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不急著丟 公共冰箱與惜食銀行登場

食物是人們生活必需品,卻遭到過度浪費。根據2011年聯合國農糧組織報告指出,每年產出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遭浪費、或在過程中受到損壞,總量高達13億公噸。

提到食物浪費,我們腦海中最直接的想像是那些擺放在家中或學校的廚餘桶。然而,食物浪費不只出現在餐桌,而是從食物生產出來的那一刻就開始。從農夫的生產、食品的加工製造、通路商的販售再到消費者的手上,每個環節中都存在著棄置問題。

●格外有意思 臺大生翻轉醜蔬果印象●

「食物浪費不只是丟棄食物,更嚴重的是浪費自然資源。」提到食物浪費的嚴重性,「格外有意思的共同創辦人王馨妤說。當初她因為修了臺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開設的「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課程,讓她開始思考未來二十年臺灣可能面臨的問題。他們意識到糧食危機的嚴重性,並發現食物分配不均的問題更大。「一方面我們有大量的食物遭到浪費,一方面又有許多人吃不飽。」王馨妤說。於是她們從生產端出發投入搶救食物的行動,鎖定對象是最可能遭丟棄的「醜蔬果」。

王馨妤決定與同學一起創辦「格外有意思」,要透過實際行動,翻轉一般人眼中對醜蔬果的印象。

談到「格外有意思」名稱的由來,她表示當初在命名時,選擇不用醜蔬果而使用「格外品」來稱呼它們,原因是希望民眾不要一聽到「醜蔬果」三個字,心裡就假設了蔬果該是什麼樣子。

對她而言,每種蔬果的樣子都是獨一無二。她們的目標,就是將不合規格的「格外品」帶進格內。「我們希望改變大家對美跟醜的既定印象。」她這樣說。

王馨妤指出,格外品不論在營養價值及味道上,都與一般蔬果無異。因此除了透過臉書社團讓民眾團購格外品,她們也會將格外品做成甜點帶到市集販賣,讓民眾重新認識到格外品的營養價值。另外,格外有意思也鎖定友善耕作蔬果,在搶救剩食的同時也關注環境議題。

她又說,農夫淘汰的蔬果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種是考量到消費者對產品外觀要求而淘汰的產品,包括有坑洞的馬鈴薯、地瓜以及過熟有斑點的香蕉等。

第二種則是考量成本而篩出來不合規格的產品。以小黃瓜為例,考慮到運輸成本,農夫會希望在紙箱中放入越多小黃瓜越好。因此裝箱時就會先淘汰掉長相彎曲,不好放入箱中的小黃瓜。王馨妤提到在與農夫接觸的過程中,許多農夫會說他們知道產品沒問題,但因為成本因素只好犧牲不合規格的蔬果。

除了生產端的棄置,通路端也存在食物浪費。婦女團體「主婦聯盟」去年曾針對量販店及超市進行調查,發現販賣端丟棄食物的幾個原因,包括食物快到期、包裝破損及賣相不佳或過熟等。而在食物類型,生鮮食品最常被丟棄。

●保存期限長短 牽涉食物保存方式●

對於食物快到期造成食物棄置,臺大食安中心執行長許輔認為,這與政府的管理思維有關。他表示,根據《食安法》第15條規定,業者不得販賣超過有效日期的產品。然而政府對於產品有效期限如何制訂,並沒有明確標準,大多是業者參考同類型產品期限制定而成。

「從食安法來看,一旦產品超過有效期限,就不該食用。」許輔接著又指出,並不是所有產品,一超過有效期限就馬上壞掉。他以罐頭及冷凍食品為例說明,儘管有效期限標明兩年,但產品在設計時廠商必定將期限拉得更長,以保證產品在有效期限內不會腐壞。

也因此,消費者是否應自行判斷食物可否食用,不再那麼依賴保存期限。主婦聯盟專員沈寶莉認為,這牽涉到食物買回來後如何保存。

她說到,以牛奶為例,如果買回來在室溫下兩小時後才放進冰箱,即使還未到保存期限,牛奶本身品質就已經減損。另外以五穀類來說,存放太久容易產生黃麴毒素,一般消費者卻無法用肉眼看出。因此如果超過保存期限,她仍不建議食用。她認為對於剩食議題,更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民眾會買太多吃不完。」

●減少資源浪費 分門別類更有效●

有鑑於此,目前臺灣也設法推動食物銀行、公共冰箱等組織,讓原本可能被丟棄的食物更有效利用。位於臺中的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以食物分送為主,強調收取實物以取代金錢,在幫助弱勢的同時,也致力於減少資源浪費。

談到如何處理校內剩食,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副秘書長劉露霞認為:「建立簡單的執行規則很重要。」否則實際執行很容易半途而廢。她舉例,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校園內也可以發起簡單版的食物銀行計畫。

首先,依照食物類型不同,乾貨類及熟食產品等應該有不同處理方式。以乾貨類來說,最重要的在於必須要有通風的儲放空間,以及簡單的管理措施,例如依照保存期限分區擺放乾貨。而對於熟食來說,則可以和店家洽談合作時段,讓學生可以在特定時間領取剩食。

然而她也說,校內剩食的根本問題,還是出在學生的飲食習慣及商家的食材控管上,這部分只能靠長期宣導來改變。她建議,學校可以透過定期舉辦愛惜食物活動,提倡校內零剩食。

●引進德國惜食經驗 有效利用剩食●

目前在臺大學中文的德國人Stefan Simon,則嘗試將德國的食物分享經驗帶來臺灣。不同於一般慈善組織以幫助弱勢為目的,談到臺灣食物分享計畫(Foodsharing Taiwan)成立的宗旨,他說道:「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避免資源浪費,讓剩食有更好的利用。」

食物分享計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惜食計畫,透過會員制及與店家合作的方式,讓惜食人可以在打烊時段前往將店家,將賣不完的食物帶回去。

參與惜食計畫的惜食人,除了提供基本資料登錄會員外,還必須簽訂契約,聲明不會將拿到的剩食再作商業利用。另外惜食人也必須為自己拿到的食物負責,除非店家有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否則不會對店家主張法律責任。透過這種方式,減少店家捐贈食物的疑慮。

Stefan說明,在德國食物分享主要透過專屬網站提供民眾資訊,網站地圖上記載了各區商家的剩食狀況。目前他在臺灣則以臉書社團進行聯繫,並與店家約定食物領取的時段及頻率。領取食物的惜食人也必須在表單上登記,一旦寫上自己的名字後,就負有指定時間內領取食物的責任,以免造成店家困擾。

目前惜食計畫合作的單位有兩家,都位於臺大校園附近。談到遇到困難「合作店家數量不夠是個問題。」Stefan說。因此他希望之後能有更多同學,願意一同參與,鼓勵店家加入計畫。

除了惜食計畫,自八月開始,Stefan也在臺大附近咖啡館放置公共冰箱,讓民眾分享家中吃不完的食物。

對於公共冰箱的使用規則, Stefan表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取放食物。但考量到食安問題,因此冰箱不收蛋、奶、肉類等生食。而在冰箱管理部分,主要由拿取及捐贈食物的民眾幫忙清理冰箱。

在德國目前參與惜食計畫的店家有兩千家左右,而各個城市總計也設有超過200個大大小小的公共冰箱,都是透過網站運作。他提到,在德國食物分享主要透過舉辦活動來讓民眾認識議題。

「當越來越來多人知道食物分享後,投入計畫的人也變得更多。」Stefan表示。目前在歐洲已有法國及丹麥等國家投入食物分享。而在亞洲,香港也已經有人加入分享食物的行列。

未來Stefan也計畫在臺大校內設置共冰箱,然而現在主要面臨到的問題包括冰箱電費、設置地點及由誰管理等。他目前也在尋找有意願合作的學校社團,可以一同宣導公共冰箱理念,讓更多人加入搶救剩食的行動。

記者/攝影 陳韻婷

圖/Stefan Simo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