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醫學劃時代的新紀元 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

主動脈瓣膜狹窄(Aortic stenosis)是老年人的常見退化性心血管疾病,而對於大部分罹患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之病患而言,以開心手術置換人工主動脈瓣膜是有效緩解心衰竭症狀,並延長壽命的唯一治療選擇。但是臨床上許多符合開心手術適應症的病人並未接受手術治療,除了病患和家屬對開心手術的排斥和抗拒外,因為罹患此一疾病的患者,大都是年長者或是合併多重內科疾病的高手術風險之族群,因此術後產生相關併發症,甚或死亡的機率也不小。

隨著心導管的技術和醫療材料科學的進步,以往令醫師束手無策的高齡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目前已可以經由股動脈置入以合金金屬為瓣膜骨架、輔以縫製動物心包膜組織為瓣膜主體的主動脈組織瓣膜支架,逆行送至主動脈根部後開置放,取代原有鈣化的瓣膜運作,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無須如一般傳統開心手術切開胸廓,傷口位於一側的鼠蹊部僅約0.5公分長,全程不需藉助體外循環,手術期間心臟也無須停止跳動。

自2002年法國Cribier醫師成功發表了第一例成功在退化性主動脈瓣狹窄的病患置換人工主動脈瓣以來,歐美地區許多醫學中心累積了許多以心導管方式置換主動脈瓣膜的臨床經驗,從目前已發表的研究顯示,對於無法接受傳統開心手術的患者,TAVI的療效明顯地優於內科治療;而對於高手術風險的族群,TAVI也略優於傳統開心手術。另外,因為是較不侵襲性的治療方式,病患幾乎沒有因大手術傷口所帶來的併發症,且恢復時間短,大大縮減了住院的天數及相關醫療費用。這個術式目前成為許多年長、無法接受開心手術治療、高手術風險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的另一種治療方式。

臺大醫院從2009年開始引進此一先進醫療技術,結合心臟內、外科、放射科及麻醉科等醫師組成醫療小組,陸續赴國外接受訓練及觀摩。從2010年9月至今,整個醫療團隊在心臟內科高憲立副教授及心臟外科陳益祥主任的帶領之下,已有超過100位以上年長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患,經由心導管的方式植入人工主動脈組織瓣膜。這群病患平均年齡高達83歲,其中有11位是高齡90歲以上的患者。手術成功率目前為100%,且所有病患術後30天內的死亡率更是令人驚訝的0%。近年來結合了麻醉科阻斷鼠蹊部局部神經叢的技術,更讓病患能夠在無須插管且意識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全程接受此一術式,大大降低了年長病患所需承受的麻醉風險。

臺大醫院在此一術式的臨床成果,不僅傲視全亞洲,和許多歐美在此一領域的先驅心血管中心相比,更是不落其後。也由於此一傲人的成績,不僅吸引國內許多醫學中心醫師競相前來學習,近五年來高憲立醫師已先後四次獲邀在國際學術的研討會議中,以衛星直播的方式,在國內外眾多心臟科專家學者的面前現場手術演示以資觀摩。同時,歐洲及亞洲許多專精討論瓣膜治療的國際學術會議,如London Valve、TCT Asia-Pacific Valve及Tokyo Valve等,高憲立醫師也都榮膺各會議學術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代表過去幾年臺大醫院醫療團隊在此一領域的醫療成果,確實是受到國際間的好評與肯定。

隨著全球TAVI治療的成功案例數逐漸增加,已改寫了相關疾病的治療指引,不僅因此鼓舞了第一線的臨床醫師,更進一步催化了相關醫療產業的革命性發展,讓心臟醫學走向劃時代的另一新紀元。可以預見的未來,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勢必將更進一步地觸及心血管疾病的不同領域,而治療的成功與否,有賴於心臟內外科醫師的團隊緊密合作。臺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在TAVI的成功示範,不僅成功地將臺灣的心臟醫療成果推上國際的舞臺,更奠定了臺灣在世界心臟醫學新浪潮的領先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