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第21次跨領域學術交流會—公衛學院
由公衛學院主辦之第21場「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交流會」於107年11月30日於公衛大樓辦理,這是本校為促進各研究領域間之交流及加強各學院教師間之互動而積極推動之系列活動。
公衛學院在2017年通過美國公共衛生教育(CEPH)認證後,目前更積極邁向國際化,同時重視院內外跨領域交流。感謝科技部陳良基部長、郭大維代理校長、各一級主管及各院院長、教師、秘書等共111位同仁與會,讓本院感到蓬蓽生輝(圖1)。也感謝郭代理校長、科技部陳部長對大家的勉勵及詹院長致歡迎詞。
接著,本院陳秀熙副院長開場說明本院獲科技部及教育部補助之「群體健康與永續環境之創新暨政策研究中心」計畫,本中心以亞洲唯一被美國的公共衛生教育委員會(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Public Health, 簡稱CEPH)評鑑通過臺大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群組成一個多領域公共衛生專長的團隊同步合作的研究中心,透過(一)社區診斷方法及社區介入兩個研究主軸,(二)以大數據主導的多層級(環境、社區、個人行為與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資料分析及人工智慧軟體開發發展本土化創新預防模式。針對全球暖化環境和人口老化、少子化、工業化、都市化影響下,進行臺灣群體健康(population health)在延年益壽、提升生活品質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所需創新動態基礎實證改善方案的永續環境模式,用以降低對群體健康的既存與新興危害。此深耕計畫若能夠透過跨領域合作,才能夠達到創新目的,據此,本院這次交流會推出4個主題:
1.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李宜家兼任教授(圖2)主講「國之北疆『胃』什麼能蛻變成忘齡之島?」,演講摘要:
馬祖地區曾為臺灣胃癌發生率最高之地區,過去胃癌發生率可達每十萬人年50人以上,為臺灣本島三到五倍之高,馬祖亦為國境之北,長期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匱乏,如何克服胃癌的威脅為當地居民公共衛生最重要的課題。
胃癌除菌防治
胃癌的發生為多階段、多因子的過程,澳洲學者瓦倫和馬歇爾因為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導致慢性胃炎,與後續胃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兩人於2005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然而除菌治療能否預防胃癌,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仍無在人類族群實證,為了處理此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與臺大醫院組成胃癌防治團隊,與連江縣政府、連江縣衛生局及連江縣立醫院通力合作下,由1995年起,進行迄今已超過20年的胃癌防治計畫,年年克服可能的不良天候與人員短缺,將胃癌防治結合整合式篩檢(起於2002年,包括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以及多項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病、肝病等篩檢服務),提供馬祖四鄉五島居民完整的健康照護服務,亦同步建置當地的內視鏡專業人力及進行教育訓練,研發有效的除菌治療流程,由2004年起在馬祖地區進行大規模社區性幽門桿菌根除計畫,以達到預防胃癌的目的。
馬祖當地居民經過多次的篩檢及治療後,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盛行率已由64%降低至目前約10%,同時消化性潰瘍顯著降低了67%,胃癌發生率亦顯著下降達50%,因為本策略衍生的顯著效益,馬祖經驗於2013年曾受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邀請,進行專題演說與發表共同著作,讓馬祖經驗能對世界胃癌防治有所具體貢獻。
精準胃癌防治
除菌治療並非萬靈丹,無法100%完全消除民眾的胃癌風險,因此,為了完整克服胃癌的威脅,自2018年臺大公共衛生學院經由教育部與科技部經費補助,進行高校深耕科技計畫,進一步在馬祖大規模除菌治療之後,根據個人風險以擬定客製化的胃癌防治策略,研發的策略除了有效除菌治療之外,也包括使用血清胃蛋白脢標記,測量胃黏膜的表觀基因甲基化變化等方法,找尋除菌治療後仍具胃癌高風險者,邀請這些民眾定期接受高解析度胃鏡檢查,也進一步精準了解生活、飲食與胃部健康的交互影響,期望使用結合三段五級的整體介入,讓此長期受到胃病威脅的國之北疆,能夠蛻變成忘齡之島。
2.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林瑞祥專案助理教授主講「機敏健康大數據如何淬煉成精準公共衛生?」(圖3),演講摘要:
健康大數據與精準公共衛生
精準公共衛生,是在正確的時間對正確的族群提供正確的公共衛生介入。若要實現精準公共衛生,需要流行病學、體學資料、環境暴露、行為及生活形態、健康照護和實證醫學等等,依靠健康大數據的豐富資訊才能達成。臺灣擁有充足的健康大數據資源,如研究機構長期累積的基因體學及暴露體學資料、醫院的醫療資料庫及熱門的影像體學資料、各縣巿的整合式篩檢資料及國家的大型資料庫,包含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癌症登記資料庫、環境暴露資料、行為及生活狀況調查等等。這些大數據資料共享應用必須有學術平台,「群體健康與永續環境之創新政策研究中心」將環境暴露、社區促進、疾病預防、健康照護整合成一系統性大數據科學。深耕計畫與已長期和公共衛生學院合作的彰化縣及連江縣社區進行深耕,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兩縣提升群體健康,透過兩縣的健康大數據達成精準公共衛生的目標。
健康科學資料科學統計中心
由於健康大數據皆屬於機敏資料,成為精準公共衛生難以精準的原因。機敏資料機密且敏感,需要高規格的資訊安全保護,資料又保管於不同單位,造成資料串聯上的困難。即便資料串聯成功,至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內分析,但中心內部無法上網,即時編寫程式碼有難度,而且程式運算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天。但可想而知,健康大數據的分析必然是需要複雜的程式碼及大量的運算時間,造成實現棈準公共衛生的困難。為此,深耕計畫特別打造「健康資料科學與統計中心」,純內部網路系統,機敏資料的原始資料會存入靜態倉儲,管理員手動存至動態倉儲,使用者透過虛擬桌面系統可至動態倉儲進行資料分析。透過對深耕計畫內部的使用者進行規範管理,能對兩縣的機敏資料達成安全、隱私、保密的最高資訊安全保護。希望這型式能帶動機敏資料的運用,實現精準公共衛生,並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
大數據資料加值應用
「健康資料科學與統計中心」,將兩縣的健康大數據進行加值應用,發展精準公共衛生。舉例而言,胃癌防治是連江縣的重要公共衛生議題,成年人的除菌治療可以降低50%的胃癌風險。如何防治剩下的50%,可透過精準公共衛生來達成。也可利用「因果圓派模型」探討重要的致病機轉,並能計算各個機轉造成胃癌的比例,便能找出正確的族群。同時發展創新的動態預測模型,利用每年變動的監測資料,便能預測34歲的男性,在35、40、45歲等等的胃癌發生率。透過動態預測模型,便能找出正確的時間,進行正確的公共衛生介入,達成精準公共衛生。然而,將機敏健康大數據淬煉成精準公共衛生,會遇到機敏資料的倫理、串聯資料的合法性,進而到資料使用的複雜及困難,如醫療影像資料的處理、演算法的撰寫,最後是發展成人工智慧方法,這許多重要議題,希望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實現。
3.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官晨怡助理教授主講「公共衛生與質性研究:以孕產照護為例」,演講摘要:
親民的質性研究
作為公共衛生學院中的人類學家,特別藉由本次跨領域演講,介紹質性研究作為公共衛生領域中的新興研究取向,為健康議題研究與實務推展帶來的助益。相較於量化研究進行巨觀層次的數據收集與因素分析,質性研究強調微觀層次的研究調查,其精神在於貼近研究對象的生活脈絡與決策情境,理解不同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因素如何發生其中,並影響人們的觀點與經驗,力求對人們的行為表現得到深度理解。因此,在公共衛生的領域中,研究者也藉由進入臨床照護與其他健康決策發生的現場進行田野調查,並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深刻理解特定脈絡中人們的健康信念、決策與行為表現,此種研究取徑得到的發現,能夠與量化研究相互補足,對於健康議題形成更全面的理解,並發展出更貼近民眾、更具影響力的介入方案。
質性研究實例
本次演講亦以個人長期投入的孕產照護研究為例,具體呈現質性研究這門方法及策略發展。研究者過去於醫療機構中,針對產檢與生產當下發生的醫療照護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並招募醫師與產婦,進行深度訪談,這些研究發現也引導研究者發展後續的社區工作與行動策略。在演講最後,將提出此研究與當前介入方案仍有待突破之瓶頸,以及尋求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方向。
4.環境衛生研究所張靜文教授主講「退伍軍人菌:車子裡的秘密乘客」,演講摘要:
認識Legionella
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偏好生長在溫暖且靜滯的水中。當其懸浮於空氣,即可透過人體吸入引發具致死性之退伍軍人病(Legionnaires’ disease)。此病之主要致病菌為嗜肺性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以零星式感染為大宗,其中又以職業駕駛具有顯著較高的感染風險。
退伍軍人菌溫床—車輛
為瞭解「車輛」是否成為退伍軍人菌滋生溫床,本研究團隊自車輛雨刷水系統中採集水樣進行水質與微生物分析,並同步紀錄車輛使用與維護資訊。結果顯示,計程車與自用車的雨刷水中,嗜肺性退伍軍人菌陽性檢出率為23‐90%,顯著高於大型客車與貨車之檢出率(5‐48%);且小型車之嗜肺性退伍軍人菌檢出濃度亦顯著高於大型車輛。統計分析則發現,當水溫高於26°C、水中異營性細菌濃度高於6×105 CFU/mL、硬度高於24 mg/L 以及pH低於7.2 時,嗜肺性退伍軍人菌的檢出機會增加了3‐16 倍。
選擇清潔劑祕辛
添加至雨刷水箱中的清潔劑種類亦有影響,統計顯示添加市售雨刷精較家用清潔劑更易檢出嗜肺性退伍軍人菌。為瞭解「雨刷水清潔用品」對嗜肺性退伍軍人菌的影響,我們於實驗室評估12種市售雨刷精與10 種家用清潔劑的抑菌效果。結果顯示,22 種清潔用品均可於120 分鐘接觸時間內降低退伍軍人菌之可培養(culturable)濃度,然其抑菌成效與清潔劑品牌及其接觸清潔劑時間息息相關。考量不具可培養性但仍具活性的退伍軍人菌仍有導致退伍軍人病的風險,本團隊進一步使用分子生物分析法,解析接觸清潔劑30 日下活性(viable)退伍軍人菌的濃度變化,發現部分品牌清潔劑具有抑制活性退伍軍人菌之能力,然有11 種品牌清潔劑出現活性退伍軍人菌濃度不減反增之現象。
改善策略及導向
據此,一系列研究已證實退伍軍人菌可生長於車輛雨刷水中,且其滋生與否與水質及清潔劑有關。未來可進一步著力於雨刷水系統設計與材料測試,評估隔熱與抗生物膜特性材質於降低退伍軍人菌生長之影響;除雨刷水系統外,清潔用品成分與特性為另一影響滋生要項,亦值得進一步探索研發,並強化商品標示之完整性,以利消費者選購使用。有鑑於退伍軍人病為我國法定第三類傳染病,且案例數有逐年增加趨勢,為能瞭解我國環境分離與臨床分離退伍軍人菌株的污染潛勢,有必要進一步探究其在車輛內移生(colonization)能力及其對清潔用品的感受性;此外,未來亦可透過退伍軍人病流行病學或數據庫資料分析,解析我國退伍軍人病之成因及具有高職業暴露風險之從業族群,並多加關注長照產業與休憩產業中的易感族群感染風險與職業暴露議題。
主講老師們都非常有默契的把他們跟各學院可以合作的方向列出來,讓各學院更清楚本院設定明確之合作目標。
最後,在大合照後,與會嘉賓享用公衛學院健康餐。陳部長跟代理校長也開心跟臺大秘書群合照,本院蘇秘書(校友)寫了祝「臺大九十生日快樂」藏頭詩,顯現臺大除了學術發展,在人文領域也一樣同步發展,並祝福本校校務鴻展,創新卓越。
臺灣第一阮臺大
大攬賢才聚臺大
九天仙佛賀臺大
十全十美愿臺大
生龍活虎舞臺大
日日精進慶臺大
快意奔騰耀臺大
樂天知命來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