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腦 心 靈兼顧,縱橫數位時代系列21 許炳堅教授

在21世紀裡,數位電腦的人工智慧能力進展神速,職場重新洗牌,人與智能型機器的相互角色產生了動態的變化。只要機器能夠執行的工作,就會做得更有效率、更便宜、更可靠,再也不會回到人工執行的方式。

雙智慧分別是,人類守著的「自然人智慧」與機器運轉的「人工智慧」。年輕人一方面要學習電腦程式來掌握人工智慧,另一方面又要嫻熟自然人智慧,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又如何隨著時間來做動態調整?這是一場持久不停歇的挑戰。

到目前為止,電腦系統還不會自己產生新的智慧,在長遠的將來可說不定呢?年輕人想問,在不遠的將來,哪些智慧會被收入人工智慧?哪些智慧會停留在自然人智慧呢?人工智慧的存在是經由程式設計師寫為電腦程式的,所以系統化的知識最容易被加入到人工智慧裡,包括已知的學科知識,還有孔子所著作《論語》的大部分內容等等。反之,跳躍式思考或沒有傳統脈絡可循的看法,比較不容易被寫為電腦程式,而是留在自然人的智慧裡,例如哲學,還有老子所著作的《道德經》內容及兵聖孫武所著作的《孫子兵法》內容等。

A. 不同層次的腦功能:機械式計算與邏輯推論vs. 心智與靈性

四書之一的《大學》,開宗明義地闡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A.1) 華人大學與歐美大學的校訓對比●

古今中外各個大學的校訓,傳達的是該校培育學生的宗旨。如果深入探究華人代表性大學與歐美著名大學的校訓,就可以看出其差別的端倪與竅門:

.在臺北市的臺灣大學,其校訓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在新竹市的清華大學,其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在新竹市的交通大學,其校訓是:「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在臺南市的成功大學,其校訓是:「窮理致知」

.私立大學裡,在桃園市的長庚大學,其校訓是:「勤勞樸實」

根據網路的統計結果,大中華地區大學校訓,出現最多的詞語依次序為:博學、創新、求實、求是、明德、厚德、團結、篤行、勤奮、嚴謹。

上述的共通點,就是要求年輕人腳踏實地,強調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勉勵大家努力去實踐。但也是造成大部份年輕人一步一腳印,慢慢地走;有時候還會一步好幾個腳印,在原地踏步,無法前進。

反觀歐美大學的校訓,就非常活潑生動,充滿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訓是:「Mind and Hand」(心與手)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校訓是:「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風在吹拂)

.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 的校訓是:拉丁文的「Fiat Lux」,也就是英文的「Let There Be Light」(讓光芒普照)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校訓是:拉丁文的「Veritas」(真理)

上述的共通點,就是對應於高的溫度或者高的自由度,包括在空中的風、無遠弗屆的光、抽象崇高的真理以及智慧的心。多麼地柔軟與高超,多麼地引人遐思,刺激與鼓勵人們無窮的想像力!

●(A.2) 數位手臂和數位腦●

18世紀工業革命從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開始,一直到1950年代電腦的發明為止,這期間機器主要的任務是讓人們節省力氣,具體的代表作就是生產線的自動化機器。

20世紀下半葉電腦普及之後,世界進入了資訊時代。到了21世紀,我們更是處於數位時代,機器(Machine)升級為「數位手臂」(Digital Arm),也促成了精巧的3D列印技術的實現。

還有,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迅速進步,令人刮目相看與驚艷。在2016年,谷歌公司(Google Inc.)的AlphaGo軟體程式成功地擊敗了人類的圍棋高手;由好幾家公司分別開發的無人自動駕駛車子已經在世界各地的高速公路上以實驗的性質奔馳。這一切可觀的進展讓我們由電腦(Computer)時代進入了數位腦(Digital Brain)的時代。

善於使用「手、腦、心、靈」(hand、brain、mind、soul)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分野。前兩項,已經有「數位手臂」與「數位腦」的出現與普及。如何守住人類優勢的最後兩道防線「心與靈」呢?正考驗著現代人們的共同智慧。

在大學課程裡,有不少實驗課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如果是技職體系的學校,那麼動手操作的機會又增加了許多;另外,暑假期間到公司、或者民間工廠去實習,也有實際動手的機會;至於在校內參加學生社團、或者系學會的服務活動,也有很多動手的機會。年輕人想動手做事情,最怕的就是眼光太高,「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說,簡單的事情不屑於做,高難度的事情又不會做,中間程度的事情卻有數位機器、以及學長姐在做,所以年輕人經常找不到適合自己開始動手的地方。

其實,凡事起頭難。只要能夠開始走出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持續地進行。好比走路一樣,先把左腳放在右腳前面,再把右腳放在左腳前面,如此反覆動作,就可以大步地向前走出去。綜合來說,年輕人可以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熟能生巧,就能夠做得又快、又好,然後再升級去處理更複雜的事情。

●(A.3) 經由英文來各別探源:哲學、心理學、宗教、腦、心、靈●

在歐美,除了醫學、法學、神學(theology)三大領域之外,其他領域的博士學位都以哲學博士來涵蓋,這有著極為深厚的意義。

對於哲學的態度,華人的大學與歐美的大學有著明顯不同的重視程度。華人的大學裡,有些設立了哲學系讓有興趣的學生進到該系裡去學習;其他的科系,好像和哲學扯不上直接的關係。因此所頒授的博士學位,也不會提到哲學,而是由局限在各別學院底下的各別研究所來處理,例如:管理學博士、電機博士、文學博士,等等。實際的運作是,只要一個學系裡有數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就可以申請設立博士班來頒授博士學位。如此一窩蜂地在各個大學設立許多博士班,然後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大堆流浪博士。

而歐美的大學對於博士學位的頒授,特別地鄭重其事,在全校設立了「研究生院」 (Graduate School)來負責處理。一個合格的博士生,不僅要滿足專業學系內的學術要求、還有所屬學院內的跨領域的學術要求,也要滿足全校對於跨院(亦即在其他學院)的某種程度的學術要求。通過了各種不同的考驗與挑戰,才能夠獲得「研究生院」代表整個大學來頒授的「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學位。以美國加州的幾個大學體系來說明,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十個校區,因為每一校區的學術內涵有極高的素質,就可以頒授「哲學博士」學位。

反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二十幾個校區,雖然每一校區的大多數教師擁有博士學位,但是整體的學術內涵並沒有達到上乘,所以只能夠頒授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而不頒授「哲學博士」學位。他們真的是有自知之明,再加上強大的自我克制能力。實在值得華人的大學,好好地思考與學習。

學習使用文字,不限制在文學系,例如中文系、外文系;學習使用電腦,不限制在電腦系,例如資訊工程系、資訊管理系。同樣地,學習使用廣義的哲學,並不局限在傳統認知的哲學系,而在學術內涵有極高素質的整個大學校園內。

哲學 (Philosophy):

根據英文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1985 Edition》的解釋,哲學是喜愛與追求智慧的舉動,並且充滿了自我要求。哲學也是對於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所遵循法則的探討。哲學對於事物的探究是根據邏輯推論,而非只是經驗的累積。哲學是對於基本信仰的批判與分析,哲學也是所有學習的合成。除了醫學、法學、神學之外,大學的課程都包括在廣義哲學的範疇,還包括了美學、道德規範、形上學(metaphysics)、認識論(epistemology)等等。

心理學 (Psychology):

根據英文字典的解釋,心理學是關於人類精神與心智的狀態與行為,包含了(而且不限於)心、靈、理解力(intellect)、智慧(intelligence)、精神力與思想(mentality)、機智(wits)、推理(reason),等等。

宗教 (Religion):

根據英文字典的解釋,宗教是對於萬物創造者與宇宙主宰的超自然能力的信仰。世界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宗教,每一個人都可以對於宗教信仰做出選擇,或者不選(也算是一種選項)。

腦 (Brain):

根據英文字典的解釋,腦是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位於頭蓋骨下方的器官。它主導了計算、情緒(emotion)、思維(thought),以及協調身體的動作。

心 (Mind):

根據英文字典的解釋,心不是一個特定的器官,而是源自腦部的人類意識,特別表現在思維(thought)、感覺(perception)、感受(feeling)、意願(will)、記憶(memory)、想像(imagination)。心主導自覺的(conscious)與不自覺的(unconscious)動作與歷程。所以心與物質是相對的。

靈 (Soul):

根據英文字典的解釋,靈是一個人存活的重要原理,屬於非物質的,在死時會脫離肉體而永生、不朽的。

●(A.4) 「邏輯推論的腦功能」和「心智的腦功能」的分別●

人類的大腦結構非常地精密,其主要功能有不同的層次:(1)機械計算與邏輯推論的腦功能,(2)心智的腦功能,(3)靈性的腦功能。「完整的大腦」包含了上述的三種功能。

腦與心臟(heart)是生理學的重要器官。心(mind)則相當地抽象,既不是表象的腦、也不是機械動作的心臟。我們如何巧妙地分辨出一般的腦功能與心智功能的不同呢?

總括來說,「理性的腦」處理機械式計算、理解、以及邏輯推論能力,也就是看得到的具體事物,而且大家所共同尋找的最佳答案經常是相當地一致。「理性的腦」所處理的事物,一般說來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的。

就日常生活與工作來說,20世紀70年代裡人們普遍使用計算機(Calculator);80年代以後,個人電腦(Computer)開始流行起來;21世紀起,人工智慧的進步一日千里,數位腦(Digital Brain)也盛行起來。白領階級能夠處理的工作,今後大部分將被數位腦所取代。

至於「感性的心」則是處理人文、感情、藝術、思考、創意、與哲學等事項,也就是抽象的與看不到的;不是靠金錢來衡量其價值或者貢獻。這也包括了想像、理想、夢想、親情、愛情等等。

在《法言·問神》的古文裡,漢朝的揚雄告訴我們:「言為心聲」。所以中文字裡,採用「言」作為部首的,與心的思考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詩、話、設、計,等等。

四書之一的《大學》也提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誠意與正心兩項,都是心的範疇。還有,孫中山的遺教也提醒我們:「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由此可見,心的重要性。

在產業界上班,工程師們按照已知的方法來做事。遇到特別困難的情形,就交給主管們去處理。主管所做的決策(decision making),就是跳脫已知的「理性邏輯推論」去做綜合的判斷,需要冒一定程度的風險,因此主管每年的總收入往往比工程師每年的總收入高出很多。

根據報章的報導:人的左腦主管計算與邏輯推論;右腦則處理文學詩歌、藝術音樂、電影話劇、文創設計、工藝、宗教哲學、溝通情商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與工作裡,我們要平衡左腦與右腦的發展與使用。

在21世紀的全球化競爭力,必須兼顧邏輯推論的腦功能和心智的功能。遇到挑戰與機會的時候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可以迅速地聯想不同的見解,充滿了想像力與創造力才行。

●(A.5) 參悟「靈性的腦功能」●

「靈」這個字由三個部分組成:雨、品、巫。巫字是搞鬼,也就是變魔術,其實鬼與神在某種程度上是互通的;剛死不久是鬼,死了幾百年之後聲名還流傳的,就成為神了。靈的部首是液態的雨,而魂的部首是氣態的雲。靈字還包含了三個口的品字,人生需要的是高尚的品味能力。

在華人地區特別是漢族社會,紅色表示喜慶,比如在婚禮上和過年的春節裡都喜歡用紅色來裝飾;還有,五行中的火所對應的顏色就是紅色。代表熱情的紅色,可以用來表示心臟(heart)以及熱血(blood)。

紫色則代表尊貴,譬如北京故宮又稱作「紫禁城」。同樣的,日本王室至今仍然尊崇紫色,這源於中國古代對北極星的崇拜。

在西方自古以來紫色就是宗教的顏色。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至高無上和來自聖靈的力量。猶太教大祭司的服裝或窗簾、聖器,常常使用紫色。天主教稱紫色為主教色。主教穿紫色;樞機穿朱紅色。待降節(等待耶穌的誕生)的主要顏色是紫色。紫色代表神聖、尊貴、慈愛,在高禮儀教會(如天主教、聖公會),會換上紫色的桌巾和紫色蠟燭。所以,紫色可以用來表示心(mind)與靈(soul)。

與靈相關的,就是精神(spirit)。「精、氣、神」被中醫認為是生命三寶,所以非常地重要。

一般說來,華人的教育專注於動手、和「機械式計算與邏輯推論」的腦功能,相對忽略了「心智」的腦功能與「靈性」的腦功能,因此在創意之路難行。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有能力賣弄小聰明,會急功近利,卻不願意冒險開創,只想撿現成的便宜與守株待兔,擠在薄利的舊職場紅海裡去搶食,而不願意航向新職場的藍海去開拓新天地。

一個人的靈魂是否能夠永生,主要是看他對於人類有沒有特別傑出的貢獻與價值。如果達到《左傳》春秋時魯大夫叔孫豹所說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自然能夠永生的。

反之,一個人如果對後代的人們沒有明顯的貢獻,沒有後世的年輕人特別要懷念他,那麼他在死後從肉體分離出來的靈就會成為孤魂野鬼。例如,有錢人如果把錢財都留給自己的子孫,社會上的其他人感受不到他運用這些錢財的正面影響,自然就不會去懷念他。

不少歐美的有錢人只留少部分(例如十分之一)錢財給自己的子孫,大部分的錢捐給公益基金會做社會善事,對於他死後的靈,就有非常直接的助益!美國的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夫婦、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夫婦等都出錢出心地贊助公益善事,就是這種良好的表現。

當然啦,錢財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終生在印度奉獻與服務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並沒有額外的錢財,然而她持續長久的善行深深地感動全球的人們,她不但在世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也在死後數年內即被天主教封為聖人,成為「聖德蕾莎」(Saint Teresa of Calcutta),值得我們景仰。

●(A.6) 用腦與用心的不同境界●

對未來的評估有幾種方式,近期的使用「預測」(Estimate)其準確度與結果很接近,中期的使用「預估」(Forecast)包含了相當程度的不準確度,至於遠期的則使用「預言」(Prediction),就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附圖ㄧ顯示出時代的脈動,包含了挑戰與改變,五個 “cha-” 開頭的英文字依序分布在無知區塊、不知/未知區塊、與已知區塊。圖中也清楚地標示了手、腦、心、靈發揮的相對位置。

從座落於無知區塊「混沌 (chaos)」開始;稍為具體成形一些就是「挑戰(challenge)」,橫跨於無知區塊以及不知/未知區塊。從混沌的狀態進步到挑戰階段,就有了新的希望。面對挑戰的最好方法就是改變,也就是把 -lle- 從challenge拿掉,就成為change;「改變(change)」座落於不知/未知區塊。堅持改變而且做得上手,就引出「機會(chance)」來,橫跨於不知/未知區塊以及已知區塊。再繼續不斷地精進下去,就產生出「優勢(advantage)」,也可以說是魔力、吸引力(charm),座落於已知區塊。

人類所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有適當的解答方法。天下哪一個人造的問題沒有相對應的答案呢?只是良藥苦口,需要有決心、與毅力的人,還要能夠「舉一反三」、善用想像力,跳出框框之外、不被原來框架限制住才行。

遇到了挑戰之後,接下來是改變的階段。《易經.系辭下》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窮有兩種瞭解方式,一種是當作名詞,也就是匱乏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另一種是當作動詞,也就是竭盡了一切想得到的方法。窮,對應的是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提醒我們的stay foolish。

改變是扭轉局面的關鍵所在;能夠改變,整個情況就通順起來。改變是放棄行之有年的舊方法,對應的是賈伯斯提醒我們的stay hungry。整體合起來看,就是「物極必反」,反這個字包含了改變的意思。

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要預先做好準備,最好是提前跑半程,就可以贏在中點站。挑戰的特點,就是會遇到挫折,每一個人吃了多少苦頭,就有機會達到相對應大小的成就。騎在靜止的腳踏車上要維持平衡而不摔下來,很困難,必須讓整個的重心落在腳踏車與地面接觸的狹小面積之內。往前移動的腳踏車要維持平衡而不摔下來,就容易多了;除了靜態的重力因素之外,還可以藉助於動態所衍生的離心力來調節。

用心去面對挑戰,可以開創出新局面,這是「英雄造時勢」的境界。反之,等到機會清楚地浮現才用腦去追逐與把握,就只是「時勢造英雄」的格局。

表格五列出了自然界、以及先聖先賢對人生進階的五大明示。由老子《道德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開始,地指的是人們所居住的地球,天指的是地球所處的太陽系,道則對應於太陽系所處的銀河,自然則對應整個的宇宙。

接著是孔子《論語》的「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順,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再接著是《孫子兵法》的「道、天、地、將、法」,因為兵聖孫武不是哲學家,所以他所強調的內容,只對應了五項裡的四項。

然後是《西遊記》的「悟能、悟淨、悟空、三藏、如來佛」。「悟」字是由孔子所言「吾有又五而志於學」的「吾」與「心」合併而成。而立強調的是能力,對應的是悟能;不惑需要清淨,對應的是悟淨;知天需要的是彈性與無遠弗屆,對應的是悟空。耳順是修道的上乘境界,對應的是三藏;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大圓滿,對應的是如來佛。從物質天然態來看,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電漿態、光」;這是溫度由低而高,物質所呈現的狀態。

從現代人生的作為來看,分別是「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前三項「深入、淺出、旁通」分別是非線性系統的三種有效的解題方法。如果拿學生在考試時的表現來做比喻,面對問題埋首疾書是深入,趁著監考人員不注意時把小抄拿出來是淺出,小抄沒有寫的部分轉頭向左右瞄答案,這是旁通。後面兩項,三藏是修道的高僧,到了忘我的境界;如來佛不是凡人,所以用無我來對應。

思維模式而言,前四項分別是等式,著重於小變化的不等式,強調改變的不確定式,以及促成創新的想像式。從時代多元兼顧來看,依序是動手、用腦、腦與心合用、用心、靈性。

B. 中文在思考表達上的幾個明顯弱點

●(B.1) 應該用「想像數」取代「虛數」●

傳統上,華人講求務實,一步一腳印,甚至於因為小心謹慎,會在同一步的地方踏出好幾個腳印來。如果一昧地強調實在、老實、踏實,則太過於固態化,以及緊守著沉重的包袱於陸地上;自然是漂不出去、也飛不起來。相對地,歐美人士則富於想像力,能夠拋開過去與現實的包袱,勇敢地迎向不可知的未來。

就拿平面上的數軸來說,水平方向是實數(real number)軸。而歐美人士所認同的垂直方向的「想像數」(imaginary number)軸,華人卻翻譯作「虛數」軸。因為使用了「虛」這個字,所以華人就跟著聯想到「假」、以及「不存在」,真的叫人覺得可惜。很多華人的學生們,甚至於高中教師、或者大學教師們,都很納悶:「為什麼要求所有的高中生學習虛數?甚至於連選擇文組的學生都不放過!」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通基本的道理。

大學裡工學院的工程數學課程有一學期是教「複變分析」(complex analysis),包含了實數與想像數(虛數)。另外,電機學系的訊號處理領域、以及通訊理論領域,也深度地倚賴想像數(虛數)的使用。不少困惑的教師對於其個人認為不存在的虛數的重要性,起了根本的懷疑。

在歐美課堂上,對於「想像數」的講解就容易多了。現在當下(now)是對應於實數,例如電阻R,兩端加上電壓就會瞬時反應;而過去(past)、與未來(future)則是對應於想像數,例如電容C與電感L,不能夠馬上反應,而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充電、或者放電。

有學生問老師:「實數軸上的數比較多,還是想像數軸(亦即虛數軸)上的數比較多?」合適的答案是:一樣多,因為兩個數軸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旋轉90度而已。

在2016年夏天,日本任天堂公司推出的口袋妖怪「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遊戲,風靡了全球,華人地區也不例外,這款遊戲正是善於利用人們的想像力。在可見的將來,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與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會更廣為流行,也是依賴人們豐富的想像力。

以前的人喜歡被稱讚「老實」,所對應的是實實在在的腳踏實地,就像是實數軸上的數,每一個都可以捉摸得到。反之,有額外價值的是「新鮮的果實」,所對應的除了「實數」之外、還要有理想與夢想的「想像數」,可以帶給人們極大的想像空間。描述過去的事蹟,叫做「故事」(story);而歷史(history)是許多故事的綜合,從英文來看,像是「他的故事」(his story)。反之,新鮮事被當成新聞(news),而華人眼中的「小說」(novel),卻被歐美人士視為「創新」(novel)。

●(B.2) 「非」包含了「不是普通」,有「多元」的涵義●

近代的華人社會做事情追求精準,而且喜愛採用對立的二分法:對或者錯、好或者壞、善或者惡、正或者邪。分辨得清清楚楚地,沒有絲毫模糊的空間。

本來360度一個圓的各個方向,因為二分法的簡化,形成了被壓縮的現象:向右的0度代表「對、好、善、正」,而其他的359度角度通通被歸類為「不對、不好、不善、不正」,也就是簡化成180度反方向所代表的「錯、壞、惡、邪」。在處理一加一等於二的數理問題時,如此簡化的二分法還可以行得通。

但是單軸的二分法在處理人文、心理學、社會科學、哲學等領域時,經常是捉襟見肘,甚至於削足適履。

舉例來說,「正常、反常、非常」等三種情況,正常對應於0度方向,反常對應於180度反方向,非常對應於90度垂直方向。因為二分法的簡化,對應於90度垂直方向的「非常」被對應於180度反方向的「反常」。從此以後,「非」被當成「不是」或者「錯」。例如,小學生的考試有「是非題」。

用單軸二分法來看古文裡的「非」字,不但文意不通,還經常鬧出與原意相反的笑話。戰國時期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便是很有名的例子,「白馬非馬,堅石非石」,在此「非」代表「非常」,亦即「不是普通」。原意是:白色的馬不是普通的馬(而是很高貴的馬),堅硬的鑽石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很名貴的礦石)。

如果用近代的單軸二分法來說,「非」簡化成180度反方向所代表的「不是」;該句話就成了「白色的馬不是馬,堅硬的鑽石不是石頭。」整個邏輯被搞糊塗了,完全是不通!不通!

再談另外一個類似的例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用近代的單軸二分法來說,該句話就成了「大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命名的,就不是永恒的名。」(見丹明子編著《道德經的智慧》)我們可以經由類似的文字架構,來深入瞭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意。宋朝蘇東坡與清朝鄭板橋都遇到相同的趣事,「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就拿蘇東坡來當例子,有一天,蘇東坡穿著樸實,到了郊外一座廟宇,主事的和尚冷淡地指著一張椅子說:「坐。」然後,對著道童喊:「茶。」和尚與蘇東坡談論之後,覺得對方頗有才華,即把他引至大殿,並且客氣地說:「請坐。」又對道童說:「泡茶。」後來知曉來客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又把他讓進客廳,然後恭恭敬敬地說:「請上坐。」又對道童說:「泡好茶。」

總的來說,這是一層比另一層高的三階段說法。「道.可道,非常道」對應於「坐.請坐,請上坐」。還有,「名.可名,非常名」對應於「茶.泡茶,泡好茶」。再一次驗證了,「非常」亦即「不是普通」。

●(B.3) 「不一樣」比「不對」更受歡迎●

專注於單軸的二分法,自然地區分出對與錯。華人社會認真地選邊站,紛紛地往「對」的方向靠攏,其實「對」就是有已知的答案。至於「不知、未知」的情況,一般華人避之唯恐不及,這是因為還不知道所對應的「對的答案」是什麼。如此一來,保守的華人社會就失去了許多冒險患難去嘗試新事物的機會。

從字義來看,「一對」就是一雙,屬於偶數。也就是說,學生的回答與老師預先準備的標準答案相同。在英文來說,「對」就是me too (我的答案也一樣)。

其實歐美人士很鼓勵創新,對於有個人新見解的,稱之為第一位(one),與「贏」(won)的發音相同。「不對」屬於奇數,至於比偶數與奇數更奇特的,就是質數。從0到9的個位數裡,7是唯一不能整除360度圓的最奇特的數;所以一星期定為7天,英國的特務電影影集也稱作007系列!當然啦,一星期定為7天,也與聖經中創世紀有些關聯。

說真格,華人先天上對於「不對」的評價,接受度很低,認為是一種負面的打擊與貶損。這是受限於單軸二分法的先入為主觀念,很難去更改它。

反之。華人對於「不一樣」的評價接受度很高,認為是一種頗為正面的鼓舞與創新,就是往多方向的多元思維去提升,從360度圓的不同角度出發,皆大歡喜。

●附錄: 有趣的中文、英文雙胞胎●

首先談英文的business,中文翻譯做「商業」。我們都知道,工業靠大量製造賺錢,然而工業賺的是一小部分的錢。平均說來,一個產品從代工廠完工離開生產線,其總費用不可以超過最後售價的三分之一,佔比較大比率的三分之二,就由銷售的商業過程來決定。在商言商,就是要多賺對方的錢,無論是對上游的原物料供應商,或者是下游的客戶,都要斤斤計較。

所以說,「商人」就是要傷害對方的荷包,亦即無形的「傷人」。英文字如果分段念起來「bu.si.ne.ss」 (比‧是你死),也有同樣的味道,非常地傳神。

其次談英文的design,中文翻譯做「設計」。英文字如果分開來看「de.sign」,把號誌遮蓋起來,別人就看不懂了,不知道你的葫蘆裡真正地賣什麼藥。

也就是說,一般人都不會做的情況「沒什麼作法」,而你會動腦筋把「沒.什.作」三個字都改成言字部首,就成為「設計麼詐法」。在此,「詐法」對應於別人不知道你的葫蘆裡真正地賣什麼藥。

附圖說明:

圖一:時代的脈搏,包含了混沌、挑戰、改變、機會、與優勢等五個 “cha-” 開頭的英文字。英雄造時勢 vs. 時勢造英雄。

附表說明:

表格五:現代實踐的五大階段: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人生過程:能力、興趣、腦心合用、用心、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