「百萬分之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準確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的可能偏差,我們仍然無法完全掌握歷史的未來變化。此即為宇宙萬物「千變萬化」的奧妙。

未來,或許幾百、幾千年之後,說不定會有人嘗試「將人腦裝在機器身體上」,成了『半機人』,也就是人類與機器的混合體。

即使是21世紀的同一個時間點,例如在某一年:

有人靠天然的兩條腿走路,有人踩著人力腳踏車(算是很初級的機器);有人選擇騎摩托車,有人喜歡開汽車;有人搭乘高速鐵路在各地往返奔波,有人搭乘飛機越洋旅行。在使用機器的歷史潮流上,大家無不爭先恐後。

(A.1) 全球各地競相採用智能機器,造成傳統人力的迅速式微與悲歌

2014年2月2日,《世界日報/世界周刊》報導<機器人時代還有多遠?>一文指出:根據維基百科的敘述,機器人(Robot)其實是「自動控制機器」的通稱,或稱為「虛擬助理」(virtual agent),是一個由電腦程式和電子迴路組成的機器。機器人的概念,早在一、兩千年前,就分別在歐洲與中國,有著相關的記載。人形機器人,英文則是humanoid robot。

西元2000年,一套名為「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ery System)的裝置,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批准可以進行一般腹腔鏡手術的外科手術機器人系統。

生產裝配線採用機器來提高效率,已經有相當長遠的歷史。世界各地的主要汽車製造廠,如日本的豐田、本田,以及美國的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廠,都是很出名的例子。

(A.1.1) 大量的工業機器人,系統化地取代了廉價勞工

2011年11月20 日,旺報報導<30萬機器人上線>一文指出:中國大陸富士康集團的郭台銘董事長表示,要以每日生產一千臺機器人的速度,每年製造30萬臺工業用機器人,用於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來提高公司的自動化水準和生產效率。

2013年12月25日,《天下雜誌》報導<它聰明你傻瓜,全球瘋機器人>一文指出: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祕密,在於以機器人技術來克服高人工成本;而接獲蘋果新款智慧型手機訂單的和碩科技公司,則投資做電子裝置外殼的自動化生產,以及處理有毒的化學物質;幫臉書(Facebook)做伺服器的廣達電腦公司也表示,在未來兩年內大力投入自動化生產。

臺灣從2014年起,高速公路採用全自動化的eTag 遠距離掃瞄感應系統來收費。原來的數百位人工收費員,全部被取代;各銀行大量使用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在高速鐵路車站,也廣泛地裝設車票自動販售機。

以飛機自動飛行為主、盡量減少駕駛員干預的飛行模式;另一方面,無人汽車的時代也將來臨,「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在2014年4月底已經累積了超過70萬英哩 (大約112萬公里) 的試駕里程數,已準備在人車繁多的市區裡上路。

(A.1.2) 令人驚豔的機器人流浪漢

2013年8月21 日,中國時報報導<機器人流浪漢,現身逛寶島>一文指出:一個機器人被裝扮成一位穿著破舊風衣、戴帽子和大眼鏡、留著一把長鬍子的歐洲人流浪漢,推著一輛推車走向人群,伸手向人要錢。它是荷蘭藝術團體「電子馬戲團」創造出來真假難辨的機器人,已經在外頭流浪了將近10年,走過50多個歐美城市。它是全世界第一個能夠自由活動長達90分鐘的機械裝置。

這個機器人流浪漢在臺灣2013年8月的行程,包括在臺北市西門町、龍山寺和臺北火車站;然後南下到臺南市,在安平老街和孔廟周邊現身;接著到臺中市,在臺中火車站、勤美商圈和國美館周邊走動。

(A.1.3) 外骨骼衣與電子仿生皮膚

2012年4月30日,《科學月刊》報導<未來行動輔助裝置,超越人體極限的機器人外骨骼>一文指出:有別於脊椎動物等內骨骼動物,外骨骼動物發展出包覆在身體外圍的骨骼系統,用來支撐與保護身體組織及器官,此外,外骨骼的部分結構附著於肌肉,富含幾丁質,能夠同時增強這些動物的體能,例如獨角仙就能抬起相當於它體重850倍的物體。在未來,人類藉由外骨骼衣(powered exoskeleton)或動力服(power suit)等行動輔助裝置,可以跑得比獵豹快,跳得比袋鼠更高、更遠,抬起比自己重十幾倍的物品,且連續走上一整天也不會覺得累。外骨骼衣的組成是碳纖維外殼、加上混合鋁的結構。電影「鋼鐵人」的主角穿的盔甲服就是外骨骼衣的一種,目前,一件定價將近11萬美元。

該文進一步指出,日本在外骨骼系統方面的研究,著眼於兩點,第一方面,讓生活更加便利。例如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針對照顧病患的看護及醫院護理人員,增進他們的力量,以減輕照顧病人的負擔,而日本東京農工大學則研發了農耕機器人服(agriculture robot suit)。

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針對行動困難的人提供幫助。日本的本田(Honda)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輔助行走及上下樓梯的「機器人腿」(walking-assist device)。日本東京農工大學則研發了農耕機器人服(agriculture robot suit)。

日本東京大學染谷教授 (Takao Someya )帶領的研究團隊專注於電子仿生皮膚 (bionic skin)的研究,目標是使用在機器人或一般人體上。首要條件就是柔韌的彈性(flexibility)。因為要附在手肘部位,所使用的材質需要具有可以被捲起、摺疊、變皺、伸展等不同的機械特性。塑膠薄膜是一個相當理想的支撐材質,可以在上面使用有機半導體,製作薄膜電晶體(TFT,thin-film transistor)。報導專文刊在2013年8月份的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的月刊上。

(A.1.4) 辦公室用、居家用的服務型機器人

漫畫家 Paul Westover 大膽預測谷歌公司(Google)未來將推出的新產品,他想像出一系列人身部品,例如:谷歌眼鏡(Google eyeglass)、谷歌音效(Google sound)、谷歌舌頭(Google tongue)、谷歌行動(Google go)、谷歌思考(Google think)、谷歌拼字 (Google word)等等。

把人們連接在一起的互聯網(Internet)時代,全球風行的軟體與系統公司,包括: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推特 (Twitter)、領英(Linkedin)、YouTube。下一波的熱潮,將是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的時代。到了2015年,物聯網將會連接超過全球人口(70億)兩倍的物品;到了2020年,根據思科公司(Cisco)的預測,連接的物品會成長到500億件。

《天下雜誌》報導<它聰明你傻瓜,全球瘋機器人>一文也指出:全球第二大滾珠螺桿製造廠的上銀科技,和中國醫藥大學合作開發腳部復健機器人、替秀傳醫院研究微創手術機器人、替慈濟醫院研究洗澡機器人;物流業也嘗試到機器人自動化作業的甜頭,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的搬運機器人擁有判斷力,不會迷路或是相撞,並且可以在無人力操控的情形下,正確地蒐集和運送商品。拜電腦運算能力大幅提升之賜,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普及化,能讓機器人變得愈來愈聰明,擁有近乎人類的應變能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黛妮拉.羅斯教授(Daniela Rus)說:「我們處於機器人革命的臨界點,人類將從後『個人電腦』(PC,Personal Computer) 時代進入『個人機器人』(PR,Personal Robot)時代,機器人將和汽車一樣地深入一般的家庭。」

(A.2) 機器人時代的全面來臨,距離現在究竟還有多遠?

2014年1月22日,《天下雜誌》報導<1964到2064,人類百年大預言>一文指出:許多重複性的例行工作將被機器取代。學校的教育也不得不跟著改變,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會更為流行。並且預測50年後,在2064年時,人與人之間沒有語言障礙,各種語言交談可以即時相互翻譯;另外是人機界限模糊,人的許多器官可以被機器取代與更新,機器也會加強和延伸我們的感官能力。到時候,人類最大的挑戰不是科技,而是制度設計。例如:個人和團體利益的抉擇;國家和國際社會利益的抉擇;世代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就是所謂的世代正義問題。

(A.2.1) 量子運算(quantum computing)電腦雛型,解題超級快速

2014年1月4日,自由時報報導<美國研發量子電腦,加密程式擋不住>一文指出:量子運算的基本原理是量子態疊加 (quantum superposition)。傳統電腦使用的是「零或一」分明的二進位位元;而量子電腦使用的是量子位元,能夠同時保有零與一的狀態。理論上,量子電腦之所以能夠快速破解密碼,在於傳統電腦無論速度多快,都只能一次進行一項運算,但量子電腦可同時進行多種運算,因此能夠更快速與有效率地朝正確的解答邁進。

2013年5月17日,中央社報導<NASA購量子電腦,處理速度快數千倍>一文指出:位於加拿大的D-Wave Systems公司,銷售一部1,500萬美元、利用「量子運算」來加快處理速度的電腦,安裝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舊金山灣區的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內。這部量子運算電腦雛型據稱速度比傳統電腦快3,600倍,它揚棄了傳統的布寧代數(Boolean algebra) 運算,採用更為先進的「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運算。也就是說,這部電腦可以同時嘗試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然後選出最佳方案。谷歌公司(Google)希望使用這部電腦,來提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包括語音辨識等等。

(A.2.2) 16年後的2030年,會出現比一般人還聰明的『數位腦』

2013年9月24日,自由時報報導<大腦自體運行,霍金再提驚世假設>一文指出:人稱「愛因斯坦再世」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提出驚世假設,人類的大腦應有能力獨立於肉體存在,使永生的天方夜譚成真。霍金進一步解釋到,理論上,人類大腦就像軟體程式一樣,可以複製到電腦儲存、運行,不過,目前人類還沒有能力實現該理想。

筆者認為,把人腦儲存的內容,包括:知識、記憶、情感等等轉錄到人造的機器上,遲早會實現。只是資料的最佳提取方式,與目前的電腦晶片運作方式,可能會有相當大的差距。例如,當人們看見下雨,會直接聯想到雨傘或雨衣,這是非常微妙有效的平行運算能力,而且需耗費的能量極低。目前的電腦晶片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運算,才能夠找到雨傘、雨衣的項目,它在日常生活方面的聰明程度仍然比不上人腦。

2014年2月25日,中時電子報報導<15年後比人聰明,電腦會開玩笑會調情>一文指出:谷歌公司(Google)人工智慧專家雷蒙德.庫茨魏爾預言,到2029年,電腦將比一般的人們更聰明,不但會從經驗中學習,還能明白語言的潛藏含義,甚至會像人類般開玩笑,以及與喜愛的人調情。雷蒙德是著名未來學家兼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開發者,他稱該研究領域近年來快速發展,如iPhone手機搭載Siri系統,可讓人與電腦對話;谷歌公司還研發了自動駕駛汽車。雷蒙德還認為,到2045年,電腦將比一般的人腦還要聰明得多。

2008年9月4日,《今周刊》報導<微軟與英特爾最關注的下一波產業,機器人走出工廠進入你的家庭>一文指出:四、五十年以後,極有可能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機器人為我們服務。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說:「未來世界是機器人的世界。」他認為,機器人產業極具前瞻性,影響力將如同今日的電腦,無處不在。未來包括手術專用的機器手臂、用來掃除戰場地雷的機器人,以及清理地板的家事機器人,都會成為重要的利基型產品。

該報導進一步說明:依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定義,機器人可分為「工業用途」與「服務用途」兩大類。後者包括:

.多功能型,可支援導覽、運送、巡邏,外型也愈來愈擬人化;

.教育娛樂,外型較小,可以跳舞,或做語言學習;

.保全導覽,有些企業已採用機器人為訪客做導覽,夜間還可擔任警衛工作;

.居家應用,可以陪你逛街、幫你打掃,甚至做遠端照護。

B 重新思考『人』與

『智能機器』的相互定位

從18世紀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開始,人類與機器的關係歷經數百年的變遷。在18、19世紀,以及20 世紀的上半葉,主要的創新是在土木領域與機械領域。機器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人類」。

到了20 世紀的下半葉、以及21世紀初期,主要的創新是在半導體電子領域與光學領域;機器所扮演的是「協助人類與取代人類」的混合角色。目前,不少人習慣於每天『滑』螢幕,包括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或平板電腦(tablet)。

到了21世紀的後半段,主要的創新是在功能強大的『數位腦』(digital brain)與「超智慧型機器人」(ultra-intelligent robot)。到時候,機器扮演的會是「超越人類」的角色。

有機的生命(包括自然人)是由固體的骨骼,加上肌肉,還有流體的血液,以及氣體的呼吸所組成。至於無機的機器,則由固體的零組件,還有流體的潤滑劑所組成;由電力來驅動的話,就不需要依靠氣體行呼吸作用了。

(B.1) 如果執行相同的工作,人類的效率遠遜於機器人、不堪一擊

2014年2月2日,《世界日報/世界周刊》報導<機器人時代還有多遠?>一文進一步指出:根據「財經內幕」網站(business insider)預測未來最可能被替代的有九種工作,包括藥劑師、律師和其助理、司機、太空人、商店的工作人員、士兵、保姆、救援者,以及體育記者和其他類型的記者。另外英國的牛津馬丁學院 (Oxford Martin School)則預測,美國有將近50% 的工作會在今後20年面臨被電腦取代。首先是取代那些比較容易的領域,例如交通物流、生產勞動力和行政助理等工作,而服務類、銷售和建築類工作也可能在該階段被取代。第二個階段被取代的則可能是管理者、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藝術工作者。

2014年2月2日,《世界日報/世界周刊》報導<和機器人搶飯碗,勝負難料>一文指出:南韓開始試用機器人教授英文,成效不輸一般的英文老師;而工廠老闆的普遍認知,機器人與年輕人的差異,分別是:

.不要求加薪、不罷工、不偷懶、不突然請假;

.不怕危險、吵雜的工作環境,加班不必給加班費;

.24小時工作不累,也不會鬧情緒,更不會跳樓自殺;

.不需要健康保險、退休金;

.工作效率整齊劃一;

.落伍不適用的機器人可以迅速地淘汰。

(B.1.1) 人類緩慢進化(每個周期幾百年),機器人快速進步(每個周期幾年)

年輕人與機器人相比較,正處於不對稱競爭的不利地位。年輕人從幼稚園到取得碩士學位,需要二十年的養成教育與投資;到了退休年齡,每一個月還要領退休金。反之,一臺機器人的生產裝配,一天左右即可完成。再灌上所需要的軟體程式,只要多加一個小時就好了。到了要報廢的時候,只要把電源線斷電,將記憶卡取走,其它部分送往回收場分解即可,乾淨俐落。

所以在工廠的生產裝配線,老闆優先採用機器人,而非藍領階級的年輕人;在辦公室,老闆優先採用電腦、智慧型機器,而非白領階級的年輕人。

在智慧型機器人大量取代真人之前的過渡期,老闆們會選擇把連結模組貼到物品上,以便連接到物聯網。最普遍的連結模組,包括:感測器(sensor)、無線電路、以及中央處理器(ARM based CPU)。如此將會改變所有服務業與企業的經營方式。

(B.1.2) 警訊指標

2014年3月20日,《經濟日報》報導<中產階級工作消失的真相>一文指出:科技的快速演變,使就業市場正經歷一場不容扭轉的無聲革命。例行性工作是中產階級勞工賴以為生的工作型態,卻被更具效率的機器所取代,形成工作類型被階梯式消滅的過程。還留下來的工作,逐漸向「知識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cognitive)及「人力性非例行性」(non-routine manual)工作集中。臺灣與美國情況非常相似,M型化現象的擴大是一個趨勢。

該文進一步建議,個人應該改變過去的「熟能生巧」、「經驗就是一切」的工作思維,要積極地培養創造力與發掘自己的特殊性,提高個人的生產價值,才能夠應對當前高度變化的社會結構。

總結來說,在機器人大軍陸續來襲的時代,有以下的警訊指標:

1. 整體失業率增加:在美國,由以前的低於5%,飆升到現在的高於7%;

2. 賺取最低工資的任職比率加大;

3. 非全職員工(part-time worker) 的任職比率加大;

4. 貧富差距增大,M型社會的進一步惡化。

(B.2) 人與機器的角色互換、賓主易位,人類處於劣勢每下愈況

在21世紀裡,人與機器的角色已經互換,目前是賓主易位之勢,人類處於劣勢,每下愈況。有許多位中外的著名作者,為文報導。

安德魯•麥克菲與埃里克•布林約爾松在<人類仍是自動化的主人>一文指出:現代電腦不僅能夠轉錄和翻譯標準人類語言,還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執行簡單的指令。因為技術進步而導致大規模失業的時代已經來臨。由18世紀工業革命引發的第一個機器時代是機械的時代。而21世紀是數位的時代。前者強化了我們的肌肉與體力勞動,後者則強化了我們的頭腦與智能。工業革命開啟了一場技術和教育之間的賽跑。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人類仍然是跑在前頭。

21世紀的第二個機器時代要求工作者具備著不同的技能。過去我們強調對事實的記憶,以及執行詳細指令的能力。但是21世紀的電腦在這些方面已經做得很出色了,而且每年的進步越來越快。許多公司在尋找不同技能層次的雇員時遇到困難,這顯然表示我們的教育體系並沒有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必須革新教育,並且促進終生學習。

愛德華•盧斯在<機器人帶來的挑戰>一文指出,機器人正帶來一種令人日益頭疼的矛盾:機器人數量越多,總體經濟增長便越強(因為採用機器人能夠提高生產率),但是中產階級的境況卻越糟。美國人的收入中間值在過去5年裡,一年不如一年。

周原所翻譯的<科技入侵,你的飯碗將不保?>一文指出:電腦的計算能力大幅地提升,加上數位資訊普及化(也就是俗稱的「海量資料」),使得電腦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地完成相當複雜的工作。智慧化的工業機器人,已經能夠快速地學習人類的工作步驟。新創公司發明各式我們意想不到的新產品、新服務。然而它們的共通點是,不需要僱用太多員工。

作為回應,各級學校必須改變,應該要加強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減少強調死背的教學;並培育創造力,讓學生免於被電腦取代的命運。

傑瑞米‧里夫金在<機器人帶來的挑戰>一文指出:18世紀起的第一個機器時代淘汰了奴隸勞動,在19世紀和20世紀裡大批勞工被僱來操作機器。21世紀則是高科技專業化人才設計監控智慧科技系統的時代。而智慧科技將在以後幾十年中,大規模地代替人類勞動。智慧科技代替人類勞動,生產力急劇提高,這使得企業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創造更多的產出。結果,企業裁員的速度快得驚人。估計全球製造業僱用的工人數目將從一.六三億人下降到2040年的幾百萬人而已;大部分的工廠工作即將消失。

筆名Inside的作者在<當科技吞噬了你的工作>一文指出:世界將會分裂成兩個部分,一個萎縮成極小的群體:超級有錢人,科技人、金融大亨,還有繼承他們的富二代,他們住在便捷的城市裡賺錢,並到海灘、湖畔,或山林圍繞的別墅渡過炎炎夏日;另外一大群人勉強度日,偶爾打打零工、做些合約制工作,賺點零用錢,窮到沒錢造訪有錢人生活、工作、玩樂的地方。兩個群體間幾乎沒有中產階級存在。這就是極端的M型社會。

科技摧毀工作的速度遠快於創造工作。愈來愈多的工作,將被軟體、無人機、機器人所取代。愈來愈多的財富累積、愈來愈少的工作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這就是非常矛盾的21世紀未來的數十年。

目前的教育能拯救年輕的一代嗎?別傻了,並不是所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有些人甚至根本沒辦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況且,科技在未來開始吞噬科技類的工作,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馬丁•沃爾夫在<不能讓機器人把人類分而治之>一文指出:製造業生產效率的快速提高,全球「 贏家通吃」市場的崛起。很多日常的腦力勞動將被電腦化,就像文書技能遭遇的變化那樣。中等收入的就業機會可能會被進一步掏空。結局是更為兩極化的收入:頂層有一小批贏家,下面則是苦苦掙扎的龐大群體。勞動與資本之間的收入分配也會越來越不平等;長期失業人數不斷增加。

馬丁•沃爾夫在<機器人能否造福窮人?>一文指出:喚醒了人們心中的恐懼,他們擔心智能機器會讓大量人類變得多餘。「在不遠的將來,低技能且低薪酬的工作將首當其衝被計算機化。高技能且高薪酬的職業相對較不可能被計算機資本替代。」無疑,這將加劇收入不平等的現象。非熟練工人的薪資的市場水平可能比社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還要低得多。許多中低技術水平的工作已經處於風險中。我們無法預知三十年後何種技能還能符合需求。

極少數人成了大贏家,而大多數人成了失敗者。我們將需要重新分配收入和財富。也就是說,經濟和政治制度必須進行改革。

C 各國政府共同的急迫挑戰:如何有效地培養出數位時代的中產階級?

數位時代的大師與未來學家們,先後發表了系列的叢書與文章,對於21世紀的上半葉有著啟發性的指引作用。包括了任職於谷歌公司(Google)的雷蒙·庫茨魏爾(Raymond Kurzweil)的專書:

.1990年出版的「具有聰明才智機器的時代」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1999年出版的「具有心靈能力機器的時代」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2005年出版的「奇異點迫近:當人類能夠超越生物限制」(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 Transcend Biology),

.2012年出版的「如何創造出心智:重現人類思考的秘密」(How to Create a Mind: The Secret of Human Thought Revealed)。

美國賓州大學轄下華頓商學院的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講座教授專書,於2013年出版「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轄下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的Erik Brynjolfsson講座教授與Andrew McAfee副主任共同著作的專書:

.2011年出版的「與機器賽跑」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2014年出版的「第二個機器世代」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Progress、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泰勒·科文教授( Tyler Cowen)專書,於2013年出版的「中產階級的消失」(Average is Over:Powering America beyond the Age of the Great Stagnation)。

我把他們的主要觀點,綜合整理如下。

(C.1)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第二個『機器世代』

從18 世紀末,英國人瓦特(James Watt)改良了蒸汽機起,歷經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 世紀末,發明並且改良了蒸汽機。大量使用煤;人類的主要工作是農村的勞動力、工廠的藍領工人。馬匹的獸力陸續被取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石油與化石燃料為基礎,創造了汽車工業,廣泛使用電力,還有現代通訊等等。除了工廠的藍領工人之外,辦公室的白領階級工作也大量地出現。

.第三次工業革命:在21世紀裡,網路技術的普遍,流行與再生能源的重視。人的工作被智能機器大量地取代。人活著,不只是為了工作,更要在遊樂方面取得平衡。所以關懷產業與體驗產業就應運而生。

第三次工業革命,結合了數位科技、材料科學、綠色能源等等。

(C.1.1) 第二個『機器世代』:數位時代

Erik Brynjolfsson講座教授與Andrew McAfee把1997年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深藍電腦(Deep Blue Computer)擊敗世界西洋棋王Garry Kasparov當作分界點,之後稱為第二個『機器世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這個時代的電腦,大量地取代人類的心智能力(mental power)。

IBM的華生電腦(Watson Computer)在2010年的Jeopardy! 電視遊戲裡,擊敗先後任的人類冠軍。華生電腦非常善於處理不規則(unstructured)的問題,可以被運用在:法律諮詢、投資顧問、病症檢測等複雜工作上。

佛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於1988說過:「科技是上天給予人類的恩賜。它是文明、藝術與科學的泉源。」

很不幸地,科技的快速發展,也為人類社會帶來各式各樣的新問題。隨著智慧科技(intelligent technology) 取代大規模的人類勞動,最廉價的勞工也不如替代他們的智慧科技廉價、效率高。秘書、檔案管理員、記帳員、電話接線生、銀行櫃員都屬於傳統的白領職業,今後將快速地消失。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可以移動,擁有情感與認知能力,更加敏捷、機智,能夠感知方向,思考並且回答人類提出的問題。

在2030年之前,會出現具有自我學習、調整、不斷進步能力的機器人。

(C.1.2) 數位革命、破壞性創新,打開了潘朵拉(Pandora)魔盒

在數位時代裡,電腦帶來了不斷進步的自動化。人類的各種工作分別被智能機器所取代,而且是單向的取代,沒有回頭路,任何工作一旦被機器人取代,就回不去了。

同時在日常生活上,也造就了『數位經濟』。不只是信用卡(credit card)的大量流通,而且進步到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來感應付費。

數位科技帶來的工作上與生活上的變革,也造成社會各個階層的進一步兩極化,也就是『數位鴻溝』(digital divide)。在收入排行頂端萬分之一的階層,聚積了大部份的財富,形成了『數位菁英』(digital elite)的小圈子。其他萬分之九千九百多的一群,感受到的是「失業型復甦」 (jobless recovery);也就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0年就提出的「技術帶來失業」(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現象。

在21世紀數位時代裡,有三大明顯的特徵:

.首先是計算能力(computation)與通訊能力(communication)的發達,

.其次是『數位化』(digitization),(高品質的複製只需按鍵即可、沒有其他生產費用)

.接著是新發明以暴發性的速度出現。

在社會上,造成了三大明顯的對比:

一是尖端技術者與平凡技術者的分野,二是表現超群者與普通老百姓的分野,(前者『贏者全拿』或『贏者拿絕對大塊』)三是有錢的資本家與貧苦的勞動者的分野。

任職於Google 的未來學家雷蒙.庫茲韋爾(Raymond Kurzweil)說過:「人類創造的技術正加速地發生變化,它的能量以指數級數擴張。我們每十年發展速度就會加快一倍。以現今的發展速度,只需25天就可以達成以前一個世紀的進步。」

科技以指數函數的速度來增長,對於人類熟悉的現有產業,具有破壞性的創新的影響。就如同以攝影底片為專長的美國柯達公司(Kodak)一樣,已經被數位照相的技術掃進歷史的灰燼裡。智慧型手機的照相功能不斷地加強,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買不到單獨的照相機了。

雷蒙.庫茲韋爾又認為,在21世紀末智慧科技將會比「未經輔助的人類智慧」強過一兆倍。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也認為,一切自動化之後,未來的世界將不再提供工作給上班族。

數位科技進步神速,而人類的進化卻是牛步化。目前人類中間值 (median) 的工作者已經明顯輸給智能機器了。

2007年至2009年是經濟蕭條時期,接著是經濟停滯時期。這像是三部曲:首先是景氣循環(cyclicality),接著是經濟停滯(stagnation),然後是工作消失(end of work)。

(C.2) 21 世紀,人類要學習與『電腦、智能機器』共存、共榮

年輕人對於未來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已知的眾多工作之中,哪些項目可以完全免於被智能機器所取代?」簡短的答案是:無一能夠幸免,只是時間上先後早晚的差別而已!

一個人如果擁有特殊的技能,無論是全球化的衝擊、機器人化的衝擊,都不容易被取代,因此會很吃香。例如,吳寶春的麵包技藝、阿基師的廚藝、劉謙的魔術表演等等。

反之,一個人如果只擁有平凡的技能,那麼很抱歉,無論是全球化的衝擊、或機器人化的衝擊,都會很快地將你取代。

智能機器的強項在於效率,而人類的強項則在於,能達到不同的效果與可以隨機變化。可以依照標準作業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的規定、按部就班地執行的,這種工作最容易被電腦、智能機器所取代。人類工作裡,比較不容易被取代的,包括:圖形辨識能力、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人腦在情緒上或者道德上的心智能力等等。也就是說,需要靠直覺、有時候要靠第六感,或者是需要創新,以及處理極端複雜、甚至於模糊的事務,目前還是人類的表現領先於智能機器。

在1950年,亞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一項大家奉為標準的分辨方法,叫做『圖靈測試』(Turing Test):「如果專家們分辨不出某項工作是由人類完成、或是由機器完成,就代表機器成功地取代人類完成該項工作。」

(C.2.1) 人們要和智能機器互補、共存

在21世紀數位時代,藍領、白領的界限消失。有特定能力的,就是達人!人類要即早坦然面對新情勢,找到每一個人和智能機器的互補角色與優勢。從與智能機器競賽、對抗(compete against machines),調整心態,轉換成與智能機器一起面對時代的挑戰 (compete with machines),相輔相成。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是第二個『機器世代』)帶來了新機會,人類活著不僅是為了工作,而且要取得遊樂方面的平衡。年輕人要提高敏感度,不要只是按照老方法、依樣畫葫蘆。

一般說來,新創的工作圍繞在兩大特性:

.首先是善用機器的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

.其次是經由網際網路(Internet of People)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全球化流傳與普及。

有很多跨國的微型公司,只僱用十幾位、(、)到幾十位員工,可以創造出可觀的營業額與利潤。

(C.2.2) 數位時代必須做大翻修:稅制、退休給付、教育變革

全體人類共同擁有的資源,就是固體的地球、地表面液體的水、圍繞著地球的空氣,以及來自太陽的陽光。

地球上的總人口數如果毫無節制地增加,那麼每一個人可以分配到的平均資源就會嚴重地減少,甚至無法維持一定標準的有尊嚴的生活。

為了促進經濟活動,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地印鈔票,也愈印愈多。但是大部份的財富卻流進極少數富人的手裡。絕大多數的年輕人,貧無立錐之地,靠著每個月22K過日子。在都市裡,他們買不起一家三口的住處。所以年輕人不敢冒然結婚,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數位革命進展神速、瞬息萬變,置身於20、30年後的職場人才需求,大家如果不夠優秀特別,被看見、被青睞的可能性勢必很低。傳統的學校教育,如果還是停留在「填鴨式教學」的話,不容易培養出新一代的領導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總統提醒過我們:「要關注是否提供足夠的資源給予弱勢族群」(whether we provide enough for those who have too little)。

人民的經濟活動,很像是在玩『大富翁遊戲』(Monopoly)一樣。當遊戲參與者手上的籌碼用盡時,只好坐以待斃,或者掀翻遊戲桌子起來革命。同樣地,當年輕人失去希望時,社會就會動盪、暴亂。有時候,年輕人為了思想的崇高原因而革命,例如「五四運動」;有時候,年輕人為了生活的現實原因而革命、去鋌而走險,例如20世紀上半葉在世界各地甚為流行的「共產主義」。

在21世紀數位時代,中產階級(middle class)的標準已經明顯地提高了。在從前,能夠按照機器使用手冊來操作、零失誤的表現即可,屬於「深入」地去尋求局部最佳化的『悟能』層次。今後,必須要能夠臨機變化、變通才行,屬於「淺出、旁通」來尋求全面最佳化的『悟淨、悟空』層次。

如何才能夠善用數位時代所帶來的產品富足(bounty),避免中產階級消失與財富分配兩極化(spread,wealth disparity)的惡夢?看樣子,政府的根本制度,包括稅制、退休制度,必須為「數位時代」做大翻修。

傳統以來所使用的交易計價(exchange rate)、訂定薪水的基本假設與標準,已經被數位革命給打亂,造成了嚴重的傾斜。大家必須同心協力、重新思考,找出適合全體人類,在經濟上的交易計價與訂定薪水的新平衡點與標準,才能夠產生安定社會秩序的新中產階級。

(C.2.3) 教育已經輸了與高科技的賽跑,嚴重地落後與脫節

高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從五十年前非常通用的商用算盤(abacus)、到四十年前的工程用計算尺(slide ruler)、到三十年前廣為流通的計算機(calculator)、再到最近幾年很普及的智慧型手機與平版電腦 (smartphone、tablet),計算與處理事情的能力,何止進步成千上萬倍!

反觀世代的年輕人,這五十年來的進步在哪裡?除了低頭族沉迷於努力『滑』觸控螢幕之外,緩慢改變的臺灣教育,仍然卡在討論「高中入學」與「大學入學」要如何分發才好的舊問題上。

教育方面的變革,也是個非常迫切的需要。美國羅德島州設計學校的校長John Maeda告訴我們: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學程裡,必須要加入「藝術」(Arts)的內涵,來大力提昇年輕人的朝氣/STEAM。

參考資料:

孟芳,『機器人時代還有多遠?』《專題報導》,世界日報/世界周刊(<「機器人時代還有多遠?」專題報導>,《U世界日報/世界周刊》)U 1559期,2014年2月2日。

曾子龍記者,『30萬機器人上線,郭台銘明年不裁員』,旺報(<30萬機器人上線,郭台銘明年不裁員>,《旺報》),2011年11月20日。

周原,『它聰明你傻瓜,全球瘋機器人』,天下雜誌(<它聰明你傻瓜,全球瘋機器人>,《天下雜誌》) 538期,2013年12月25日。

吳垠慧記者,『機器人流浪漢,現身逛寶島』,中國時報(<機器人流浪漢,現身逛寶島>,《中國時報》),2013年8月21日。

Takao Someya,『Bionic skin for a cyborg you』,IEEE Spectrum,2013年8月。

http://spectrum.ieee.org/biomedical/bionics/bionic-skin-for-a-cyborg-you

張力山,『未來行動輔助裝置,超越人體極限的機器人外骨骼』,科學月刊(<未來行動輔助裝置,超越人體極限的機器人外骨骼>,《科學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二期,2012年4月30日。

鄭志凱,『1964,2064人類百年大預言』,天下雜誌(<1964,2064人類百年大預言>,《天下雜誌》)540 期,2014年1月22日。

新聞速報,『NASA購量子電腦,處理速度快數千倍』,中央社(<NASA購量子電腦,處理速度快數千倍>,《中央社》),2013年5月17日。

張沛元,『美研發量子電腦,加密程式擋不住』,自由時報(<美研發量子電腦,加密程式擋不住>,《自由時報》),2014年1月4日。

編輯室,『大腦自體運行,霍金再提驚世假設』,自由時報(<大腦自體運行,霍金再提驚世假設>,《自由時報》),2013年9月24日。

編輯室,『15年後比人聰明,電腦會開玩笑會調情』,中時電子報(<15年後比人聰明,電腦會開玩笑會調情>,《中時電子報》),2014年2月25日。

賴珍琳,『微軟、英特爾最關注的下一波產業,機器人走出工廠進入你的家庭』,今周刊(<微軟、英特爾最關注的下一波產業,機器人走出工廠進入你的家庭>,《今周刊》)611期,2008年9月4日。

編輯室,『中產階級工作消失的真相』《專題報導》,經濟日報╱社論(<『中產階級工作消失的真相』專題報導>,《經濟日報╱社論》),2014年3月20日。

安德魯•麥克菲著、倏塵譯,『人類仍是自動化的主人』(<人類仍是自動化的主人>),FT中文網,2014年1月/28日。

愛德華•盧斯著、徐天辰譯,『機器人帶來的挑戰』(Obama must face the rise of the robots.)(<機器人帶來的挑戰(Obama must face the rise of the robots.)>),FT中文網,2014年2月18日。

周原譯,『科技入侵,你的飯碗將不保?』,天下雜誌 (<科技入侵,你的飯碗將不保?>,《天下雜誌》)540期,2014年1月22日。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人類工作將岌岌可危,做好迎接新生活的準備』,今周刊(<人類工作將岌岌可危,做好迎接新生活的準備>,《今周刊》)857期,2013年5月23日。

Inside筆名,『當科技吞噬了你的工作』,今周刊(<當科技吞噬了你的工作>,《今周刊》)860期,2008年6月13日。

馬丁•沃爾夫著、和風譯,『不能讓機器人把人類分而治之』(If robots divide us, they will conquer)(<不能讓機器人把人類分而治之(If robots divide us, they will conquer)>),FT中文網,2014年2月14日。馬丁•沃爾夫著、曲雯雯譯,『機器人能否造福窮人?』(Enslave the robots and free the poor) (<機器人能否造福窮人?(Enslave the robots and free the poor)>), FT中文網,2014年2月24日。

樂水,『和機器人搶飯碗,勝負難料』《專題報導》,世界日報/世界周刊(<「和機器人搶飯碗,勝負難料」專題報導>,《U世界日報/世界周刊》) 1559期,2014年2月2日。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人類工作將岌岌可危,做好迎接新生活的準備』,今周刊(<人類工作將岌岌可危,做好迎接新生活的準備>,《今周刊》)857期,2013年5月23日。

張體偉、孫豫寧譯,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著,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經濟新潮社出版,2013年4月。

Raymond Kurzweil,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具有聰明才智機器的時代),MIT Press,1990。

Raymond Kurzweil,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When Computers Exceed Human Intelligence (具有心靈能力機器的時代),Viking Press,1999年1月。

Raymond Kurzweil,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 Transcend Biology(奇異點迫近),Viking Press,2005年。

Raymond Kurzweil,How to Create a Mind: The Secret of Human Thought Revealed(如何創造出心智),Viking Penguin,2012年。

Erik Brynjolfsson & Andrew McAfee,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與機器賽跑),Digital Frontier Press:Lexington,Massachusetts,2011年。

Erik Brynjolfsson & Andrew McAfee,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Progress、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第二個機器世代),2014年。

Tyler Cowen,Average is Over:Powering America beyond the Age of the Great Stagnation(中產階級的消失),Dutton:Penguin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 City,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