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全人教育 人生全部歷程一起最佳化 縱橫數位時代系列34 許炳堅教授

在職場裡,年輕人追求的是收入足以支撐生活的溫飽,以及由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至於中老年人,則比較在乎追求人生的意義,還有人與宇宙自然的和諧融合,以及如何達到天人合一。

A. 人生全部歷程:從單細胞成長、經非線性世界與複變世界、到死亡歸零在21世紀裡,人工智慧所帶動的數位自動化浪潮將會迅速地取代大部份人類的體力與腦力的工作。體制內的學校教育,無論是在中小學階段、或者是在大學部與研究所階段,都不可以再依循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必須要重新思考,什麼樣的新式教育最能夠讓年輕人發揮個人的天賦與潛能,讓他們積極地適應人機共存的新時代?

下圖顯示一個人從中小學、經由大學部與研究所深造,然後進入社會工作一直到65歲退休為止的完整歷程。也就是從單細胞的受精卵開始成長,經過青少年的中學叛逆期,到了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專業培育,在25歲左右獲得碩士學位文憑的意氣風發之後進入職場闖蕩。如果不是捧著公家機關或者是教書職位的鐵飯碗,那麼到了40歲的中年階段開始,被私人公司裁員的不安陰影與惡夢隨時籠罩在心頭上,揮之不去。

在臺灣的傳統中小學教育特別喜歡圍繞在有標準答案的課題上,學生們自然被引導去比較誰的記憶能力好、可以記住正確的答案。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花在已知的事項裡,對於新奇與未知的領域,無論是老師、或者是學生都缺乏好奇心與興趣。這種傳統的教學法在20世紀被認為效率很高所以大受歡迎,但是到了21世紀卻發現效果並不好,無法跟上時代變遷的步伐。

(A.1) 從單細胞成長到中小學階段的直線世界,與大學的非線性世界轉折線在中小學階段大部分課題相對地簡單,就像是在直線或者線性(linear)的舒適圈裡。大家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就好像一百米的賽跑一樣,只要努力往前衝就可以,一般人都可以順利地跑完。

到了大學教育,年輕人從簡單的直線世界轉入了非線性(nonlinear)的轉折世界,相對地也由百米賽跑換成了跨欄障礙賽。首先,在入學方面究竟是選校優先、還是選系優先,就把年輕人搞得昏頭轉向。其次,方程式的問題不再是加、減、乘、除的代數(algebra)四則運算而已,而是採用微積分(calculus)來處理非線性問題。即使是採用很有效率的牛頓-拉弗森方法(Newton-Raphson method),也經常會卡在起始點鄰近的局部最佳解答,而達不到全面的最佳解答,因此造成了許多人「吃碗內、看碗外」總覺得別人捧的那一碗比較好吃,無法心平氣和地在專業領域認真地下功夫、精益求精。

(A.2) 進入高度非線性的大轉彎職場

年輕人在大學部或者研究所畢業之後要進入職場工作,只有少數人繼續留在學術象牙塔裡攻讀博士學位。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馬上遇到強烈的震撼,當學生的時候要繳學費,身份是消費的客戶,學校裡的教師與職員對學生們自然是比較客氣。即使有些學生修習了某一課程被當掉,教師也是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求好心理。年輕人進了職場就換了個角色,自己不再是被呵護的客戶,而是每一個月要領薪水的員工。職場上只要不違法,並不是事事都講求公平的。有些工作你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就是輪不到你來做。又有些工作你覺得卡住了、做不下去,主管偏要指派給你。反正,「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既然每一個月要從主管手裡領到薪水,只好接受他指派的工作。這種不是有理走天下的世界,就是高度非線性的大轉彎職場。從25歲到35歲在職業生涯的前十年裡,個人的聰敏(smartness)與勤快相當地重要。把主管指派的工作做得好、做得漂亮,對於年度考績會有正面加分的效果。到了35歲之後,不少人晉升到基層主管階層,凡事不能夠只靠聰敏的臨場反應,還要善於使用智能(intelligence),譬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A.I.)就是。如果說,聰敏能夠促使一個人成功地單打獨鬥,那麼人工智能就可以促成團隊合作的打群架,畢竟團結力量大。

就體育競賽來比喻,進入了職場就像是參加了長途馬拉松競賽,需要的是全程的適當配速,而不是依靠短程的貿然衝刺。要熬得過長途的辛勞,才可以堅持到達終點的總成果。

(A.3) 進入複變世界的螺旋線

每一個人在職場工作到了50歲,又進入一番新的境界。如果用數位電腦的術語來說明,50歲之前的職場善惡分明,像是0與1的邏輯位元一樣,事情是否有道理或是無條理都可以分得清清楚楚地。每一位員工對於自己在職場上的表現與重要的程度,心知肚明,應對進退都似乎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般。但是到了50歲之後,進入了模糊理論統轄的領域裡,每一個人並不能夠全盤掌握自己在職場裡的命運,而是要被團隊的其他成員所樂意接納才行。所以工作場所的化學氛圍(chemistry)特別地重要,也就是說自己要與相關各個派系融洽才能夠在職場繼續存活下來。這可以視為包羅萬象的世界(complex world),所強調的不僅是依靠合理的判斷,還要加上化學氛圍的人情味才行。從數線的比喻來說,比起二維平面上的轉折線還要複雜,大概是三維空間的螺旋線了。

(A.4) 進入歸零階段的超脫

65歲是從正式職場退休的年齡。當然啦,退休並非馬上把所有的工作全部停擺,而是循序漸進地減少相關的活動,並且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這一階段裡最重要的事情上。

歸零是65歲之後的重心,不只是身體活動的歸零,還有精神層面的歸零。對於前者,醫學專家與營養師們有很多中肯的建議,本文著重在後者的精神層面。我們常說的「身、腦、心、靈」,其中心與靈最難分辨,尤其是靈。靈橫跨生時與死後。有些電影喜歡強調「空山靈雨」,稱讚一個人有靈性、或者是性靈出眾。在活著的時候,與靈最接近、或者最相關的,包括:

.晚上睡眠時的做夢,

.潛意識,

.白天發呆時的靈魂出竅,

.工作上的神來一筆。

至於死後,一切分解,還能夠留傳下來的就是靈的不同體現,包括:

.墓碑、紀念廟,

.塑像、照片、錄影帶、語音檔,

.書籍著作、藝術品,等。

(A.5) 人生歷程每一個階段的競爭力:有、虛、零(無)

一般人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現指的是現在、亦即當下,實指的是「東西」、可以被掌握的有形物質。在中小學階段的直線世界、大學的非線性世界、與高度非線性的大轉彎職場裡,專注於現實的作法還可以派得上用場。

到了螺旋線的複變世界,並不局限在代表現在的水平實數軸的範圍,而是要把代表過去與未來的垂直虛數軸(也就是想像數軸)也包含進來。「虛」並非不見了,而是在時間軸上往過去、或者是往未來推移。就好比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數據被丟到雲端而手邊的電腦或者手機沒有留下備份,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把數據從雲端叫回來。

「零」的部分更玄了!對於中小學生而言,零就是沒有、消失了。至於擁有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高級知識份子而言,在哲學層次的場合對於「零」的瞭解,要從老子《道德經》關於道的解說入手。零是徹底的分解,一直到「眼睛看不見、手摸不著、鼻子聞不出」。

但是這些比原子、分子還小的次粒子或者暗物質,以後還是會合成為眼睛看得見的有形物質,所以說「無中生有」並非不可能。佛教講求生命的輪迴,基督教也提倡耶穌以後會復活,周朝的老子學說強調「無為而治」,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與上述的想法有著強烈的關連。

佛教裡「成、住、壞、空」(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等四劫)的說法與「有、虛、無(零)」的說法,在意義上是相通的。

對於宇宙的事物,我們不可以局限於「一時一地」。除了位置之外,也要注意速度(亦即位置對時間的微分量)、與加速度(亦即速度對時間的微分量)的重要性。零與靈相通,愈能夠看得開、不自私的人愈能夠影響久遠。

所以,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放棄了醫生身份去從事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運動;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身分而去追求人生的意義,造成佛教的開啟;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救贖人類,造成基督教的開啟;周朝的老子只當守藏史藏書室官員而不尋求高官厚祿;都是這個道理。

一般人想要看通靈(soul)與零(zero)的妙用,需要培養一些慧根,以及累積相關的經驗才行。

圖:一個人從中小學、經由大學部與研究所深造,然後進入社會工作一直到65歲退休為止的完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