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塊調色盤 不同住民語言讓臺灣色彩更豐富

報導/王唯瑾

教育部宣布,107學年度起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中,新住民語將正式列為語文領域課程。國小學生將在現有的本土語言課程以及未來新增的新住民語言當中,選擇其中一語言,做為每周一堂40分鐘的必修語文課。未來國民小學的必修本土語文課,將修正為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學生上課時間不變,能夠選擇的語言變多了。

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綱,為強化學生母語教育,學生就臺語、客語及原住民語擇一修習。近年來由於臺灣地區新住民數量大增,根據內政部105年統計,臺灣地區新移民配偶數量已超過50萬人,104學年度教育部統計國中小新移民子女人數總計超過20萬,尤以東南亞地區新住民子女比例最高。

為了強化多元文化學習,教育部宣布107課綱中新加入的新住民語以東南亞七國語言為主,包含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7國語文課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李勤岸認為,新住民語言納入國小必選課程,固然是多元文化學習的一部份,但本土語文課和新住民語文課程擺在同一時段,就會造成衝突。因新住民語言和臺灣本土語言在本質上並不相同,兩者不該一併談論。「我們連本土語言教育都做不好了,該如何做新住民語言?」李勤岸無奈地說。

雖然新住民語言即將納入正式課堂中,卻也可藉此機會,檢討國內已實施十多年的本土語文教育。

臺灣本土語言發展

若想洞悉臺灣本土語文教學政策的發展,必須回溯到民國38年。當時國民政府退守臺灣,為凝聚國家意識,全面推行「說國語」運動,學生在校園內的日常對話無法使用本土語言,學校及傳播媒體一律使用國語,亦使得家庭當中的母語傳承日漸流失。

解嚴後政府逐步放寬對於本土語言的限制,並研擬多元性質的語言政策。民國82年起,中小學學生已能視其需要選修閩南語及客家語課程,直到民國89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才正式將本土語言列入語言領域,並於90學年度正式實施。

新北市閩南語輔導團指導員的林淑期,長期到各校進行本土語言課教學訪視,對目前本土語言教學情形並不滿意。她指出,縱使閩南語師資數量是本土語中最充分的,閩南語課程依然因為師資參差不齊,教學品質有待加強。以閩南語教師為例,新北市目前的閩南語師資,有八成為現職教師,兩成為教學支援人員。亦即,許多班級的閩南教學是由班級導師負責。

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必須同時具備本土語言認證、教育行政機關合格認證,而現職教師則須參加36小時之教學研習後,始能從事本土語教學。根據教育部提升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師資專業素養改進措施,自106學年度起,未通過本土語言能力認證的現職教師,不得擔任本土語言教學。然而林淑期卻說,以新北市的狀況而言,要達到現職教師全面取得語言認證,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波宏明也提到,師資是本土語言教學上最大的問題,尤其原住民語文師資有九成是教學支援人員。目前原住民話教學的困境是,現職教師有豐富教學經驗,擅長教課,但本土語言能力不足;而教學支援人員精通族語,但班級經營以及課程安排的訓練則較為缺乏。

「語言講得好,不見得教得好。」波宏明認為本土語言教學支援人員的研習課程經常是拼盤式的,缺少系統化的教學方法演練。尤其原住民語文的教學支援人員通常年紀較大,教學上要花更多心力,才能讓學生感受學習本土語文的樂趣。

目前全臺各縣市皆有本土語教育輔導團,波宏明同時是新北市原住民教育輔導團的指導員。他坦承,閩南、客家語文的輔導團當中的教師多各自專精於閩、客兩語言,教學方法的推廣和演練較為成熟。而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許多地區族語師資不足,甚至根本沒有該族語的師資,學生最後只能選擇閩、客語,或較多人選擇的阿美族語。各地區的原住民輔導團當中,有些成員甚至不會講原住民語,相對於閩客兩語,原住民語在教學法的推動上更為困難。

母語教學心有餘而力不足

實際到臺北市富安國小的太魯閣族語課堂,族語老師謝金水為原住民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早上十點二十分,他剛從上一所任教的小學趕來,繼續十點半到中午十二點的兩節族語課。太魯閣族語選修的人數少,謝金水的這兩節課,分別是國小三年級和五年級的一對一教學。謝金水表示,只要有學生選課,就算僅有一人,基本上學校都有義務安排教師到校教學。

謝金水認為,各校應輔導學生以父母或家長之族語言為優先考量,如果校方沒有加強推廣此概念,原住民小孩很可能喪失學習自己族語的機會。謝金水這天教學的兩名學生,都不是國小一年級就選修太魯閣語。「如果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學習族語,現在應該很厲害了」謝金水說。

從事族語教學逾十年,謝金水感嘆,學生一周僅40分鐘的族語課程實在不夠。都市學生缺乏族語環境,下課後鮮少認真複習,學習成效不如國語和英語。謝金水也無奈道,部分學校教室不足,甚至有學校是三個族語課分散在圖書室的三個角落同時進行。部分教室因缺乏硬體設備,沒有電腦或投影機,授課老師很難運用多樣化的教材來豐富教學內容。

謝金水補充說,原住民文化應該結合語言、歌曲、舞蹈、工藝與服飾,落實在教育當中。他更建議學校於寒暑假辦理原住民文化體驗活動,讓小孩不至於在長假過後忘記課堂所學,減少學習族語的斷層。

合適的語文教育場所

少子化現象使得部分空出的教室,可以用於語文教學中。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東協人力教育中心主任王大修卻建議設置多元語文教室,在空間與設備齊全的條件下,採用沉浸式教學,以學生的母語來教學。王大修表示,從教育的角度,應以多元文化的觀點來檢視現在的母語教學,學校與家長應鼓勵小孩認識其他族群的母語,如此學生才能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保有認同。

在臺灣,人們平時以國語為主要溝通語言,而不同母語背景的人透過相互學習對方的母語,才能促進文化間的交流。王大修提到,有些人認為新住民語言納入國小必選課程,將造成本土語言被壓縮,因而產生危機感。這些人認為自己的語言才是主體的想法,其實展現的是偏狹的族群意識。「如果會講一些對方的母語,讓對方感覺受到尊重,才是學習多元語言的目的。」王大修說。

詩人陳黎的詩中言:「臺灣是一塊調色盤,不同形狀的舌頭,吐出不同顏色的聲音,攪拌成色彩豐富的美麗島。」語言是一個族群的文化能否存續的關鍵,臺灣本土語文的保存確有其困難之處,而當我們迎接新文化、新語言來臨的同時,首先應當思索的是,我們是否已經讓臺灣人建立對自己本土語言文化的認同,相信這絕對不是教育層面的課題而已。

責任編輯∕馬琬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