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歐洲文化論壇4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4 「歐洲文學裡的鬼故事」2016年5月21日於臺北紅館舉行,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與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聯合主辦。冀望透過多角探討歐洲文化議題,將歐洲文化研究帶出校園,邀請大眾一同豐富臺灣歐語文化的底蘊,同時促進與歐洲駐臺文化單位的合作與交流。本次論壇主題旨於歐洲文學裡的鬼故事,聚焦於俄國、德國與法國文學中的魔/鬼故事,發掘人們對於超越死亡的可能想像與鬼故事的定位歸類。首先由法國在臺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長博凱(Nicolas Bauquet)致詞揭開序幕,期望日後臺法間交流更加蓬勃,並預祝活動順利成功。此外,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對於參與活動的舊雨新知表示感謝之意,更寄望借由此論壇能更有效推廣第二外語與文化。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為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簡潔教授,三位主講人分別為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鄢定嘉副教授、東吳大學德國語文學系謝志偉教授與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吳錫德教授。三位講者透過精彩的演講,帶領觀眾一探俄德法國文學中鬼魅的想像。

鄢定嘉以「主題與變奏——從歐洲人魚傳說到俄國文學中的『盧薩卡』」為題,爬梳「盧薩卡」(rusalka)的源頭與發展歷程。斯拉夫魔鬼系譜相當龐大,民間傳說與文學作品中便可見一斑。當中最為常見的盧薩卡以不同的面貌展現於傳說與作品中,主要可歸納為兩種形象:一為浪漫美麗的金髮女子,源自於西歐水妖傳說與人魚故事;二為斯拉夫文化中既有的女落水鬼或夭折的嬰孩等女鬼形象。民間故事中的盧薩卡形象多變且歡愉迷人,鮮有恐怖色彩,而俄國文學中則以長髮美女形象為主。自十九世紀初俄國浪漫主義文學開始,盧薩卡的形象融合歐洲人魚想像與本土民間傳說,故事情節亦相當多元,包含負心情郎、親情糾葛、人鬼戀情與恐怖驚悚等。在俄羅斯的繪畫與音樂作品也經常出現盧薩卡的形象,顯示在俄羅斯人集體淺意識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透過梳理文學作品中盧薩卡的形象,更能理解斯拉夫文化與歐洲文化的兼容並蓄。

謝志偉則以「理性掛彩・感性掛帥的世界——淺談德語文學裡的『不輸鬼』」為題,生動活潑地介紹鬼魂在德語文化圈的討論與德語文學中的代表意義。鬼魂存於生死之間模糊的界限,在德語文化中,鬼魂因怨/願而歸來。自蒙時期開始,理性主義掛帥的德語文化圈中,鬼魂的討論與書寫卻未隨科學除魅而消失殆盡。哲學家如康德、叔本華,乃至於作家如歌德、霍夫曼等人皆曾著文討論鬼魂。大多數人並未否定鬼魂的想像,將之視為疾病投射,抑或自我創造。針對鬼魂蓬勃討論的現象,他指出歐洲進入科學蒙時代後,科學將過去自然的神秘與敬畏解魅,致使人們轉向探問死亡與生命的解釋,鬼魂的想像亦活躍發展。此外,他以幽靈船為例,借由該傳說的理性解釋與文學作品中的詮釋想像,說明鬼魂在德語文學中被賦予不同意涵,借題發揮,作為社會批判或道德象徵等功能。

吳錫德的講題為「法國文學裡的鬼靈」,深入淺出地介紹法國鬼故事的發展與特色。由於法國晴朗天氣與「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等緣故,法國本土鮮少有鬼靈故事,多自國外流入,德國霍夫曼的影響尤為深刻。法國的鬼故事常被歸為「奇幻小說」(roman fantastique),除了表現手法「粗暴」且敘事自成一格外,大量寫實中加入一超自然現象也是此文類之特色。故事中的「鬼靈」並非真正的鬼魂,而是作為隱喻,進行社會批判或表現人類恐懼等。借由不尋常的事件,與現實世界秩序產生斷裂,進而揭露人們的恐懼,凸顯「陌生恐懼」(the uncanny)與非善(le mal)的事物,也常作為規避當局查禁的表現手法。透過雨果的《鐘樓怪人》與勒胡《歌劇魅影》兩例,法國文學的鬼靈並非妖魔鬼怪,實為具「超自然力量」的人類,且多作為娛樂與警世的借喻之用。

座談討論由簡潔主持,講者與觀眾互動熱絡,除了針對講座內容之回應、提問外,也包含文化觀察與在地鬼故事連結。

最後,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新書《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發表會,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陳淳文副主任、臺大出版中心湯世鑄總編輯、專書主編劉以德所長與專書作者之一張淑英教授分享本書編撰的努力與心得。集結全國十二名歐盟與歐洲研究學者共同創作,期盼借由本書能對歐盟文化層面研究有所貢獻。再者,從論壇活動至研究叢書,對於推廣歐洲文化研究能提供不同層次的發展與資源。本論壇共計約兩小時四十五分,共計有超過二百位觀眾參與,集結了跨領域的學術力量,在熱烈的掌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陳奕汎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