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是一所有溫度的大學
106年度「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遠山呼喚團隊 共同創辦人經濟學系林子鈞代表致詞
校長、各位師長,各位貴賓,各位臺大人早安。我是遠山呼喚的共同創辦人,臺大經濟系的畢業生林子鈞。
在我的演講還沒讓大家睡著之前,我想快點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只能用一個形容詞形容臺大,你的選擇是什麼?
其實這是今年九月我到孟加拉參加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博士,主持的論壇時,無意間被問到的問題。當時我回答是:「這是一所 有溫度的大學。」
大家都知道兩年前尼泊爾發生大地震,帶走了好多生命,但是很少人知道有350位臺灣的學生集資,陪伴震央村落度過難關,其中超過200位是臺大學生。他們的熱情,是我共同創辦國際非營利組織「遠山呼喚」的起點。
後來,居民的生活回到穩定,許多組織撤離震央,我們才發現當地出現了空前的輟學潮,地震帶走了孩子們受教育的權利。
那時候我去家訪,氣溫只有五度,要走的時候,一位媽媽從鐵皮屋裡面追出來,追了快一百公尺,問我:「孩子要畢業了,你們能夠想辦法讓他繼續受教育嗎?」我看著她冷得發抖,卻沒有辦法給她承諾。但是,一群臺大學生有了一個夢想,就是要帶整座山的孩子完成教育。
我們開始嘗試為孩子找回教育的關鍵元素,遇到很多挑戰。去年有一天下課的時候,我被叫到經濟系主任辦公室,當時有點緊張,想說完蛋了,都在創業,沒認真上課。結果沒想到,林明仁主任竟然邀請我一起開啟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到今天還是覺得很溫馨,因為他把這個機會留給了我,一個還在路上不斷嘗試的臺大學生。
接下來一年內,我們總共幫助300位孩子重返學校,目前,有三所學校超過一千位師生,正在使用遠山呼喚的教育系統,長期讓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我終於可以回去敲山坡上那間鐵皮屋的門,跟那位母親說:「孩子的教育,我們準備好了。」
回想大學生涯,如果把學生都比喻成小樹苗的話,我不是那棵長得最高的樹苗,而且還有點長歪,拼命往田埂外面長,但是幸好羅斯福路上面的那一畝田沒有放棄我,還在這幾年給了我很多養分,讓我可以把好多即將放棄自己的孩子帶回學校。
帶著團隊走過兩年的草創階段,並且從臺大邁入社會,過程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就是當我發現,很多人能夠透過遠山呼喚,把曾經接受過的溫暖傳遞下去。
兩個禮拜前我剛從尼泊爾回來,出差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在山路上遇到一個老農夫,他知道我來自臺灣之後,就指著我問翻譯:「韓國人來種咖啡,印度人來種茶葉,臺灣人這次來種什麼?」我回答他:「我們在種植孩子們的教育。」
如果過去,你感受過別人的溫暖,如果現在,你相信教育的價值,如果未來,你願意帶給孩子們脫貧的機會。我想邀請你參與種植教育的行動,跟遠山呼喚一起把溫暖,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