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母系列講座第10場 相信自己 永不放棄-吳寶春的冠軍秘密

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中國時報聯合主辦的「成功之母講座」,邀請世界麵包大師吳寶春擔任第10場講座主講人,以「相信自己、永不放棄-吳寶春的冠軍祕密」為題,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現場觀眾報名十分踴躍,國立師範大學校本部禮堂座無虛席。

不自我設限 學習無止盡

吳寶春2010年拿下樂斯福世界麵包冠軍大賽個人賽金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吳寶春表示,當兵才學會ㄅ、ㄆ、ㄇ及認識國字,但他不以低學歷自我設限,永無止盡的學習,靠著「相信自己、永不放棄」的信念,讓他不斷挑戰自己,成功站上國際舞臺。

幼時家貧苦 立志要出頭

排行第八(老么)的吳寶春出生於屏東鄉下的清苦農家,雙親都是文盲,從來不曾給他考試壓力,直到12歲喪父,所有經濟壓力都在媽媽身上,加上家裡茅草屋要改建,媽媽靠著白天採鳳梨、晚上赴流水席端菜來養家。

國二時,吳寶春半夜冒冷汗、肚子痛,為了求醫,媽媽吵醒鄰居借了500元,當下他才驚覺,媽媽這麼努力,子女生病卻沒錢看病,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成功」。

國中畢業後,吳寶春到臺北當麵包學徒,店家供吃供住,又能學一技之長,吳寶春期望有天能成為麵包師傅,「讓媽媽沒有經濟壓力」是他第一個人生夢想。當兵時海軍同袍教他識字,讓他豐富知識,有天放假回家看媽媽,發現家中餐桌上只有一顆魚頭、一碗白飯,讓他更清楚地知道,要出人頭地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學習」。

吳寶春說,「以前我很自卑,功課不好又有愛喝酒的父親,在被嘲笑的環境中長大」,為通往成功之路,他開始上潛能開發課程,當下不知道這門課能帶給他什麼,但就是想學習、改變自己。

曾經很自卑 努力求改變

潛能開發最後一堂課,老師徵求學生上臺分享3分鐘,雖然內心恐懼、手腳發抖,但吳寶春對於自己有勇氣舉手、硬著頭皮上臺很開心,他說「因為我真的改變自己了」,有以前不曾擁有的膽量。吳寶春說:「一點一滴的改變,累積起來的能量就很大」,奠定他通往世界麵包冠軍之路。

現場對談

吳寶春師傅與三位系統學校同學對談。同學好奇,他一路走來如何堅持夢想,如何突破困境關卡?吳寶春說,他以夢想激勵自己,再以不斷練習的「土法煉鋼」,把技術練到熟能生巧,做出夢想中的麵包。

面對出國比賽拿冠軍,師範大學化學系碩二同學謝宗恩詢問,很多同學可能聽完演講當下會覺得我也可以,但隔天起來可能又會怕失敗,會想說還是留在教室實驗就好,好奇吳寶春如何堅持。

吳寶春以自己當學徒時為例,當時臺北很冷,每天凌晨聽到鬧鐘要起來時,都想按下去。但想到自己要成功出人頭地,就會爬起來。2010年他的目標是要拿世界冠軍,每天練十幾個小時,過程中也想要休息,但躺在床上眼睛合起來浮在眼前的畫面就是領冠軍。想到那是自己的夢想,就反問自己可以睡覺嗎?「學會激勵自己,不忘記夢想。」

師大學生辜重嘉則提問,吳不只開麵包店,另有企業,兩邊角色要如何扮演得好?吳寶春回答,當初看許文龍的書,就想要學習跟他一樣。2011年創業時,會計拿財務報表給他看,自己卻看不懂損益表。那時想說,開麵包店看不懂損益表應該沒什麼關係,卻又回想當年要跟許文龍一樣,這是初衷。因此重返學習之路,唸EMBA學經營,然後把技術經驗傳承複製給旗下師父,各司其職。

臺科大工管系陳家民則關心吳寶春在麵包界追求夢想過程,是否曾遇過很難突破的困境,如何突破?吳寶春坦言,人生裡面有很多挫折與關卡。像當初想做出全世界最好吃法國麵包,但沒人教,這時候是要放棄,還是找方法。「我的方法就是不斷嘗試不斷去失敗!挑戰自己,變成習慣與生活。」

當時臺灣沒有法國麵包,他去日本學,但一開始沒有學理論,不懂理論就很難理解,即便遇到問題,也不知道怎麼問師父。這時怎麼辦?吳寶春說,他有一個方法,很簡單很笨拙但很好用,就是「土法煉鋼」。

吳寶春會先把自己心態歸零,忘掉自己已經是師傅,把日本師傅教的技術一五一十紀錄下來,下班後就努力練習,不改老師方法與配方,雖然不懂溫度與時間為何這樣,但就依樣畫葫蘆。不懂細節很挫折,失敗一次二次,可就是記錄下來,失敗十次二十次後,終於做出了跟師父一模一樣的東西。「雖然我還是不理解,但我就是繼續練,練到得心應手,熟能生巧,這是最笨,卻最好的方法。」

文.圖/摘錄NT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