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學院舉辦伊波拉病毒現況與防疫準備演講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西非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三國伊波拉疫情進入全球衛生緊急狀態 (global health emergency),近日西班牙及美國陸續發生醫護人員遭院內感染事件,引發關注。公共衛生學院與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中心10月21日於公衛大樓201講堂舉辦「伊波拉病毒:疫情現況與防疫準備」特別演講,邀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醫師簡報全球最新疫情現況及我國的因應措施與準備,並提供民眾個人如何有效自我防護的建議。活動當天本校師生參與極為踴躍,並有許多關心此課題的校外醫護人員、民眾及媒體參與。同時,目前在公衛學院就讀,來自非洲國家喀麥隆之博士班學生亦與會認識羅醫師,以利日後相關傳染性疾病之諮詢合作。

羅醫師於8月25日受派前往奈及利亞為當地臺商、僑民及駐館人員進行衛教說明,協助防範伊波拉病毒感染,同時也參訪當地伊波拉緊急應變中心、公私立醫院,瞭解該國最新疫情以及在公共衛生防疫與疑似病患診治流程、感控措施等方面的因應作為,為我國防疫措施準備提供重要參考建議。羅醫師表示奈及利亞的防疫經驗顯示有效的公眾溝通、積極即時的心理社會支持,讓民眾與醫界相信政府,是把握限縮控制疫情時機的重要關鍵。

羅醫師強調世界衛生組織已於10月20日宣布奈及利亞疫情結束,由奈及利亞的經驗顯示西非伊波拉疫情仍有逆轉契機,有賴國際快速積極投入各項醫療衛生資源及人力,以協助疫情最嚴重的西非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三國。從西非疫區國家來臺的民眾或旅客應在機場主動申報旅遊史及健康狀況,如在入境後21天內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刻撥打24小時免費防疫專線1922,由防疫人員安排至適當醫療院所就醫,俾便能夠獲得迅速檢驗及早期治療。

由於伊波拉病毒傳染途徑為接觸病患體液(包含血液、嘔吐物、排泄物)或遭病患體液污染之物品,洗手與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為首要防護措施。醫護人員因需密切接觸病患,須穿戴防護衣等個人防護裝備方能確保無虞。疾病管制署目前已準備充足防疫物資供各醫院醫護人員使用,並舉辦演練使醫護人員熟悉應穿戴的個人防護裝備及其正確穿脫流程。

雖評估我國發生境外移入風險較低,但仍不可忽視其發生之可能性。醫護及公衛體系人員以及一般大眾對於伊波拉病毒感染相關疫情訊息發展及我國目前的因應準備都應有正確瞭解,進而提升成功應變的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