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背後 重視鉛水管危機

(記者/李依青)

都市是人類現代化的象徵。臺灣在去(2015)年 10月爆發的有毒鉛水管,就是日治時期發展的公共建設,並延續至今。尤其是大臺北地區,到目前為止還有將近三萬戶還在使用鉛水管。根據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黃耀輝的說法,鉛從很早開始就被人類廣為使用。臺大環工所教授駱尚廉也表示,我們的環境中充滿著鉛。然而民眾無須過度擔心,鉛的濃度已在逐年降低當中。

●歷史文明上的鉛應用●

可以說,鉛一直幫助人類創造文明。黃耀輝說,早在羅馬帝國時期,人類就已經廣泛運用鉛作為各種器具的材料與塗料。精緻美麗的羅馬神廟、兩旁栩栩如生的雕飾、漆上白色的顏料更顯莊嚴。這種白色的塗料就是用鉛作為基底調和而成。黃耀輝說,含鉛的塗料不僅延展性佳,也相當持久。

黃耀輝還說,羅馬人平時用來飲酒、釀酒的器皿也是用鉛做成。就連羅馬戰士身上穿的盔甲、手上拿的兵器,也有一部分是以鉛、鐵製作而成。更不用說平時用來輸送民生用水的自來水道,裡頭的鉛含量也相當可觀。臺大人類學副教授呂欣怡表示, Edward McNall Burns所寫的《世界文明》 (World Civilization)一書中,就提到許多羅馬時期出土的遺骸,都含有重金屬鉛。

黃耀輝進一步說明,鉛水管做為輸送用水的管道,其實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以早期羅馬城為例,因為用水量十分龐大,水管一直處於沖刷的狀態,平均釋出的濃度就較低。反倒是用來盛放酒水的器皿,裡頭發酵的液體會慢慢侵蝕、並溶出為數可觀的鉛離子。

●日治時期的臺灣鉛管建設●

回到日治時期的臺灣,為了配合日本的西化政策,臺灣也搭上了現代化列車。尤其是當時繁華的臺北大稻埕、艋舺等地區,更是現代化的重鎮。臺大臺灣文學所副教授蘇碩斌就說到,當時的日本總督府興建了許多公共設施,包括公園、道路、火車、路燈等,而自來水管與水龍頭更是大大改善臺灣人的生活,使居民不需要為了取水而跑到河川旁,或大費周章的鑿井打水。

再根據駱尚廉的說法,臺灣與日本都屬於地震帶,為了避免水管在地震時經搖晃而破裂,當時的工程人員選擇以鉛作為製造水管的材料。鉛的延展性極佳,又富有良好的彈性,在地震來臨時並不會因劇烈搖晃而變形。同樣的,鉛的熔點相對其他金屬來得低,很適合塑形,因此大部分的水龍頭、蓮蓬頭也是用鉛製作而成。

●環保意識抬頭 鉛管材質漸被取代●

日治時期的現代化設施一直為臺灣各地沿用,其中也包含系統完整的鉛水管及水龍頭,沒想到問題也從此開始,相似警訊也在其他國家於現。根據黃耀輝的說法, 1970年左右,美國發生多起兒童因誤食從老舊房子剝落下的油漆碎片,而導致中毒的案例,有關當局於是開始注重鉛對人體以及環境的影響。駱尚廉也表示,臺灣則在 1980年左右,全面禁止繼續使用鉛作為水管的材料,並改用不銹鋼管或者是 PVC管代替。

駱尚廉接著說,早期所使用的含鉛汽油、油漆以及含鉛水管、水龍頭等,大大提升了環境中鉛濃度的壓力。經過政府的努力及環保意識的抬頭,臺灣環境中的鉛濃度正逐年減少當中。

●鉛對人體的危害●

即便如此,他還是提醒民眾,一些顏色鮮豔的塑膠製品,如寶特瓶、吸管以及兒童的玩具等,都含有微量的鉛,對身體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嬰幼兒。駱尚廉表示成人吸收鉛的濃度頂多百分之二十會留在體內,但嬰幼兒卻會吸收將近百分之四十的鉛在體內。

曾任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現任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康照洲也表示,不同年紀的民眾對鉛的容忍度也不同。一般而言,成人對鉛的耐受度較高,但嬰幼兒只要血液中含有 10微克的鉛,就會中毒。

康照洲接著說,嬰幼兒長期飲用含鉛的水,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智力衰退,也有可能會有過動的傾向。而成人則會導致神經細胞衰弱、貧血等症狀,嚴重者更有機會導致腎衰竭或死亡。

水電工程人員余晨暉也提到,由於媒體持續報導有關鉛水管的新聞,有不少客戶跟他反映是否可以改換無鉛水管。但駱尚廉說明,民眾其實並不用這麼擔心,因為臺灣的水質狀況相當穩定。自來水廠在過濾水時,會加入氯來消毒,氯一旦與鉛結合,就會產生二氧化鉛,就像一層模一樣包覆住水管內壁,阻止大量的鉛溶出。

余晨暉接著說,目前僅有廚房用水以及蓮蓬頭、臉盆有提供非鉛材料的選擇。而不銹鋼及陶瓷較為常見,但價錢幾乎是鉛材料的一倍以上。駱尚廉也表示,若民眾擔心喝到鉛水,一般家庭在購買淨水器時,可以選擇陽離子交換樹脂的濾水器,以過濾如鉛等重金屬。

●臺北市政府將在三年內全面更換鉛管●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總務科管理師蔡政宏表示,臺北市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全面更換超過 20公尺的自來水管線。他解釋,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單一鉛管水栓長度 30公尺以上時,才具超越鉛含量標準之風險。

蔡政宏強調,臺北市將在三年內更換全部的鉛水管。黃耀輝也建議,若民眾不願意開放自家土地供政府更換,可以使用「明管的方式往外銜接。一方面可以避免破壞民眾的房屋建設,又能達到替換管線的目的,也讓繁華都市下的鉛危機儘早落幕。

(攝影/李依青)

(責任編輯/陳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