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屆學術獎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 獲獎人: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楊志新所長

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楊志新教授的專長是腫瘤內科學,他主要研究領域是肺癌藥物治療學。楊教授專攻新藥研發及臨床試驗,是臺灣建構藥物臨床試驗的先驅。他在國際間主導肺癌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將標靶治療成功引入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療,建立了許多晚期肺癌全球的治療準則。這些成就得到教育部第62屆學術奬的肯定。

楊志新醫師目前是本校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也是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及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他近年也兼任臺大癌醫中心醫院籌備處企劃組組長。楊教授在1986年於本校醫學系畢業,他在服完兩年海軍兵役後進入臺大醫院內科擔任住院醫師,完成四年訓練後,1992年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癌症研究中心,接受腫瘤內科次專科醫師的訓練。在當時,臺灣的癌症病人,必須比歐美國家多等五年才能使用到新的抗癌藥物。藥物研發是一個無法理解的巨大黑盒子。在美國研習的三年,他接觸了全球最早期的癌症藥物研發,也學到了如何將實驗室合成或動植物提煉出的化合物,帶到第一期臨床實驗。在這全球最大的政府資助的癌症藥物研發中心,他也學習到臨床試驗的設計、審查及執行,和癌症藥物研發所有的細節,瞭解了藥物研發不是隨機雜亂無章,而是需要準備、規劃,成功或是失敗都有清晰脈絡可循的科學。

1995年楊教授回到了本校臺大醫院新成立的腫瘤醫學部擔任主治醫師,他開始建構臺大醫院早期臨床實驗的環境,他和許多跨國藥廠合作,從國外陸續引進多種標靶治療藥物。2000年他在本校的臨床醫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同時他開始進行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抑制劑在肺癌標靶治療的研究。他將此類藥物使用在末期肺癌病人第一線的治療,獲得極佳的治療成果。他和其他亞洲學者共同進行的第三期試驗,比較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抑制劑和化學治療在亞洲腺癌病人的研究於2009年發表成果,證實了標靶治療在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突變的病人治療效果,比化學治療更有效,此一結論改變了全世界肺腺癌病人治療的準則。同時間,楊教授成功地和德國藥廠合作,共同進行一系列的第二代肺癌標靶藥物阿發提尼(afatinib)的臨床試驗。因為成功的第三期試驗,2013年此藥先在臺灣上市,其後在全球各國陸續上市,從此楊教授將臺灣醫界,肺癌研究的能力,讓全世界都看得到。二十多年來楊教授進行了上百個臨床試驗,也促使了多種的肺癌化學治療藥品、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成功在全世界上市。楊教授在藥物抗藥性的研究上也有相當深入的見解及研究,發表了超過兩百篇的學術論文,其中大部分都在高引用雜誌(如Lancet Onc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nals of Oncology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多篇已有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引用。楊教授經常為重要的科學期刊如新英格蘭醫學雜誌、Lancet Oncology審稿,並擔任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nals of Oncology等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目前是世界肺癌研究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的副編輯。楊教授多次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更在超過百場的國際會議中發表演講。對於提高本校的國際聲望及可見度,有非常大的貢獻。楊教授於2009年獲得臺灣癌症醫學會徐千田學術研究奬,2012年獲得亞洲臨床癌症醫學會小林癌症化學治療研究奬,2015年獲頒東元獎並曾兩次得到國科會(科技部)傑出研究奬。楊教授目前(2017-2021)擔任世界肺癌研究學會的理事。

楊教授的全家都是臺大校友,父親是經濟系、母親是經濟系及歷史系,哥哥是電機系、弟弟是農工系、夫人是藥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開放及自由的學風,給他非常深遠的影響。他這次得獎要感謝父母的栽培,更感謝家人給他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尤其是目前擔任陽明大學藥學系系主任的太太林滿玉校友全力支持他的研究工作。他也非常感謝全校的師長同事,臺灣大學及臺大醫院的同仁們,給予他的研究百分之百的支持及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