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殖民時期迄今歐洲在亞洲的文化影響

第13屆「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於5月25日假臺大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今年適逢臺灣歐盟中心成立十週年,同時也是論壇舉辦滿五週年。2019年恰逢麥哲倫環航世界五百週年之際,此次論壇以「殖民時期迄今歐洲在亞洲的文化影響」為題,談論葡、西、德三國對亞洲文化的影響。

論壇初始,臺灣歐盟中心主任、政治系莫內講座教授蘇宏達於致詞時講述了歐洲文化自成立以來已走過了五個年頭,是臺灣歐盟中心所支持的三個論壇最受歡迎、迴響最大的活動。也在文化層面拉近了歐洲和臺灣的距離,讓民眾對文化的多元性有了更深的瞭解。

緊接著,臺灣歐洲文化論壇總召集人──本校外文系張淑英教授向臺灣歐盟中心、籌辦團隊、以及觀眾們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提到論壇已邀請超過五十人次演講,對文化論壇未來的發展和普及期待開拓更多元的面向。

張教授也是此次論壇主持人,她以西葡引領的大航海時代切入,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因由東西貿易中可獲取的巨大經濟利益,和懷抱著對東方文明的好奇,踏上了殖民擴張的征程。引人思考的是,在殖民與跨文化交流並駕的過程中,殖民者所留下或被彼時人民接納的知識和文化,是否影響或改變了如今你我的生活?而亞洲,也對歐洲產生巨大的影響,未來可以反向探討,講述東風西漸的實例。

本次論壇第一位講者,臺大外文系林祖誠老師,從16世紀葡萄牙在印度的重要據點果阿邦(Goa)、迪烏(Diu)、達曼(Damão/Daman)以及瓦賽(Baçaim/Vasai-Virar)四座城市的葡風建築,為大家呈現了葡萄牙在鼎盛時期文明的璀璨和繁榮。林老師透過照片和影像資料,分析了一般建築、宗教建築和碉堡建築中的風格特色,大到拱頂廊柱,小到紋飾顏色,為大家生動講解當時葡萄牙對於建築海外殖民地的重視,而印度這些城市,仍然保留道地的葡風和語言。

此次論壇的第二位講者,清華大學歷史系的李毓中副教授,從語言交流切入,為大家講述了十七世紀西班牙在菲律賓為後世留下的語言文化資產。李教授介紹了三份重要歷史手稿,分別是收藏在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圖書館裡的《西班牙─華語辭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圖書館裡面的《漳州話語法》,及在德國沃爾芬比特爾的奧斯特公爵圖書館所藏《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菲律賓唐人手稿》。從手稿的編寫時間、內容特色及編寫體例重現了當時人們學習和語言溝通的智慧。

最後一位講者,由政治大學歐語系系主任,德語組姚紹基副教授擔任。姚教授從19世紀前造訪臺灣的德國人入題,循著歷史的軌跡,為我們講述了...(全文詳網頁)臺灣和德國之間的文化與外交連結。19世紀後,藉由當時歐洲各國開始殖民亞洲的大背景以及各通商口岸的設立,當時普魯士於1861年年簽訂《中德友好通商條約》,開啟了帝國主義殖民的進程。在演講中,姚教授指出其實德國與臺灣的官方關係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1895年到1908年間,德意志帝國領事館就設立在臺北市的大稻埕,也就是如今的臺北市立忠孝國中。

在問題於討論環節,三位講者由臺下觀眾和到場老師提出的關於葡萄牙式建築風格構想,如何破解閩南語和西班牙語之間的文法連結,以及德意志帝國駐臺領事館的變遷做了更為詳細的解釋。

最後,論壇召集人張淑英教授總結提到,文化、語言的融合與特色不宜侷限於一隅或地方性,而應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彼此,今日所談,除了德語,其他語言都是拉丁文之子,當中有更多的共通特色,非單一國家所獨有。未來,希望可以邀請到荷蘭、英國、義大利…等國的學者為文化論壇增添色彩。