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工學院特色課程系列報導--社子島的城鄉微環境規劃

議題導向,場域為度,跨領域合作,居民參與的社區規劃,是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四十年來希望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剛剛獲得教育部最佳場域經營大獎的『食養城市 人文農創』計劃,就是立基於建城所的基業之上。然而,建城所到底如何在設計課裡陪伴並訓練學生呢?這篇文章,我們從修課學生的角度,為大家介紹場域教育的進行方式。以下文章乃建成所碩一同學親身參與後的報導:

今年的元月十五元宵節很特別,有別於過往參加燈節看花燈的行程,臺大城鄉所康旻杰老師帶著我們進到了社子島,參與當地《百年元宵提燈踩街,夜弄土地公》的活動。有的學生幫忙跟拍紀錄夜弄土地公的文化儀式過程,有的學生則學習製作傳統的關刀燈籠,希望能將這些傳統的文化活動保存與記錄下來。而我們都是因為修習了「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二」這堂課,而主動在課餘時間又來到社子島參與這樣的活動。

城鄉所每學期都會開設環境規劃設計之進階實習課程,也就是課程名稱為「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二」以上之課程,而康老師在2017年寒假開設了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二A - 社子島發展替代方案跨領域工作坊暨民眾論壇。

臺北市政府目前大力推動「生態社子島」之開發案,但問題重重。一方面社子島當地反彈聲浪大,除因該案規劃內容未經在地居民充分參與討論,更讓弱勢居民擔憂一旦開發後將因為無法負擔增長的房價/房租,而被迫離開世居的家園。但最大的問題還是開發案本身,無視社子島現有各個聚落的文化、環境、與社經脈絡,將破壞掉社子島原有之空間結構紋理。

因此,藉由「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二」這堂課,以解決社子島面臨之真實問題為起點,並奠基於充分的基地調查分析。不以「巨觀」的全社子島規劃藍圖為目標,而嘗試從「微觀」的視角切入,聚焦於社子島其中三個聚落:溪洲底、浮州、溪沙尾,深入認識三個聚落,由下而上,作為探討社子島未來整體發展方向之依據。

在五天的工作坊課程,我被分配到溪州底聚落,和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科系的組員一起進行密集的田野調查、居民訪談、討論交流,每晚都會在社子島的坤天亭向居民報告每天的階段性結果。最後一天則是民眾論壇,在坤天亭對居民與專家學者報告三組最後各自研擬的「聚落計畫」。

藉由這堂進階的實習課程,我們和來自新加坡大學、臺灣的成功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等九個學校,有都市計劃、景觀建築、建築、水利等不同領域的同學分組合作,有跨國跨校跨領域的多重學習經驗。

更重要的是,這樣實際走進田野的經驗是無可取代的,與其待在教室對著教科書與簡報高談著對於地方的了解,不如親身進入去感受一個地方的真實樣貌。舉例來說,我們通常藉由地圖去認識與想像一個我們從未去過的地方,但有太多的資訊、知識和經驗是地圖上所缺乏的。沒有來到社子島,不會了解地圖上看似平凡的小空地,卻是聚落內重要的非正式公共空間,居民在此交流聯繫感情,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絡。

(文: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康旻杰副教授、碩一林佩儀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