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全新治療方向 臺大團隊敗血症研究獲得歐洲重症醫學會最佳論文

李建璋醫師(臺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李孟澤博士(臺大急診醫學部)、劉政亨醫師(臺大急診醫學部)、徐子珺統計師(臺大急診醫學部)、簡國龍所長(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陳永銘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 。

敗血症為人類重大死因之一且罹病人數逐年上升,本研究開啟全新的敗血症治療方向,具有極重大之公共衛生意義,因此受到學界重視。論文有一篇甫於四月上旬歐洲重症醫學會首度於歐洲外(香港)舉行的2017年會,從40多國超過450篇投稿中,獲選為大會最佳論文摘要獎( 3 best abstract awards),大會報告者是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劉政亨。另一篇則即將於麻醉重症領域第一名雜誌英國麻醉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刊出,第一作者是急診部研究員李孟澤博士,統計是徐子珺統計師,通訊作者為急診醫學部李建璋醫師。

長久以來敗血症一直是棘手的醫療問題。在臺灣,每年有數十萬人因為敗血症而需要送到加護病房急救。而在過去的數十年,儘管歐美許多。國家投入大量醫療資源進行敗血症的臨床研究,但是,死亡率仍然高達 20%至 59%。

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又稱為 Statins-(史他汀 ),臨床上是降血脂的第一線治療藥物。Statin類藥物除了具有降血脂的功能外,也被發現具有抗發炎和殺菌的功能,因此過去二十年來藥廠或是臨床積極研究將Statin類藥物應用於敗血症臨床治療,但是研究結論並不一致。

近期人體外研究發現並不是每一種Statin類藥物都有相同的殺菌功能。從天然物萃取的Statin類藥物(如Simvastatin從紅麴萃取) 比人類合成的Statin類藥物(Rosuvastatin) 有更好的殺菌效果。基於上述體外研究報告,醫療團隊因而在實際臨床數據中尋求證據以驗證上述觀察。

由於敗血症在人群中的發生率只有十萬分之700,所以臺灣健保資料庫的海量數據自然成了一個可以達到分析目標之用的理想數據庫。醫療團隊經由嚴謹的研究方法學發現,在敗血症病發前,長期使用天然物萃取的Simvastatin的患者相較於無使用者有較低的敗血症死亡風險(下降28%),但是,人類合成的Rosuvastatin在本研究中無法顯著改善死亡率。此研究結果是世界上首先證實Simvastatin有降低死亡率的功效,且其降低敗血症死亡率的功效和降血酯的強度並無相關,這暗示著不同類的Statin類藥物有其他對敗血症保護的機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